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文
何正文,漢族,1917年生於四川省通江縣板橋口鄉,開國少將[1],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1932年參加當地游擊隊,後改為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升任四川軍區參謀長。1955年,升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授予少將軍銜和叄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2000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目錄
人物經歷
參加紅軍
何正文1917年生於四川省通江縣板橋口鄉貧苦家庭,不滿8歲給地主打零工,讀過兩年半私塾。 1932年的一天,何正文的家鄉來了紅軍,一位手拿望遠鏡的紅軍問何正文多少歲 ?何正文答15歲,那位紅軍大笑:我比你大12歲,該是你大哥哥。他給何正文講 了不少革命道理,令何正文激動不已,夜不能寐。第二天,何正文參加了紅軍, 編入紅四方面軍73師獨立營,後來他才知道這位大哥哥是王樹聲。何正文在紅軍 半年升為班長、排長。73師擴編為紅31軍時,任92師276團排長,在戰鬥中負傷,傷愈後任紅31軍軍部手槍營排長、副連長。
攜手長征
1936年2月紅四方面軍西進翻越夾金山時,因雪山氣候嚴寒,何正文體力不支昏倒在雪坑裡,被指導員胥光義和戰友們救起,走過了夾金山。緊接着翻越黨嶺山, 夜宿零下二叄十度的半山腰。第二天爬雪山時,指導員胥光義由於過度疲勞陷進了雪窩裡,自己無力爬出來,何正文率學員把他救了起來。何正文與胥光義互相救援的動人事跡,一時傳為佳話。
抗大學習
1935年何正文到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學習,因在校期間工作出色,引起紅軍大學校長劉伯承的注意,劉伯承專門聽取了何正文關於連隊工作的意見,給了他不少教誨。抗日戰爭期間,何正文先給129師副師長徐向前當參謀。他一度改名何化一 。有一次劉伯承找他談話,問他「你不是叫何正文嗎?為什麼改名叫何化一呢? 」何正文回答說:「當兵打仗嘛,要文幹什麼,就改了。」劉伯承聽了認真地說 :「工農幹部必須重視文化學習,沒有文化是干不好革命的。」劉伯承多次找他 談話,關心他的學習,指定他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三本書 ,要求他寫正楷毛筆字、做日記、寫總結。在劉伯承的教導下,何正文成為太行 山區四位出類拔萃的參謀之一。
英勇抗戰
畢業後何正文擔任游擊縱隊大隊長、129師隨營學校連長 、副營長、營長、團參謀長。1942年5月中旬,在粉碎日軍對太行、冀南等抗日根 據地進行的夏季大掃蕩戰役中,他率該團一營三連李長林排在十字嶺節節阻擊敵人,掩護彭德懷、羅瑞卿等首長和最後一批總部人員轉移。他們在八路軍左權副 參謀長的指揮下邊打邊撤,不幸左權英勇犧牲。後擔任軍分區參謀長、軍分區副司令員。
平原征戰
1947年,何正文在秦基偉的9縱擔任參謀長,後出任11軍32師師長,立下不少戰功 。1948年4、5月的宛西戰役,他協助秦基偉指揮部隊將敵圍於觀音堂地區全部殲滅,擊斃傷敵軍1800餘人,俘敵2700餘人。同年11月至翌年1月的淮海戰役,他協助秦基偉和李成芳政委指揮9縱,協同二野3縱作戰,一舉攻占戰略樞紐宿縣,殲敵12000餘人,包括一個師和一個警察總隊,切斷了津浦鐵路,將劉峙兵團分割為 南北兩大股。繼而,9縱又奉命勝利地進行了雙堆積圍殲戰,陳官莊圍殲戰,為淮海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解放之後
1952年,何正文升任四川軍區參謀長[2]。1955年 ,升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授予少將軍銜和叄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年僅38歲。1957年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
文革期間,何正文過了 六年「黑幫」生活,被批鬥200餘次仍剛直不阿。1973年何正文奉調總參謀部,1 974年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負責全軍的軍事訓練、防化部隊建設和外 事工作,主持全軍參謀長教導隊集訓,1975年親任全軍教導隊長集訓隊隊長,知名度漸高。他在軍事訓練工作中加強了部隊基礎訓練,組織了野營拉練,注重夜 戰、近戰訓練。
1980年負責全軍體制編制、武器裝備、正規化建設、民兵、預備役工作。 1982年精簡整編,何正文牽頭擬制了叄總部機關人員精簡18.2%的方案,鄧小平閱後批示:這個方案不是比較令人滿意的方案。但可作為第一步進行,以後再進一 步研究。何正文為提出了一個不能使統帥滿意的方案感到內疚。
何正文1985年退居二線。2000年9月29日,何正文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視頻
何正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何正文將軍誕辰100周年!家屬齊聚通江! ,搜狐,2017-09-13
- ↑ 百萬裁軍「主刀人」何正文:也是在「剜」自己的心(2),人民網,201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