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伊斯瑪儀·本·艾哈邁德

阿布·易卜拉欣·伊斯梅爾·本·艾哈邁德波斯語:ابو ابراهیم اسماعیل بن احمد سامانی‎,849年-907年11月)[2],通常被稱為伊斯梅爾·本·艾哈邁德伊斯梅爾·索莫尼伊斯梅爾·薩曼河中地區(892年-907年)和呼羅珊(900年-907年)的薩曼王朝埃米爾。在他的治下,薩曼王朝興起,成為一個地區強國。

伊斯梅爾·本·艾哈邁德

圖片來自wikimedia
出生 849年[1]
費爾干納
逝世 907年11月
布哈拉
頭銜 薩曼王朝埃米爾
前任 納斯爾一世
繼任 艾哈邁德·本·伊斯梅爾Ahmad Samani
信仰 伊斯蘭教遜尼派

由於薩曼王朝時期,塔吉克族開始形成,因此薩曼王朝被視為塔吉克族第一個國家。伊斯梅爾·本·艾哈邁德被尊為「塔吉克民族之父」。[3]

目錄

生平

伊斯梅爾的父親是艾哈邁德·本·阿薩德Ahmad ibn Asad,其曾祖父是薩曼家族的創始人薩曼·胡達Saman Khuda,胡達曾是祅教神權階級的貴族,後來皈依了伊斯蘭教遜尼派[4]

為了得到當地人的認可,伊斯梅爾被描述成一個溫厚而虔誠的穆斯林,並按照伊斯蘭教的「獨一性」原則僅信仰真主安拉[5]。在他兄弟納斯爾一世在位期間,伊斯梅爾曾被派去統治因花剌子模軍隊劫掠而滿目瘡痍的布哈拉。布哈拉的市民非常歡迎伊斯梅爾,將其視為可以帶來安寧的人。

不久後,由於稅賦使用上的分歧,伊斯梅爾與納斯爾發生爭吵,並引起了一場戰鬥,伊斯梅爾最終獲得了勝利。雖然伊斯梅爾實際控制了這個國家,但他並沒有推翻納斯爾,而是回到了布哈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納斯爾對河中地區的統治是得到了哈里發的正式授職的,在哈里發眼中,納斯爾是該地區唯一的合法統治者。再者,當時錫斯坦Sistan薩法爾王朝也在覬覦河中地區,推翻納斯爾會給薩法爾入侵提供藉口。所以,伊斯梅爾一直承認納斯爾的統治地位,直到892年8月納斯爾去世後,伊斯梅爾才正式掌權。

893年,伊斯梅爾占領了黑汗人的首府塔剌思,掠奪了大量的奴隸和牲畜,並將一座景教教堂被改為清真寺。[6]他還消滅了東曹國,擴張了薩曼王朝對錫爾河流域的統治。[7]

即使納斯爾去世後,伊斯梅爾的統治地位也沒有立即獲得哈里發的正式承認。因此,薩法爾君主阿姆爾·本·萊斯Amr ibn al-Layth要求哈里發將河中地區授予自己。哈里發穆阿台迪德卻給伊斯梅爾一封信,敦促他攻擊阿姆里·萊斯和被哈里發視為篡位者的薩法爾人。根據這封信,哈里發將為伊斯梅爾,這位哈里發承認的呼羅珊的正統統治者祈禱。[8]這封信對伊斯梅爾的影響很大,他決定與薩法爾王朝為敵了。

900年春,雙方的戰爭在阿富汗北部的巴爾赫爆發。這場戰中中,伊斯梅爾派出了兩萬騎兵,明顯少於阿姆爾的七萬騎兵。[9]而且伊斯梅爾的騎兵裝備不良,大多使用木質馬鐙,一些人甚至沒有長矛。阿姆爾的騎兵則裝備有精良的武器和盔甲。但阿姆爾最終卻被一些倒戈的薩法爾騎兵擒獲交給了伊斯梅爾。[10]伊斯梅爾本打算拿阿姆爾向薩法爾王朝勒索贖金,被薩法爾拒絕後,將阿姆爾交給了哈里發。哈里發譴責了阿姆爾的行為[11],然後將呼羅珊塔巴里斯坦雷伊伊斯法罕授予了伊斯梅爾。

伊斯梅爾決定利用哈里發的授權向當時由阿拉菲德王朝穆罕默德·本·扎伊德Muhammad ibn Zayd統治的塔巴里斯坦派駐軍隊,穆罕默德和他的軍隊在戈爾甘與穆罕默德·本·哈倫率領的薩曼軍隊遭遇,並在隨後的戰爭中被擊敗,身負重傷的穆罕默德被俘,並於次日的900年10月3日去世。[12][13][14]穆罕默德的首級被送到布哈拉交給了伊斯梅爾,身體葬在了戈爾甘的城門口。

由於穆罕默德指定的繼承人,他兒子扎伊德也被俘送到了布哈拉,阿拉菲德的領導層決定擁立了扎伊德的幼子馬赫迪為領袖,但不久爆發了衝突,一個阿拉菲德王室的人派軍攻擊並屠殺了阿拉菲德的支持者。反倒薩曼王朝占領了該省。[13]薩曼的征服使伊斯蘭教遜尼派在該省得以恢復。

然而,伊斯梅爾的將軍穆罕默德·本·哈倫不久叛亂,迫使伊斯梅爾讓他兒子艾哈邁德·薩曼Ahmad Samani和表弟阿布爾·阿巴斯·阿布杜拉在901年率軍到波斯北部的塔巴里斯坦等地,將穆罕默德逼逃至代蘭。薩曼軍隊還成功占領了包括雷伊加茲溫在內的幾個城市,雖然後來薩曼的統治者又將該地失於代拉米特人Dailamites庫爾德人[7]伊斯梅爾後來將表弟阿布爾·阿巴斯·阿布杜拉任命為塔巴里斯坦的省長。

雖然伊斯梅爾一直給哈里發送禮,但依照慣例,他無需向哈里發進貢或納稅。儘管他沒有比「埃米爾」更高的頭銜,但無論從那個角度講,他都是一個獨立的統治者。

伊斯梅爾任內不但積極向北、向東擴張薩曼的影響,同時也不斷鞏固其在克爾曼錫斯坦Sistan喀布爾等其他地區的統治。[15]在伊斯梅爾治下,薩曼取得了經濟、商業發展的成功,並組建了強大的軍隊。[16]據說,由於伊斯梅爾招攬了大量的學者、藝術家、醫生等各類人才來到該地區[17],使得其首府布哈拉成為伊斯蘭世界最輝煌的城市之一[18]。在薩曼時期,《古蘭經》首次被翻譯成波斯語。由於大量清真寺伊斯蘭學校的建立,遜尼派神學在伊斯梅爾時期得以不斷發展。[19]

伊斯梅爾和他的繼任者在居民中普及伊斯蘭教,多達三萬戶突厥人改奉了伊斯蘭教。伊斯梅爾征服了東方的很多邦國,一些被直接納入疆域,而另一些成為了附屬國。北方的花剌子模被肢解,南部在阿夫里格王朝的統治下保持自治,而北部由薩曼王朝的官員管轄。903年的另一場戰役進一步鞏固了薩曼王朝的邊疆。這些戰爭確保了國家的中心地帶免受突厥人的攻擊,也保證了穆斯林傳教士在該地區的活動。

 
伊斯瑪儀的陵墓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去世

907年,伊斯梅爾病逝,兒子艾哈邁德·薩曼Ahmad Samani繼位。[20]

後世

1993年,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歷史中心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就包括伊斯梅爾的陵墓。[21]

1999年,為慶祝薩曼王朝建立1100周年,塔吉克斯坦將其最高峰的名字從之前的「共產主義峰」改成了「伊斯梅爾·索莫尼峰」。

2000年,塔吉克斯坦用來取代塔吉克盧布的法定貨幣「索莫尼」就是以伊斯梅爾來命名的。

塔吉克斯坦的最高獎章,等於2000美元的「伊斯梅爾·索莫尼」獎章俄語Орден Исмоили Сомони也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參考文獻

  1. The historical,social and economic setting By M. S. Asimov, pg. 78
  2. The book of government, or, Rules for kings: the Siyar al-Muluk, or, Siyasat-nama of Nizam al-Mulk, Niẓām al-Mulk, Hubert Darke, pg. 156
  3. 走進杜尚別 見證偉大薩曼王朝(高清). 人民網-旅遊頻道. 
  4. Encyclopaedic Survey of Islamic Culture, pg. 84 Mohammad Taher
  5. History of Islam (Vol 3) By Akbar Shah Najeebabadi, pg. 332
  6. The Samanids, R.N. Fry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4, ed. R. N. Fry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8.
  7. 7.0 7.1 ESMĀʿĪL, b. Aḥmad b. Asad SĀMĀNĪ, ABŪ EBRĀHĪM , C. Edmund Bosworth, Encyclopaedia Iranica
  8. The book of government, or, Rules for kings: the Siyar al-Muluk, or, Siyasat-nama of Nizam al-Mulk, Niẓām al-Mulk, Hubert Darke, pp. 18–19
  9. History of Islam (Vol 3) By Akbar Shah Najeebabadi, pg. 330
  10. Ibn Khallikan'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By Ibn Khallikān, pg.329
  11. Ibn Khallikan'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By Ibn Khallikān, pg.328
  12.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ume VII, pp. 417–418
  13. 13.0 13.1 Madelung (1993), pp. 595–597
  14. Madelung (1975), p. 207
  15. Tabaḳāt-i-nāsiri: 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Muhammadan dynastics of Asia, pg. 1, By Minhāj Sirāj Jūzjānī
  16. The histor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setting, By M.S. Asimov, pg. 78
  17. A history of Persia, Volume 2, By Sir Percy Molesworth Sykes, pg. 90
  18. Atlas of the year 1000, By John Man, pg. 78
  19. Muslim reformist political thought: revivalists, modernists and free will By Sarfraz Khan, p. 11
  20. The modern Uzbeks: from the four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 a cultural history, by Edward Allworth, pg. 19
  21. 盤點21個鮮為人知的世界遺產. 網易.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