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海勃灣區圖書館
烏海市海勃灣區圖書館成立於1978年1月,1979年12月建成平房館舍,1987年搬入「T」型館舍,2007年12月遷入濱河新區船型館舍,該館面積12248平方米。烏海市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40多萬冊,期刊600餘種。市圖書館自2010年起基本服務全部免費向社會開放,並定期舉辦公益性講座、培訓、展覽、學術交流[1]等活動。
目錄
基本介紹
烏海市圖書館成立於1978年1月,1979年12月建成平房館舍,1987年搬入「T」型館舍,2007年12月遷入濱河新區船型館舍,該館面積12248平方米。
展廳展館
烏海市圖書館屬於正科級建制,人員編制21人,其中副研究館員4人,中級館員8人;助理館員7人,管理人員2人。內設機構五部一室,即讀者服務部,采編部,輔導部,少兒部,科技諮詢部,辦公室,設有科技、期刊、普通和少兒等19個閱覽室。館內有5個書庫,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設有開架閱覽室3個,包括成人對外借閱室和兒童閱覽室以及期刊閱覽室,共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電子閱覽室2個,面積800平方米。每周開館63小時,為讀者借閱檢索提供方便。
館藏實力
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
上午 8:30- 12:00 周五下午閉館(設備維護)
下午 12:00-19:00 周五下午閉館(設備維護)
入館須知
憑身份證、士兵證、護照,辦理烏海市圖書館讀者證,享有讀者證基本功能並在符合其他相應條件的情況下按手續辦理擴展功能;少年兒童憑有效身份證件[2](身份證、戶口簿、護照)、學籍卡、學生證辦理少兒活動中心讀者證(詳見辦證相關規定)。
進入閱覽室、服務點須持烏海市圖書館讀者證;少年兒童憑烏海市圖書館少兒活動中心讀者證進入少兒活動中心;
持卡者須遵守烏海市圖書館借閱規則及相關規定。違反規定情節嚴重者,其讀者證借閱功能將被置停,待接受處理並糾正後恢復使用;
持有優待證的老年讀者、持殘疾證的殘疾人讀者可優先借閱;
隨身攜帶的包、飲用水及其它與借閱無關的物品請免費寄放到存包處;
注意儀表着裝,請勿穿汗背心、拖鞋入館;
請勿在館區內吸煙和使用明火,請勿帶易燃、易爆品入館;
請在指定地點就餐、飲水,請勿攜帶食品、液體物品入館;
請勿在館內娛樂和從事交易等與查閱書刊資料無關的活動;
請保持館區安靜,入室請將移動通訊設備置於靜音狀態;
除特別批准外,閱覽室內禁止照相、攝影(不得使用閃光燈);
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和烏海市圖書館各項管理規定,服從工作人員管理。
少兒活動中心入館須知
服務對象為1至15周歲少年兒童及陪同家長。
少年兒童憑烏海市圖書館少兒活動中心讀者證進入;陪同家長憑有效證件進入。
食品、飲料、不透明包(袋)、任何有損文獻和設施的物品以及非本館文獻資料可存放在存包處,不得帶入本館。
本館所有文獻僅限館內閱覽;每次最多只取2冊閱讀。
請不要在館內拍照、攝像以及用自帶設備拍照、複製本館文獻。
請保持安靜的閱覽環境,請將手機置於靜音狀態。
請愛護文獻及館內設施。
如有需要,請聯繫工作人員;緊急情況下,請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服務地點:一樓大廳中段
文明讀者公約
為倡導讀者文明利用圖書館,烏海市圖書館提出了爭做文明讀者的倡議——《文明讀者公約》,其具體內容是:
要衣着整潔;不穿背心、拖鞋入館。
要講究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
要舉止文明;不在館內爭吵、打鬧。
要保持安靜;不在閱覽室內喧譁、使用有聲通訊工具。
要珍惜時間;不在閱覽室內占座位、閒聊、睡覺。
要愛護公物;不污損建築設施、毀壞書刊資料。
要遵紀守法;不做違反館章館規之事。
要自尊自愛;不做有礙人格和觀瞻之舉。
烏海市圖書館期望讀者積極響應倡議,協助本館做好讀者服務工作。
辦證須知
一、辦理讀者證(一次辦證、終身使用)
讀者證分為閱覽證和借閱證兩種:
閱覽證辦理:
憑本人身份證(或戶口簿)在圖書館辦證窗口免費辦理。辦證時填寫辦證登記簿(表)。
借閱證辦理:
憑本人身份證(或戶口簿)在圖書館辦證窗口辦理,辦證時填寫辦證登記簿(表)並交押金220元。
二、退押金
讀者必須首先將所借書刊全部歸還,再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和讀者證到辦證窗口辦理退押金手續;委託他人辦理退押金,須持委託人及被委託人身份證原件、讀者證方可辦理。
三、使用規則
1. 持閱覽證讀者可免費閱覽室內的圖書、報紙、期刊及參觀展覽等;
2. 持借閱證讀者可在成人外借庫和少兒外借庫借閱書籍;
3. 持閱覽證或借閱證、身份證的讀者可進入電子閱覽室;
4. 借書證每次限借圖書3冊,借期45天,逾期不還每冊圖書每天罰0.1元。
5. 讀者證遺失,可辦理補辦,交手續費20元。
6. 借書證連續兩年未借書又不辦理退證視為作廢。
7. 借書一年以上未還,借書證即視為作廢。
四、辦證時間
正常開放時間內,即申請及辦理即取證。借書證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轉借他人。
借書證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轉借他人。
視頻
烏海市海勃灣區圖書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學術交流要回到「愛智慧」傳統,搜狐,2015-12-25
- ↑ 24種有效身份證件分別是什麼,搜狐,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