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是中国先秦时期第一个统一黄河流域的周朝的发源地,是周人灭商前的都邑,是西周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2年,周原遗址被列为中国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始建设。

广义的周原是一个自然地理单元,即今陕西省渭河平原西部,包括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的大部分,以及宝鸡、眉县、乾县三县的小部分,东西长70余公里,南北宽20余公里。狭义的周原是指考古学上的周原遗址,位于岐山、扶风两县北部交界处,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5公里,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遗址核心区范围为北至岐山脚下、南到扶风县法门镇的庄白、东到法门镇的樊村、西到岐山县的岐阳堡范围,即东西长约5千米,南北宽约3千米。

1943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石璋如在陕西省岐山岐阳堡一带考古调查,提出周原是古公亶父所迁之岐。1976年,周原考古队在周原遗址发掘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两处大型建筑基址。1977年,周原遗址挖掘发现第一座带墓道的大墓刘家一号墓。1981年,发掘了扶风强家一号墓,出土了青铜礼器18件,包括四鼎五簋。

初步统计,遗址共出土各类文物3.8万余件[1],其中鼎、簋、鬲、觥、尊、盘、豆、罐等器物3000多件,商周青铜器1000多件,各类陶器1万余件,西周甲骨2万多片,有字甲骨290多片约900多字。较为知名的青铜器包括毛公鼎、大盂鼎、小盂鼎、大克鼎、卫盉、天亡簋、墙盘、折觥、师丞钟、伯公父壶等。

目录

历史沿革

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遂成废墟,废弃不用。三千多年以前,居住在豳(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的姬姓部落,由于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其首领古公但亶父率领下,举族迁徙,“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下”,定居周原,建立了岐邑,经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在这里励精图治,国力日强,左为殷商“三公天下有其二”的西方强大的诸侯国。

周原作为周人重要发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圣地,一些重大国事活动都在此举行,西周灭以后,岐邑毁于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动遗迹被历史保留下来。

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就开始发现西周青铜器。

清代道光帝年间,先后出土了大盂鼎、大丰簋、毛公鼎等铜器。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

1974年在庄白村一个窖藏中出土了铜器103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的一个窖藏,这也是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青铜器,其中有铭文的占74件,少者1字,多者284字。

1975年董家村一个窖藏出土了铜器37件,其中的卫鼎、卫盉等器物的铭文中,记载了西周中期有关征伐、租田、诉讼等有关的内容。

从1976年开始,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系、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初步查明,宫殿建筑(或宗庙)的遗址分布在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两处。

1977年,在凤雏建筑遗址的窖穴内,出土了17万片卜骨和卜甲,其中多是卜甲。在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辞,最多者30字。

1979年在扶风齐家也发现了5片有字的甲骨,内容主要是记述了周人和商王朝及其它方国的关系。

此后,不断有青铜器出土,其数量之多,器型之大,造型之美,铬文之珍贵,实为罕见。

1982年周原遗址被国务院列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1月在周原遗址的基础上建成周原博物馆

2015年2月15日,规划占地18亩、总投资3300万元的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开工建设,建成后成为全国文博单位建立的第一个研究基地和国内外周文化研究中心。

201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在周原遗址内发现了一处西周晚期中低级贵族墓地。其中一座编号为M30的墓葬内,发现了6件青铜器、7件陶器和1件漆器,根据铭文显示,墓葬的主人名叫姬生母[2]

视频

周原遗址 相关视频

周原博物馆——周原遗址考古成果展
宝鸡周原发现一处距今3000年前后的大型建筑遗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