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原图链接来自 正确云 的图片

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互助一中)创建于公元1947年,前身为互助县简易师范学校(初师)。1949年,合并到青海省职业学校[1]

目录

办学历史

1950年,在原简易师范学校内招收了初一、初二两个初中班,在校生108名。1952年,互助县初级中学正式成立。1958年,成立高中部,改名为“互助土族自治县中学”,学制为三年,在校生966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改名为“红旗中学”,学制改为二年。1971年,更名为“互助中学”。 1983年,高中恢复为三年制,在校生1687名。1985年,改名为“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03年,高中扩招,高一扩招为20个班,在校生2695名。2005年,初中部划归城南学校,学校改制为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2万多平方米,现有班级56个,教职员工251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8名[2],研究生结业21 名,在校生达3000多名。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1万多名,考入北大3名,清华1名。2004届毕业生王军夺得当年青海省文科状元。

教学成绩

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中国/WHO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单位”、“2008奥林匹克示范学校”、“国家地理科普基地”、“青海省名院名校”、“青海省中小学实验教学I类达标学校”、“青海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标准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海东市“先进职工之家”、海东市“文明单位”、互助县“文明单位”等称号。共受到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表彰嘉奖达400余次。

教学条件

互助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7年,近60年的发展,学校逐步成为青海省办学规模最大的省级高级重点中学。目前,学校占地4.2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楼3幢,综合实验办公楼1幢,学生宿舍楼2幢,床位达2400个,操场1万平方米,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微机室4个,计算机数量达224台,64座多媒体语音教室2个,多功能教学厅6个,一次性容量达2000座位。现有图书2万余册。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分设20个教学班,其中中央文明委西部助学“宏志班”3个,青海省“希望之星班”1个。助学合计学生1008人,资助款总金额为144.748万元。其中集中办班12个(宏志班3个,培苗行健班2个,格桑花班1个,希望之星班3个,阳光久成班1个,鼓楼致远班1个,励志班1个),台湾珍珠班项目正在争取之中。

学校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学校名师三大工程,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学校名师梯度完善的良好的教师队伍结构。学校有名师23名,学科带头人24人,学科骨干23人。15位教师获国家级表彰,有三位教师获国家级讲课比赛一等奖,一人获青海省特级教师称号,现任校长蒋咸佩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先后有273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有159人次获得省级奖项。学校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学校名师三大工程,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教学骨 干、学科带头人、学校名师梯度完善的良好的教师队伍结构。学校有名师23名,学科带头人24人,学科骨干23人。15位教师获国家级表彰,有三位教师获国家级讲课比赛一等奖,一人获青海省特级教师称号,上任校长蒋咸佩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先后有273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有159人次获得省级奖项互助一中校园颇具现代气息,庄严简洁的校门,整肃的教学主楼,无一不体现出这所省级重点中学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这所孕育和造就土乡建设人才的摇篮,学校在第二十届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5名,获奖率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2004年又给土乡人民奉献了一个惊喜——文科班王军同学摘取了青海省文科状元的桂冠

视频

互助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相关视频

全国唯一的土族中学又有大动作啦
官亭土族中学篮球比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