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族
吳越族,又稱古越族,最早由梁啓超提出的歷史假說,主要指活躍在長江下游,今天中國江蘇省、浙江省一帶的原始居民,在殷周時建立越國與吳國。使用的語言為古越語,可能屬於侗台語系或南島語系。為百越之一,為吳越民系的先祖,其文化為吳越文化[1] 的淵源之一。
目錄
概論
在春秋晚期,出現了吳國與越國這兩個非中原的國家。梁啓超觀察中國古代歷史,提出九大民族假說,認為在炎黃一系的華族之外,還有八大民族,包括苗蠻族、蜀族、巴氐族、徐淮族、吳越族、閩族、百粵族、百濮族。隨着歷史演化,後世除了苗族與濮族之外,其餘民族已被吸納進入以華族為主體的漢族之中。衛聚賢在《吳越文化叢論》中,以考古所得,提出吳越民族的說法。聞一多認為,端午節可能起源於吳越民族。徐松石認為吳越族為東南亞民族,如馬來人等的先祖。
根據《史記》、《吳越春秋》等記載,越國為夏人後裔。因此,吳越族可能為夏人後裔。
在日本學界,日本學者國分直一認為吳越民族的文化曾經影響古代日韓。在他論文中,曾經舉出日本其他學者意見,狹玄鬼曾主張殷民族就是吳越民族,白川靜認同殷族與吳越族關係很深,但殷人與吳越族屬同一民族,此說法尚須考證。
語言
據先秦史料,當時吳越地區的語言與中原漢族不同。何休《公羊傳》註疏記載,越國當地人自稱于越,但中原華夏諸國稱其為越。在文獻中,吳國國名為句吳、吳。在金文中,寫為「工敔」、「攻吾」、「句敔」等。根據古代注釋,句吳與于越相同,來自相同的當地語言,不是中原雅言。
學者董珊分析出土的吳國青銅器,作者姓名的漢字寫法各異,其中還常加入一些無意義的漢字作前綴或中綴,認為漢字是被當成記音符號來使用。《史記》記載的吳國王室世系,除最早三位太伯、仲庸與季簡是以周人的姓名記錄,此外先祖名號,都是將漢字作為記音符號。越王的名稱也有相同的現象。董珊認為,這代表吳、越與中原的語言不同,為不同語系,但在春秋晚期,學習到漢字,因此以漢字為記音符號,隨後逐步融入漢字文化圈。
吳與越皆被視為是與中國習俗不同的蠻夷,兩國語言相通,習俗相近。吳越的語言,與中原諸國不同,與楚國也不同,沒有記錄顯示他們語言不通,因此可能是使用同一種語言。但因為留下的文獻很少,後世學者難以分析。鄭張尚芳分析〈越人歌〉,認為這種語言屬於侗台語系。隨着古吳越人與古漢人融合,吳越人以自己的語音來讀漢人的詞彙,使早期吳語同時俱有侗台語系與漢代漢語的特色。現今浙南吳語與與閩語仍保留了許多古吳語的特徵,但北部吳語受到北方官話影響,與北方話趨同。吳安其認為新石器晚期,東南沿海分布南島語,夏商時期轉用侗台語,春秋以後,長江兩岸侗台人陸續轉用漢語。
習俗
古代記載,古吳越地區有斷髮紋身的習俗。日本學者出野文莉認為,甲骨文中的「文」這個單字,來自於殷人對吳越族紋身的描寫。
考古發現
視頻
吳越族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穿越千年:錢王故里尋覓吳越文化 ,搜狐,2019-02-25
- ↑ 馬橋文化考古實證,4000年前的上海就是海納百川之地 ,搜狐,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