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地理學(學科)

古地理學(Palaeogeography),是研究地質時期自然環境的形成和發展演變的學科。主要研究內容有:重建古代地理環境面貌,包括古海洋、古陸地、古氣候古生物環境以及古自然地理帶的分布與格局;古地理環境的演變,包括各要素的演變過程和綜合環境的演變機理,如海陸變遷、氣候變化、生物演替、自然區域和自然地帶的變化與位移;現代環境如何繼承古環境的機制等。按研究領域,古地理學可劃分為構造古地理學、岩相古地理學、古生物地理學、古氣候地理學、古地貌學、古水文地理學和古土壤地理學等。

目錄

發展簡史

中國古代學者很早就對自然地理環境的變遷有所認識。東晉葛洪在《神仙傳》中寫道:「東海三為桑田」[1]顏真卿沈括等都以山頂﹑山崖中所見的螺蚌殼為證據﹐闡述了海陸變遷的觀念。科學古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是與地質學和自然地理學的發展過程一致的。17世紀﹐歐洲一些學者根據岩層中的化石﹐對古地理環境作了一些推測﹐並試圖對環境演變的原因作出解釋。18世紀後期﹐英國J.赫頓在《地球的理論》一書中提出了均變論的思想。其後﹐英國C.賴爾在《地質學原理》中﹐發展為均變論學說﹐成為古地理學的研究原則﹔賴爾在重建歐洲第三紀古地理環境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探索自然環境演變的原因。

19世紀上半葉﹐冰期學說得到承認之後,人們對第四紀古地理的演變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自然地理學範疇的古地理研究得到了比較全面的發展。德國彭克,A.和E.布呂克納對阿爾卑斯山冰川沉積的研究和對第四紀冰期的劃分(1909);奧地利A.L.韋格納匯集大量古地理材料提出大陸漂移學說(1912);南斯拉夫M.米蘭科維奇提出對冰期-間冰期變化天文成因的理論(1920)等,對古地理學研究都有深遠影響。

20世紀50年代以來,古地磁測量、放射性同位素測定﹑同位素分析﹑深海岩心的採樣和分析等新技術﹑新手段的採用﹐美國H.H.赫斯﹑R.S.迪茨在1960~1962年間提出的海底擴張說[2]﹐以及美國W.J.摩根﹑D.P.麥肯齊﹑R.L.帕克和法國X.勒皮雄於1967~1968年提出的板塊構造說﹐都使古地理學以全新的面貌出現。1968~1983年完成的深海鑽探計劃等成果﹐已能勾畫出近2億年以來古海洋演變的基本輪廓。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自堊紀以來氣候有變冷的趨勢。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18O/16O)測定指出﹕90萬年以來可劃分出23個18O階段和10個完整的冰川周期。G.J.庫克拉對中歐黃土的研究表明﹐黃土層序中的古氣候旋迴與海洋18O的23個階段有對應關係﹔中國學者劉東生等對陝西洛川剖面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研究內容和分科

研究內容比較廣泛﹐研究古地貌﹑古氣候﹑古水文﹑古土壤﹑古生物﹑古海洋等﹐分別形成相應的古地貌學﹑古氣候學﹑古土壤學﹑古生物地理學古海洋學等。

視頻

古地理學 相關視頻

《走進地理學》第二講2.1古代地理學

參考文獻

  1. 怎知滄海變桑田 - 淺談古地理恢復,科普中國網 , 2018-11-16
  2. 海底擴張學說 PPT,道客巴巴,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