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绍裘
侯绍裘(1896-1927),男,汉族,江苏松江(现属上海)人,著名共产党人。
侯绍裘 | |
---|---|
"五卅"爱国运动参与和领导者 | |
出生 | 1896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五卅"爱国运动参与和领导者 |
知名作品 | 建立了苏州第一个中共组织。 |
"五卅"爱国运动参与和领导者,积极参加五卅运动的发动组织工作,成为上海和江苏群众运动中有影响的领导人之一,对新军阀的劝诱严词拒绝,备受凌辱和摧残,蒋介石密令温建刚率人将他及谢文锦等杀害。
目录
人物简介
侯绍裘1918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五四运动中,他积极参加声援活动,并担任了上海学联教育科书记。为宣传革命,他与同乡先后编辑发行了《问题周刊》、《松江评论》,宣传科学民主,反对因循守旧,反对封建迷信;宣传社会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1921年他加入了国民党,1923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担任过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上海特别市政府委员。在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始终站在最前列。他非常注重妇女解放,曾变卖家产与朱季恂共同接办了被迫停办的私立景贤女校,并受苏州乐益女中聘请,担任校务主任兼教员。在乐益女中,他秘密地建立了苏州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1927年4月10日,国民党右派在南京逮捕和杀害革命者。他在召集有关人员商量应对措施时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刑讯逼供,软硬兼施,都没能动摇他革命的信念。敌人无计可施,便将他装入麻袋,活活捅死。牺牲时,年仅31岁。[1]
侯绍裘名言:以最多数人之最大幸福为人生的最终目的。
个人生平
1896年6月4日,侯绍裘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城。他早年入私塾读书,13岁进高小,17岁考进松江江苏省立第三中学。1918年8月,他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1919年他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被选为学生会年级评议长。上海学联成立后,他担任学联教育科书记。全国学联成立后,又被聘为文牍。同年秋,为了宣传新思想,他发起成立了"九人书报推销处",批发零售《新青年》、《星期》等进步书刊。1920年暑假,他因"举动激烈,志不在学"被学校当局开除出校。是年秋,经人介绍去宜兴县和桥彭城中学任教。1921年夏天,回松江和朱叔建、钱江春等接办了松江景贤女子中学,任校务主任。1923年4月,与朱季恂等人共同编辑出版了《松江评论》[2],宣传新思想,引导青年走革命道路。不久,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光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同时,他还经邵力子介绍加入国民党。同年秋,和朱季恂一起在松江教育界发展国民党的组织,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次年5月,江苏第一个国民党县党部--松县党部成立,他是主要负责人。
1924年下半年,因江浙军阀连续混战,侯绍裘率景贤女中和新创办的松江中学一起迁到上海。次年春,他受聘为中共领导的年海大学附中主任。五卅运动爆发后,和恽代英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区委领导下,率领上海和江苏全省国民党组织,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他担任上海大学学生总指挥。是年秋,受聘于苏州乐益女子中学兼职教务主任。他邀请张闻天、叶天底等人去苏州任教,增强了中共苏州党支部和国民党苏州市党部的力量。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于1925年8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他和柳亚子、朱季恂三人当选为常务委员,他还任国民党省党部的中共党团书记。他们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6年1月和朱季恂、刘重民、张应春等人代表江苏省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由他们提出,通过了给国民党右派叶楚伦、邵元冲等人以书面警告处分的决定。在侯绍裘、高语罕等代表的要求下,大会决定停止叶楚伦的职务。从此,国民党右派对侯绍裘等人恨之入骨。1926年5月,蒋介石排斥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整理党务案"通过后,柳亚子非常气愤,桂冠返苏,杜门不出。朱季恂留广州中央党部工作;江苏省党部的工作,全靠侯绍裘一人主持。
1927年4月初,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侯绍裘等人的领导下由沪迁宁。4月6日,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开会讨论筹建省政府,会议推选李富春、李隆建、张曙时、侯绍裘四人为筹备委员。4月9日,蒋介石在上海布置好用暴力"清党"的计划,国民党右派市党部和劳工总会马上活跃起来,他们派流氓、打手闯进左派国民党省、市党部临时办事处肆行强暴,绑架了学省党部执行委员张曙时、黄竞西等人员。同时,南京市总工会也被捣毁。当晚,侯绍裘主持召开南京各革命团体紧急会议,决定于10日上午9时召开"南京市民肃清反革命派大会"。第二天,到会群众约四五万人,侯绍裘代表省党部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反革命罪行,强烈要求惩办肇事者;释放被无辜扣压的同志;封闭伪劳工总会。会后由省党部执行委员刘重民等人带领,全体整队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向蒋介石请愿。由于反动派的血腥镇压,请愿示威失败了。当晚11时,侯绍裘召集各革命团体的共产党负责干部,在纱帽巷10号举行紧急会议,商量对策。由于事机不密,子夜后2时,会场被反动警察包围,侯绍裘、谢文锦等10人一起被捕。捕后他英勇不屈,不怕高压恫吓,不顾威胁利诱,始终坚持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后,侯绍裘和谢文锦、刘重民等十余人惨遭杀害,时年31岁[3]。
英烈事迹
学习
侯绍裘(1896~1927年),字墨樵,曾用名秋、少秋、何少秋、苏绍裘,一度化名王永田。松江县人,家住城内丰乐桥堍。出身于地主家庭。10岁丧父。14岁入华娄高等小学学习,各科成绩优异。 17岁,考入江苏省立第三中学。为反对袁世凯签订21条,和同学印发传单,向群众作宣传,痛斥北洋军阀政府丧权辱国。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攻读土木工程,各科成绩为全班之冠。
"五四"运动爆发,带领同学参加上海"国民大会",组织"救国十人团",到闹市演讲。被选为南洋公学学生会年级评议,推为上海学联教育科书记兼全国学联文牍,常废寝忘食,起草宣言、口号、文电等,组织营救被捕学生。不久,读到《新青年》,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暑假回松,集合在外地读书的大、中学生,发起组织"松江回籍学生联合会",从事爱国反帝反封建活动。返校后,创办上海学联第一所义务夜校--南洋义务夜校,有学员100余人,任校务主任,自编《博物常识》等教材。其办学宗旨为"培养劳工运动中坚人物"。同时,还自费创办油印小报《劳动界》,宣传"劳工神圣"思想。
南洋公学校方提倡尊孔读经,每年搞"祭孔"典礼和国文大会(古文比赛)。绍裘在评议会上提出停止举行,未获通过。乃邀集同学,劈碎孔子牌位,使校方大为震惊。次年,回松度暑假,和赵祖康等创办《问题周刊》,宣传社会革新,反对封建迷信。而南洋公学当局则以"举动激烈,志不在学"为由,令其退学。于是到宜兴彭城中学任教。
任教
民国10年(1921年)夏,回松,和老师朱季恂多方筹款,共同接办即将停办的景贤女校,改校名为景贤女子中学,以促进妇女解放和社会改造为办学目的。坚持民主办学,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学校面貌一新,成为闻名江、浙、沪的进步女校。次年夏,举办暑期学术演讲会,邀请恽代英、邵力子、沈雁冰、柳亚子、杨杏佛等来松讲学。是年秋,由朱季恂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
民国12年5月,主编《松江评论》,批评时政,传播革命思想。秋,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书记邓中夏曾多次到景贤女中,与侯绍裘联系,不久,侯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本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并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此,以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投入革命活动,景贤女中成为共产党的秘密据点。冬,陪同恽代英、罗章龙由上海至松江、嘉兴,开展建党、建团工作。次年4月,主持列宁追悼会,发表列宁传略。5月,陪同毛泽东、罗章龙到松开展建党工作。并先后和朱季恂、柳亚子筹建国民党松江县党部和江苏省党部[4]。
斗争
民国14年初,受聘为上海大学附中主任,同时又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委员和教育委员。"五卅"运动中,参加领导全市学生反帝爱国斗争。并与董亦湘、沈雁冰、杨贤江等发起组织"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动员广大教职员投入斗争。是年8月,应聘任苏州乐益女中校务主任,邀张闻天、叶天底等同志同往任教,建立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和国民党苏州市党部,乐益女中成为苏州国共两党活动中心。同时,被选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常委兼宣传部副部长。10月,任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
次年1月,与朱季恂等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数次揭露国民党右派的背叛行为,遭右派忌恨。3月12日,在南京参加中山陵奠基典礼时,被国民党右派殴伤。民国16年,在上海参加孙中山逝世二周年纪念会,游行至国民党上海办事处,又遭国民党右派殴击。
杀害
这时,北伐军已向上海挺进。绍裘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身负重任,被选为上海临时政府委员。4月初,奉中共上海区委指示,将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迁宁。面对当时南京国民党右派嚣张的反共气焰,毫不畏惧,在第六军政治部协助下,断然取缔了国民党右派所操纵的组织,改组成立了南京市党部、市总工会、市妇联会等,并筹建江苏省政府。4月9日,蒋介石抵南京,实行突然袭击,省、市党部和总工会同遭蒋指使的"劳工总会"暴徒捣毁。10日,绍裘召开南京市民肃清反革命派群众大会,严厉谴责蒋介石反革命罪行。会后,在国民党总司令部门前请愿的群众,惨遭镇压。晚11时,侯主持召开中共党员干部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临出家门,妻子送他。9岁儿子扯住衣角说:"爸爸别走!"绍裘抚慰说:"你们别害怕,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会回来的!"会议至次日凌晨2时,突遭反动派武装包围,被逮捕。备受酷刑,毫不动摇。后被反动派秘密用乱刀戳死,装入麻袋,投入秦淮河。
纪念
解放后,追认为烈士,松江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陆定一为之撰写碑文。1987年,建半身汉白玉雕像于松江县第二中学(原江苏省立第三中学)校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