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龙属
可汗龙属(属名:Khaan)在蒙古语意为“首领”,是种偷蛋龙科恐龙,化石被发现于蒙古国的德加多克塔组(Djadochta Formation),它们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500万年前。[1]
模式种是麦可氏可汗龙(K. mckennai),是在2001年由詹姆士克拉克(James M. Clark)等人所叙述、命名。种名是以美国古生物学家Malcolm Carnegie McKenna为名。
正模标本(编号IGM 100/1127)是一个接近完整的身体骨骼,同时还发现第二个标本(编号IGM 100/1002)。这些标本的身长约1.2呎。之后发现第三个标本(编号IGM 100/973),也被编入于可汗龙。
可汗龙与其他偷蛋龙科恐龙的差别不大。可汗龙的化石起初被归类于雌驼龙,但后来发现该化石的手部与雌驼龙有相当大的差别,第三掌骨没有变大,于是将它们分类于独立的属。可汗龙被归类于偷蛋龙科。在偷蛋龙科之中,与可汗龙亲缘关系最接近的可能是窃螺龙。
偷蛋龙科的食性仍有争议,过去有以蛋为食、草食性、软体动物等理论。如同其他的偷蛋龙科恐龙,可汗龙可能是部分肉食性恐龙,它们可能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例如:哺乳类、蜥蜴、可能还有其他小型恐龙。可汗龙可能是有羽毛恐龙。
目录
参考文献
- ↑ 恐龙挽歌—压垮白垩纪末生物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pan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