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京城牆,現指南京明城牆,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是明朝初年在都城南京修築的城牆,當時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郭四重,現在通稱的「南京城牆」一般特指其中的內城城牆。內城城牆東傍鐘山,西據石頭,南憑秦淮,北控後湖,周長35.267公里,現存基本完好的明城牆25公里,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古代城牆,是中國少有的保存良好的古代城牆,是南京現存最大的古代建築[1]

現存長度僅為原來的三分之二。內城原有的13座城門,歷經戰火、破壞以及改建之後,現存的明代城門還有聚寶門(中華門)、石城門(漢西門)、神策門(和平門)和清涼門,其中除神策門還保留有清朝時修建的城樓之外,其他城門的城樓都已無存。1970年代末,南京開始對南京城牆進行系列性管理保護。目前,由南京市城牆管理中心負責全部四重城牆遺蹟、遺址的管理保護工作。

目錄

建築相關

建造

南京城在明朝初代建成時共有四重城牆,由外向內分別為外郭(外城)、內城(京城)、皇城和宮城。外郭大部為夯土城牆,原有18座城門,周長約60千米,約20公里為磚造,早已湮沒無存,僅餘城門的地名流傳至今。內城為「土築磚包」,夯土築成的城牆外由城磚或條石包砌。內城因地形而建,呈不規則狀,突破了以往都城為方形的城制。內城原本開有13座城門,與外郭城門合稱「里十三,外十八」。

布局

南京明城牆的建造被形容為「人窮其謀、地盡其險、天造地設」,體現了「天人合一」、「皇權天授」等思想。由代表朝廷的紫微垣、太微垣以及天市垣規劃內城部局,內外城牆又與天體赤道黃道二十八宿作對應,有朝有廷有市,並非較簡單的前朝後市布局。民間傳說南京城牆是「寶葫蘆」形,有專家研究認為是「非方、非圓的不規則的多角不等邊的粽子形」、「呈宮扇形」。最新認為:南京城牆是依照天上南斗星與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2]

由於解放門西端存在一段兩百餘米廢置的城牆,即贅城,訛稱為台城。中國學界因此普遍認為內城整體布局有過變更,指內城北部是城牆建築過程中,因軍事或地理原因而進行的擴建。是為將南京城北部的山脈,特別是長江江防制高點——獅子山囊括在內城中,而做出的改動。亦有學者不認同「內城北擴說」,楊國慶推測,原以金川河護城河的北部城牆東移,改以玄武湖為護城河,由此形成贅城。他/她推測若以金川河為護城河,內城整體形狀還是南斗星與北斗星的聚合。

永樂遷都至20世紀初

永樂遷都後,以南京為留都。內城北部在此後未得到發展,成為地極僻靜、人跡罕至之所。明末封閉北部的儀鳳門、鍾阜門、金川門。清初,封閉神策門、清涼門。順治十六年(1659年),復開儀鳳門、神策門。由於以明皇城改建江寧滿城,正陽門、朝陽門不對百姓開放。至清末之前,僅有八個城門供百姓出行。1909年,寧省鐵路開通,為此復開金川門,引鐵路進城。此後,為滿足城市交通需要,內城城牆開闢數個新的城門。

民國初至1970年代

1911年武昌起義後的11月12日,江浙聯軍占領南京城。次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建國。此時,南京城的四重城牆僅內城大體保持完好。江寧滿城最先被拆除,城磚被售賣。今南通市發現的城磚被認為是來源於南京城牆的舊磚。拆至明故宮午門時,南京巡按使因地方輿論壓力,下令停止。而隨着時代發展、現代城市建設,對內城城牆的拆除、破壞持續進行。1927年後,南京市成為中華民國首都。內城城牆拆、保之爭仍在繼續。

1949年新政權成立至1950年代時,內城城牆已破敗不堪。1950年代中期,因經濟因素,南京市政府曾有計劃的拆除城牆。1960年代至1970年代,因軍事防空需求,挖防空洞造成牆體破壞。1973年曾對解放門西段的贅城進行修整。

1970年代末開始的保護

1970年代末,南京地方政府已開始注重城牆的考古發掘和保護。1979年3月,成立南京中華門管理所。南京城牆的歷史文化價值在此後開始得到廣泛認同。贅城在1982年時,以台城之名列為第一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內城城牆以南京城牆之名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3月,成立南京市城牆管理處,負城牆保護、維修和管理。管理處隸屬於南京市園林局,1993年改隸南京市文物局。1998年5月,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正式開館,它與南京市城牆管理處同設於台城段上。

2014年2月,在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南京市城牆管理處基礎上,併入南京中華門管理所、午門公園、儀鳳門,成立南京市城牆管理中心。該機構是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加掛市文物局、市廣播電視局牌子)下屬的事業單位。融合統一了原南京各區屬承擔的城牆管理和申遺工作的事業單位。管理範圍包含了四重城牆及附屬建築的遺蹟、遺址,包含城牆、城門、護城河在內。擁有10個部門和解放門等五個管理辦公室,150餘名職工。全面負責南京城牆的保護管理、開發利用和申遺事務。

視頻

南京城牆 相關視頻

南京古城牆紀錄片
3分鐘!看遍南京城牆風光,了解南京城牆歷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