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圣保罗堂
南京圣保罗堂是位于中国南京市太平南路396号的一座著名基督教堂。由美国圣公会建于1913年—1923年,后由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管理,外观为哥特式风格,钟楼高耸,但内部却采用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外墙用磨光的城墙砖砌筑,窗座、垛堞等部位采用白石雕刻。总造价为一万二千美元。1935年,圣保罗堂的教徒发展到千余人,还在东流、汤山2镇设有分堂。圣保罗堂一直坚持正常礼拜到1966年文革爆发,此后为工厂占用。1985年7月28日,重新正式开堂。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
目录
历史沿革
圣保罗堂的建造,从选址到建造经历了好几年。
清宣统二年(1910年),圣公会曾由季盟济会长在南京马府街赁屋开始传道。
民国元年(1912年)购置门帘桥即今太平南路一座旧屋。
民国二年(1913年)拆除旧房,准备重建教堂。负责建造该堂的是该堂会长季盟济,他从美国一位圣公信徒那里征募到一笔捐款,这位信徒的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他为了纪念他的儿子而捐了这笔款子。圣保罗教堂按教堂形式设计,由金陵大学建筑工程师齐兆昌监造。由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全部建筑费用包括设备为一万二千美元,折当时币四万八千银元。
民国十年(1922年),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出资拆去旧堂,新盖大小教堂各1座(今仍使用)。大堂为哥特式建筑,高11米,长34米,宽12.6米,钟楼四层高18米,建筑面积为485.6平方米。小堂建筑面积288.8平方米,供小型宗教活动使用。
民国十一年(1923年)落成,并正式命名圣保罗堂,举行了隆重的祝圣典礼。
民国十五年(1927年),圣保罗堂一度被北伐军征用,停止了宗教活动。后经当时的外交部长王正庭交涉,圣保罗堂恢复正常开放。
1949年后,圣保罗堂和南京基督教堂一道,参加了反帝爱国三自革新运动,在1950年12月正式与美国差会割断关系。
1952年成立了三自革新促进会支会,由陈泽民牧师任主席。从此圣保罗堂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
1985年7月28日举行复堂感恩礼拜,圣保罗堂重新对外开放。现有信徒5000多人,每周有3000多人参加礼拜,共举行8场聚会。
2003年教堂完成了副堂的翻建和环境美化工作,硬件设施大大改善。
建筑规模
圣保罗堂按照当时西方流行的复古主义形式设计,规模不大,是典型西欧乡村式小教堂。
保罗堂典雅精细,外观属于较为地道的哥特式建筑,内在结构用中国传统的构架取代了哥特式的尖券交叉拱。建造该堂的建筑材料很讲究,墙体用南京旧城墙砖磨光砌筑,并经过加工磨光。所有的窗座、门扇、墙中部环箍、钟楼顶屋、城堡式的垛堞和封盖以及内柱脚、拱座全是采自高资山的白石。堂内的读经台、讲座台、洗礼池、圣坛和栏杆柱等也是用白石磨光精制而成。砌在墙上的环箍、拱座内侧石面上,精刻了程通甫先生缮写的经文,由江鉴祖会长贴上金箔[2]。
视频
南京圣保罗堂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抗战胜利至建国初中华圣公会、南京圣保罗堂等史料一组’江苏教区主教:罗培德.毛克忠信札、圣保罗堂: ,新浪博客,2016-2-28
- ↑ 南京圣保罗教堂开放时间与参观事项 ,第一星座网,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