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
五牛图 唐代初期,以牛、马为主要表现对象进行创作的画家逐渐多起来,到中晚唐达到高潮,不少画家专以画牛、马而著称于世。 《五牛图》相传为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韩滉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远处又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韩滉遂命随从取出纸笔,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韩滉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并为这幅画取名为《五牛图》。[1],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 唐•韩滉《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2]
- 宋•张萱(传)《挥扇仕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宋•佚名《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宋•佚名《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宋•佚名《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藏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浙江博物馆收藏,后段《无用师卷》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
- 清•郎世宁《百骏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被誉为“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
《五牛图》为唐德宗时期的宰相韩滉所画,图为设色纸本,纸质为麻纸,长20.8公分,总宽139.8公分,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纸质动物画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此图卷从右至左,一字排开,画了五头姿态各异的牛,图画中除了五头牛外,只有一小丛荆棘,没有其他任何衬景,以这种完全突显主题的方式来构图,极其大胆,充份显示韩滉高超的写实描绘能力。
故宫修复后的五牛图 图片来自搜狐
目录
作品
韩滉笔下的五牛造型非常准确,笔法简洁老练,线条劲健有力,将五头牛不同的体势姿态,筋肉骨髂,肌理皱折,甚至口鼻细毛都作了精细的刻画,生动入微。尤其对五头牛不同情绪神态的刻画格外传神,如画中最右的一头老黄牛正伸长脖子倚著荆棘蹭痒,露出舒适惬意的眼神,加之牛角呈弯月状,将老黄牛酥痒的表情刻画入骨。又如图面最左边那头伫立不动的牛, 可以看到它的表情郁闷,炯炯牛眼似乎正瞪著看画的人;牛角朝前,有股随时要斗争撒牛气的倔态。仔细一看,这头牛的头上正套著缰绳,是图中唯一被拴束的牛,其郁闷心情不难理解。《五牛图》达到了神形兼备的高超艺术境界,元代的大书画家赵孟𫖯盛赞:“五牛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艺术鉴赏
有专家考证,韩滉的《五牛图》渗透着浓厚的个人情感,五牛寓指自己兄弟五人,以任重、勤劳、温顺的牛的品性,表达爱同忠君的真情实感。而史书中记载,韩滉就任宰相期间,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他以牛为画题,也很可能是含有鼓励农耕之意。
历史评价
- 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评韩滉说:“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议者谓驴牛虽目前之畜,状最难图也,惟晋公于此工之,能绝其妙。”
-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跋韩晋公牛”中说:“韩晋公画牛云,予居镜湖北渚,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自奉诏䌷史,逾年不复见此,寝饭皆无味。”
- 元代赵孟𫖯评道:“五牛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 清代金农题跋:“愈见愈妙,真神品也。”
- 清代朱彝尊《在曝书亭集》“九日宋中丞招集沧浪亭观韩滉《五牛图》复成二十四韵”题诗:“示客《五牛图》,真气豁我眸。晋公谙燮理,体物固能优。郭椒丁栎辈,饮降各自由。宣和购遗迹,已诧不可求。何期白石烂,此图翻得留。”
- 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评:“故宫收藏,以《五牛图》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