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邮票
公务邮票
第一枚公务邮票于1866年英属印度[2]被发行。中国的第一枚公务邮票是中华邮政在新疆发行的凿孔“公文贴用”。德国则要等到1920年再有自己的公务邮票,但二战结束后又被废除了。东德在1954年到1960年使用过公务邮票。奥地利则只有在德国1938年到1945年占领期间才出现过公务邮票。瑞士则在1918年到1944年使用过公务邮票。列支敦士登从1932年其发行公务邮票。1983年,美国发行的公务邮票上注有“美国公文邮票”和“私人使用将罚款300美元”的字样。因此又被称为处罚邮件邮票[3]。
作用
公事邮票的作用与正规邮票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它仅供政府机关、公共团体或国际组织使用,因而不在邮局出售。有的国家所有政府机关都可以使用公事邮票,有的则发行专供某些部门使用的公事邮票。大部有此票的公务信函[4]的邮资总额与铁路部门结算。少数邮政局违反规定,私自发行被称为“地方版”的铁路公事邮票。这些“地方版”与正规版相似,但第二、三行文字或为圆体字,或边框为单线。分公事邮票都有面值,也有不标面值附图是此票正规版的实寄封,是1874年12月巧日专供铁路部门使用的是铁路公事邮票。
邮票的历史发展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1.降低了邮费2.按重量计费3.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5]。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