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冰架英語:ice shelf),又稱冰棚,是陸地上的冰河或冰原流入海中,浮在海上的大片水冰。只有南極洲加拿大俄羅斯格陵蘭的部分海岸存在冰架。當今冰架的厚度可達100至1000米。全世界最大的冰架是南極洲的羅斯冰架和菲爾希納-龍尼冰架。因冰的密度比水小,冰架在海面上的部分只會有全部的九分之一。冰架與陸上冰河的分界線稱作接地線(grounding line),當接地線往內陸退縮,表示更多的冰進入海中,海面會因此上升。

冰架會因為上游冰河的重量而向外海推進。冰架前緣也會不時崩落成為冰山。過去認為冰架質量損失的主要機制來自冰架前緣的崩解。在較大的崩解事件之間,冰架通常可以持續向前推進數十年。然而2013年有新的研究發現,南極冰架海面下的融化才是冰架質量損失的主因。另外,冰架表面上的積,以及冰重新累積在冰架的下方,對於冰架的質量平衡也是重要的。。

冰架與海冰不同,海冰直接在海上形成,較薄(厚度通常小於3米),主要分布於北冰洋和南極洲陸地周圍的南冰洋[1]沃斯托克湖等冰下湖上方的冰層則稱作「捕獲冰架」(captured ice shelf)。

目錄

俄羅斯冰架

馬圖謝維奇冰架位於北地群島,約北緯79度,由十月革命島上最大的幾個冰帽組成;南端是卡爾平斯基冰帽,北端是魯薩諾夫冰帽,總面積222平方公里。

加拿大冰架

所有加拿大的冰架都連接着埃爾斯米爾島,約在北緯82度。仍然存在的冰架是阿爾弗雷德·恩斯特冰架、米爾恩冰架、沃德·亨特冰架和史密斯冰架。麥克林托克冰架於1963年至1966年崩解; 艾爾斯冰架於2005年崩解;馬卡姆冰架於2008年崩解。

南極洲冰架

南極洲海岸有74%都連接着冰架。冰架總面積超過155萬平方公里。主要冰架包括:

  • 羅斯冰架 (472,960 km²)
  • 龍尼-菲爾希納冰架 (422,420 km²)
  • 阿梅里冰架 (62,620 km²)
  • 拉森冰架 (48,600 km²)[2]
  • 里瑟爾-拉森冰架 (48,180 km²)
  • 芬布爾冰架 (41,060 km²)
  • 沙克爾頓冰架 (33,820 km²)
  • 西冰架 (16,370 km²)
  • 威爾金斯冰架 (13,680 km²)

羅斯冰架

羅斯冰架(英語:Ross Ice Shelf)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架,位於南極洲的愛德華七世半島羅斯島之間,東西長約800公里,南北最寬約為970公里,冰架靠海邊緣高60米,接近陸地的邊緣,最厚有750米,冰架面積約52萬平方公里,差不多等於一個法國那麼大,四周冰壁陡峭。

理查·伯德(Richard Byrd)的著名冒險日誌《獨自一人》(Alone)的背景環境,就是羅斯冰棚。

冰架崩解

在這幾十年,冰架的體積一直在減小。它們融化、斷裂,甚至整個消失不見。

視頻

冰山 相關視頻

南極巨型冰山脫離冰架 面積是倫敦4倍
南極冰架斷裂,滑落冰山面積接近悉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