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毒蛇
台灣毒蛇一共有16種:分別是六大毒蛇的百步蛇、鎖鏈蛇、龜殼花、眼鏡蛇、雨傘節、赤尾青竹絲、眼鏡蛇及少見與不常見的阿里山龜裂花、菊池氏龜殼花、赤煉蛇、梭德氏帶紋赤蛇、羽鳥氏帶紋赤蛇、環紋赤蛇這12種蛇可能至人於死,其牠常見的大頭蛇、茶斑蛇、鉛色水蛇及不常見的唐水蛇都屬於微毒。
台灣的陸生蛇類超過46種,具有毒性的種類共16種,其中有可能致人於死的種類僅有12種。以下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台灣六大毒蛇的介紹,以及其他十種有毒蛇類的圖片,如果在野外遇到他們可要小心![1]
目錄
台灣六大毒蛇介紹
1>雨傘節、神經毒
學名:(Bungarus multinctus)蝙蝠蛇科 俗名:雨傘節、台灣克雷特、百節蛇、簸箕甲
雨傘節是台灣毒蛇中毒性最強的。台灣的雨傘節全身有黑白相間的條紋。通常雨傘節總是溫馴的,即使稍微逗弄它一番也不會攻擊人或想咬人。雨傘節的毒屬於神經毒。根據台灣毒蛇咬人的記錄,此蛇排為第三位。不過若就死亡率論,本蛇排第二位。依照舊記錄,約佔總死亡數的百分之十八。
※特徵:黑白相間之橫帶,黑寬白窄。
學名:Naia Naia(Cantor)蝙蝠蛇科,有毒 俗名:飯題債、眼鏡蛇、蝙蝠蛇、長頸蛇
眼鏡蛇受到驚嚇時會昂起頭來,將頭變成扁平狀。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愛吃蛙類。 眼鏡蛇有毒性極強的神經毒。根據台灣五種最常咬人的毒蛇記錄中,此蛇占第四位。救致人於死的觀點言,則佔第三位。 在台灣眼鏡蛇被大量捕殺,因為它的皮可做皮鞋、皮帶或皮夾。肉被烹成蛇湯,或是曬乾磨成粉,被中醫藥師用做藥用。膽囊也非常有用,一般認為可治療較輕的眼疾。
※特徵:遇到敵人時頸部擴展,背面呈具黑點之白色帶狀斑紋有如眼鏡,且會有噴氣聲。
學名: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響尾蛇科 俗名:百步蛇、五步蛇、百花蛇、蝮蛇、山古虌
百步蛇棲息在山區或叢林帶,尤其是有陰蔽良好的小谷地的石頭山或是矮山坡地。當要捉它時,百步蛇總是盤成一團,隨時打算攻擊。不過,若非所要獵食的達到它攻擊範圍內的話,它是很少輕舉妄動的。百步蛇當被干擾或戲弄時會想咬人。
由於百步蛇的甚型與可自由伸縮的毒牙,這使它能有效的放出大量毒液,讓它成為台灣最危險的蛇類之一。其毒亦屬於血液毒,會破壞血管或循環系統。山地同胞大都認識本蛇,且推其為台灣最毒的蛇之一。依統計,本蛇在台灣陸上六大咬人毒蛇中排第五位。不過死亡率則排第一位。
※特徵:體二側有列倒三角形具黑邊的深棕色斑。
4>赤尾青竹絲、出血毒
學名:Trimeresurus steinegeri schmidt響尾蛇科 俗名:青竹絲、竹葉青、赤尾鮐、青竹鏢
青竹絲之毒屬於血液毒。雖然以確認它是一種毒蛇,不過農人卻並不很怕它。補集者很輕鬆的就能抓到它們,就算是不小心,被咬傷的機會也不大。雖然本蛇與農人的活動關係密切,不過咬人的比率中卻佔第一位。在台灣被青竹絲咬的死亡率估計約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
※特徵:整條蛇背面呈深綠色,腹部為淡黃綠色,尾端為磚紅色。
5>龜殼花 、出血毒
學名: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Cantor)響尾蛇科 俗名:龜殼花、烙鐵頭
龜殼花毒為血液毒,以上顎演化完全的毒牙放毒。根據統計的結果,他在咬人的紀錄中佔第二位。咬到後的死亡率大概是百分之七點三。
※特徵:體背中央有一行具黑邊的深色斑紋,上下相連且向左右彎曲呈波浪狀斑紋。
6>鎖鍊蛇 、出血毒
學名:(Vipera russelli formosensis),( 俗名:鎖蛇、七步紅
相當少見,分佈於本省東南山區,為一合併出血性與神經性毒蛇。臨床上則常出現出血症狀,毒性不亞於百步蛇。被咬傷後,局部會有腫脹、出血、皮下瘀血、溶血,並容易造成全身性出血與急性腎衰竭。
※特徵:體背部有三縱列具白邊的黑棕色橢圓型斑紋,彼此相間成鍊狀。受干擾時會發出嘶嘶聲[2]
咬傷後症狀
立刻要做的事:保持冷靜,記住蛇的特徵,使用彈性繃帶包紮患部。
百步蛇
背部兩側有黑邊,深褐色倒三角形斑,左右連成菱形斑。屬出血性毒咬傷時,局部有劇烈疼痛,皮下腫脹迅速,皮膚很快出現多個水泡及血泡,咬痕處會持續滲血。病人凝血機能明顯受到抑制,可能合併其他器官的出血,例如牙齦出血、便血、尿血甚至咳血或腦出血。若沒有治療,咬傷部位可以持續腫脹及組織壞死。造成間室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續發感染等。
龜殼花
外觀特徵為背部中央有一條較大且呈波浪狀具暗色之暗茶色斑塊。屬出血性毒,咬傷時,毒牙痕明顯,局部會疼痛、腫脹,皮下可見瘀血,少數有水泡或血泡。延遲治療腫脹程度可能會迅速惡化,嚴重時造成間室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症等。對人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有影響。
赤尾青竹絲
屬出血性毒,俗名赤尾鮐。外觀特徵為鮮綠色背部,腹部黃綠色,尾部磚紅色。咬傷時,毒牙痕明顯。對人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之影響小,少見全身性出血症狀。咬傷率高,但致死率低。
鎖鍊蛇
出血及神經毒。背部有暗色或深褐色橢圓形斑紋,有如鎖鍊狀。主要在台灣東部及南部山區較為常見。咬傷後,牙痕可能不明顯,局部可能有輕至中度的腫脹、瘀血、水泡或血泡,全身性出血症狀明顯且嚴重。很快出現擴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急性腎衰竭相當常見。也可能會有溶血、橫紋肌溶解、肺水腫等。少數個案可能發生腦梗塞、休克、意識障礙。
眼鏡蛇
神經性毒蛇。俗名又叫飯匙倩。受驚嚇時上身仰起,頸部擴張,從背後看似眼鏡。蛇毒同時具有組織毒可使組織壞死及神經毒素阻斷神經傳導,麻痺橫紋肌。台灣眼鏡蛇咬傷局部會紅、腫、痛及組織壞死常見。多數病人無典型神經症狀。全身性症狀則有頭昏、噁心、嘔吐、腹瀉、眼皮下垂、吞嚥困難、肢體麻木等。罕見呼吸衰竭。
雨傘節
神經性毒蛇。外觀特徵為全身黑寬白窄相間的斑紋。咬傷時,局部可能只感覺針刺感,隨後局部會有麻木感,咬痕常不明顯。全身性症狀以肌肉無力為主,有瞳孔放大合併光反射異常、眼皮下垂、吞嚥困難、發音困難。因吞嚥困難,易造成吸入性肺炎。特別注意病人隨時可能會呼吸衰竭。[3]
要怎麼預防才好?
1.不要抓蛇或逗蛇玩。
2.在毒蛇出沒地區活動,最好穿皮靴或厚長褲,不要赤腳或只穿拖鞋。
3.在尚未看仔細、確認有沒有蛇之前,不要空手伸入中空的樹叢、濃密的雜草堆、翻動石塊或跨過石塊或木頭等物。
4.露營時應選擇空曠而乾燥的地區,避免紮營於雜物堆附近,晚上應升起營火或火炬於營帳周圍,尤其是夏天的夜晚。
5.大部分毒蛇都是游泳高手;在毒蛇常出沒地區,不要涉水或游泳,以防被水中毒蛇咬傷。
6.蛇類喜歡棲息的地方,如:草堆、石縫、枯木、竹林、陰濕處、溪邊等,經過時應特別注意。[4]
該怎樣照護自己?
要避免一般常犯的錯誤,譬如:不要切開傷口,也不要嘗試用嘴巴吸出毒液;局部注射抗毒血清也不在建議範圍內,因為可能造成肢端壞死,而且局部的吸收狀況常常不佳,會影響療效;電棒的使用也不被贊同。
初步處置的建議
1.保持冷靜,記住蛇的特徵。
3.使用彈性繃帶包紮患部,鬆緊度以能夠插入一根手指頭為原則,目的是減少毒液經由淋巴回流,並避免產生患肢缺血症狀,這點對於神經性毒蛇的咬傷尤其重要。
4.將患肢儘可能保持低於心臟的位置。
5.不要冰敷︰冰敷腫脹局部會使循環變差,造成組織大量壞死。
6.初步處置後,應儘速送醫,接受必要的治療。[5]
什麼時候需要找醫師?
凡是被蛇咬傷都應該尋求醫師治療,蛇的辨別與確認極為重要,應盡量記住蛇的特徵,以利給予抗毒蛇血清。使用正確的抗毒蛇血清(量及種類)是毒蛇咬傷最決定性的治療。台灣抗蛇毒血清全由疾病管制局生產及發售,目前市面上有三種抗蛇毒血清製品出售:
1.出血性抗蛇毒血清:可對抗龜殼花及青竹絲咬傷。
2.神經性抗蛇毒血清:可對抗雨傘節及眼鏡蛇咬傷。
3.抗百步蛇血清:可對抗百步蛇咬傷。
4.至於六價抗蛇毒血清,可對抗六種常見毒蛇,目前只用在鎖鏈蛇咬傷病人,並未上市。
⟡ 提醒您 大家一定要謹記,凡是被蛇咬傷都應該尋求醫師治療,必要時請聯絡台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02-28757525),及高醫毒藥物諮詢檢驗中心(07-3162631)。[6]
蛇類遭遇時的小知識
1.蛇,都很怕事。你不動他,他不理你。
2.一公尺,是保命的最小安全距離(鎖鏈蛇除外),是絕對領域。
3.蛇,「絕對」不會追你,沒有例外。
4.除了鎖鏈蛇,台灣沒有會整隻彈出來的蛇,攻擊距離都不會太大,請大家放心。
5.「所有」的蛇在發現有人接近時,第一個反應絕對是「塊陶啊~」。
6.蛇會發出嘶嘶聲、站起來還有假咬,都是為了嚇走你、找尋逃命機會的不擇手段。
7.野生蛇寄生蟲超多,想成為寄生蟲學助教可以多吃一點,
8.蛇是控制老鼠最有效的特效藥,打死一隻蛇成就一千隻老鼠!所以說務農的更是不可以打蛇啊!打蛇根本是為民增害!!
9.真的很怕蛇,轉頭走掉就好,一樣是個生命還能幫忙控制老鼠數量穩定農業,互相尊重才是成熟的好公民。
10.蛇幾乎聽不到聲音,只能感受到震動,別再吹口哨了他是不會鳥你的。
11.在野外要避免意外踩到、摸到蛇而被咬,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衝進未知的草叢和樹叢裡,走路要看路,有得打草驚蛇就打草。
12.被蛇咬到,除非對蛇毒過敏,不然趕快送醫幾乎都有救,死亡率很低的。
13.蛇跑進家裡怎麼辦?電話拿起來找認識的或消防隊來處理就好,別自己動手啊…。
14.在野外請看好你的毛小孩,打死蛇真的不是什麼光榮的事,他那麼小隻你們那麼大隻,這根本是一種物種霸凌啊!至於誤闖院子的,那就是他自己倒霉了,不過為了毛小孩好,還是看好他們吧!不然戰鬥中毛小孩傷了也是會致命的啊![7]
視頻
台灣常見毒蛇
台十大毒蛇出列!看到牠們趕快溜 稀有4毒蛇無血清|三立新聞台
【CNEWS】全台最大「毒蛇庫」藏在台北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