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東沿
介紹
前海東沿北起銀錠橋[1] ,沿着什剎海前海向南,南到金錠橋與前海南沿連接,走向呈弧形,隨後由金錠橋北側向東到達萬寧橋北側,同地安門外大街連接。因臨義溜胡同,故中華民國時稱「義溜河沿」。「海」的邊稱「河」沿的原因是,歷史上什剎海周圍有外河,稱為「套河」,用以調節水位。所以在什剎海,凡是臨「海」的地方均稱某某河沿,如「前海南河沿」、「前海北河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套河被填平,地名隨之改變,將「河」字去掉,改為前海南沿、前海北沿等等。1965年,義溜河沿更名為「前海東沿」。
中華民國時期,義溜河沿設有小市,當時烤肉季曾在此處臨時設攤售賣烤肉。如今,前海東沿有烤肉季、慶雲樓、東興順爆肚張、火德真君廟、京杭運河積水潭港碑記。
京杭運河積水潭港碑記位於火德真君廟西側的廣場上。
京杭運河積水潭港碑記
今之什剎海原為高梁河古道之一段,後漸形成湖泊。金代為白蓮潭之北部水域。元代名為積水潭,或稱海子。晚明後,始有什剎海之稱。
公元一二六七年,元世祖忽必烈詔命營建大都城,歷時多年告成。元大都左挽遼碣,右攬河東,北倚峻岭雄關,南臨莽原沃野。京華繁庶,風光無限。積水潭正處於大都城之中心部位。元代通惠河建成後,成為京杭運河之北端大港。世界馳名之京杭運河北起元大都城積水潭,南抵杭州,迢迢三千里,為溝通南北交通之動脈,對國計民生具有重大意義。
上溯金代白蓮潭上游承接西山之水灌溉下游農田,為發展漕運之需,曾分別修建了南北兩支運河即閘河和漕河。但始因水源不足而受制約。元初修建築阜通七壩,漕糧經壩河可通抵大都光熙門之千斯倉,運輸情況有所改進。但漕運水源仍不充沛。
公元一二九一年(至元二十八年),大科學家、著名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實施引昌平白浮泉及以下數個水源入瓮山泊,經長河入大都城內積水潭,復東南流至通州迤南李二寺附近,入白河以濟漕運。
公元一二九三年(至元三十年)秋,工程告竣後,不久元世祖自上都返抵大都,過積水潭,見舢艫蔽水,大悅,名曰通惠河。京杭運河自此全線貫通。自南方而來的漕運船舶跨越長江、淮水、黃河、海河諸水,最後經過通惠河可直達大都城中積水潭港。
隨着通惠河的通航,元大都經濟文化各方面發生了巨變,繁榮富庶、興旺發達。萬寧橋下百舸穿梭,積水潭上千帆雲集,斜街一帶之商家鱗次櫛比,鐘鼓樓畔之集市接踵摩肩,酒樓茶肆度曲放歌,畫舫遊船吟詩作畫。如此盛況實乃京杭運河積水潭港其時之生動寫照。
經過漫長的七百餘年,時移代異、幾閱興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什剎海及其迤近一帶屢次整治,着力進行保護,使其再度展新篇,煥發異彩。這一歷史文化內涵豐富,且景色優美之勝地更加受到人民群眾珍視和喜愛。今考京杭運河之史記,積水潭古港之實,撰文鐫碑立什剎海之東畔,相期奮進繼發取光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