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子彈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中子彈

外文名: neutron bomb

類別: 低當量小型氫彈

別稱: 加強輻射彈

中子彈(neutron bomb)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的低當量小型氫彈。更正式的名稱是強輻射武器。中子彈是特種戰術核武器,爆炸波效應減弱,輻射增強。只殺傷敵方人員,對建築物和設施破壞很小,也不會帶來長期放射性污染,儘管從未曾在實戰中使用過,但軍事家仍將之稱為戰場上的"戰神"──一種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戰術武器。

一般氫彈(三相彈)由於加一層貧鈾(鈾238)外殼,氫核聚變時產生的中子被這層外殼大量吸收,產生了許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彈去掉了外殼,核聚變產生的大量中子就可能毫無阻礙地大量輻射出去,同時,卻減少了光輻射、衝擊波和放射性污染等因素。[1]

目錄

基本簡介

中子彈,亦稱「加強輻射彈」,是一種在氫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威力為千噸級的小型氫彈。它屬於第三代核武器。 第一二代分別為原子彈和氫彈。

中子彈的特點是爆炸時核輻射效應大、穿透力強,釋放的能量不高,衝擊波、光輻射、熱輻射和放射性污染比一般核武器小。

核武器都具有核輻射、衝擊波和光輻射等殺傷力。中子彈主要利用爆炸瞬間發出的高能中子輻射來殺傷人員。中子彈爆炸時,核爆炸射出的中子數比同威力的裂變彈大5-6倍,高能中子的比例也大幅增加,其核輻射效應特別大。如一枚千噸級TNT(黃色炸藥)當量(核爆能量單位)的中子彈,在距離爆炸中心800公尺處的核輻射劑量,是同當量純裂變核武器的20倍左右。

中子彈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較小。一枚千噸級TNT當量的中子彈,它的核輻射對人類的瞬間殺傷半徑可達800公尺,但其衝擊波對建築物的破壞半徑只有三四百公尺。鑑於中子彈具有的這一特性,如果廣泛使用中子武器,那麼戰後城市也許將不會像使用原子彈、氫彈那樣成為一片廢墟,但人員傷亡卻會更大。

發展歷程

20世紀中期美國有專家認為,美國應重新考慮今後在亞洲的戰略走向,防止原子彈技術擴散。中子彈被視為可以真正取勝的武器,1945年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其毀滅力令人戰慄。自此以後,有良知的政治軍事領袖和科學家認為原子彈是不可再用的武器,應該隨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於是美國科學家在50年代冷戰之初,開始努力研製另類核武器。最初由加州大學一間實驗室開始,這種秘密研究失敗再次失敗,直到1977年才由美國陸軍的科學家研製並試驗成功,中子彈就此橫空出世。

美國於1958年開始由塞姆·科恩(Samuel Cohen)着手於中子彈的研發,雖然總統肯尼迪曾反對過中子彈的發展,1962年由勞倫斯·利弗莫爾核武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首先發展成功,並在內華達州引爆。中子彈又稱強型輻射彈(enhanced radiation bombs),是一種靠微型原子彈引爆的超小型氫彈,外層用鈹反射層包着,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使放射性沾染的範圍比較小。中子流的貫穿能力極強,占總能量的80%左右,距爆心800公尺處的中子流可以穿透30公分厚的鋼板、重型坦克、建築物、磚牆去殺傷人員,而坦克、建築物和武器卻能完好的保存下來,因此被稱為乾淨的武器,爆炸區在一天之後,軍隊很快可以進入目標區作戰。中子彈其神秘面紗源自於此。

美國中子彈之父科恩受命研究中子彈時,主要考慮要以一彈阻止蘇軍坦克群入侵西歐,令對方所有作戰人員死亡或受傷,通訊中斷,坦克則完好無損,如此不僅令敵軍慘敗,也可使敵方反應放緩。

美國軍方曾以美制和蘇制先進坦克試驗中子彈,結果坦克內的動物全部死亡。一枚普通中子彈,在二三百米上空爆炸,瞬間可使200輛配備強大火力的坦克喪失戰鬥力,人員死亡。

1977年美軍試爆中子彈成功,卡特總統便以之為政治武器,希望逼前蘇聯裁軍,保證不侵犯西歐。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國內外各種壓力下,推遲了生產計劃,改為只生產中子彈部件。

卡特所承受的最大壓力來自法國。法國堅持認為,中子彈必將加速東西方軍備競賽,使亞歐的處境更加危險。法國所提不無道理,美國未防有詐而停產,誰料想,1980年法國竟然試爆了中子彈,並揚言將用它來保衛歐洲!此彈令法國在政治軍事上大顯神通,美國卻氣得直跳。讓美國人氣憤的還不只這些,沒過多久,傳來「更壞」的消息,前蘇聯也有了中子彈!

中國在1964年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的同時,也放眼中子彈,那年,著名核子物理學家王淦昌,提出激光核聚變初步理論,從此中國科學家開始有系統地從事這方面研究。10年後,科學家採用激光技術,在實驗室里觀察到中子的產生過程。到80年代初,建造了用於激光聚變研究的裝置,80年代末期成功試爆中子彈。

1977年6月底,美國首先研製成功中子彈,並將其裝載飛機導彈炮彈,作為有效的戰術核武器。在30公里以內和近距範圍,可用155毫米203毫米榴彈炮發射中子炮彈;在130公里範圍 內,可用「長矛」地地戰術導彈攜載中子彈頭;在更遠的距離上,則可使用「潘興」Ⅱ式導彈和「戰斧」 。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執政時期中子彈正式投入生產,1981年裡根時期為了加強軍備,下令生產長矛飛彈的中子彈頭和203毫米榴彈炮的中子炮彈。至1983年,美國軍方共生產帶中子彈彈頭的「長矛」戰術導彈945枚。

1982年11月9日,法國國防部長埃爾尼會見記者時證實,法國製造中子彈的試驗已獲得成功,但尚未決定投入生產。埃爾尼說,法國關於中子彈的研究和試製工作,完全是獨立進行的。他還表示,如果政府決定生產,還將配備必要的發射裝置。

前蘇聯曾公開承認擁有中子彈的生產能力。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稱能製造中子彈。中國從1999年7月15日宣稱擁有中子彈。

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中子彈尚未在實戰中使用。理論上遭到中子輻射污染的人員,短時間內即會感到噁心,暫時(或永久)失去活動能力,相繼發生嘔吐、發燒、等症狀發生,甚至會出現休克現象,白血球明顯下降,最後導致敗血症,一周以內即行死去,慘狀難以想象。巡航導彈攜載中子彈頭,也可用重力炸彈或滑翔炸彈攜載中子彈,由飛機投擲。

主要特點

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為主要殺傷因素,相對減弱衝擊波和光輻射效應的一種特殊的小當量戰術核武器。由於中子彈和氫彈都是利用熱核反應的原理,所以,我們可以把中子彈看成是一種經過改進的加強輻射的小型氫彈。中子彈的結構與氫彈相似,但它不是一種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而是作為戰術核武器設計的。雖然它對建築物和軍事設施的破壞很有限,但能夠對人造成致命的傷害。一顆1000噸級的中子彈在120米高空爆炸,離爆心2公里範圍內的人員即使不會當即死亡,也會在一天到一個月後死於放射病。中子彈與原子彈和氫彈等核武器相比,中子彈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早期核輻射效應強。原子彈和氫彈會毀滅對方,但對使用者本身也沒有太多的實際利益。中子彈卻能夠有效地克服上述缺點,它爆炸時早期核輻射的能量則高達40%。這樣,同樣當量的原子彈與中子彈相比,中子彈對人員的殺傷半徑要比原子彈大得多。

二是爆炸釋放的能量低。當核武器的當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衝擊波、光輻射的破壞半徑就必定會大於核輻射的殺傷半徑。所以,中子彈的當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正是因為中子彈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較低,它只能是作為戰術核武器應用於戰場支援作戰中。也正因為如此,中子彈這個神秘的殺手才有了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才比其它核武器具有更多的實用價值。

三是放射性污染輕,持續時間短。由於引爆中子彈的裂變當量很小,所以,中子彈爆炸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輕。據報道,美國研製的中子炮彈和中子彈頭,其聚變當量約占50%到75%,所以,中子彈爆炸時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通常情況下,經過數小時到一天,中子彈爆炸中心地區的放射性就已經大量消散,武裝人員即可進入並占領遭受中子彈襲擊的地區。強輻射可穿透厚鋼板:中子彈仍具有放射性凡是擁有氫彈技術的國家都有能力製造中子彈。這主要是因為中子彈在本質上仍是一種氫彈,中子彈的爆炸原理與氫彈的爆炸原理是相同的。

中子彈和氫彈一樣是靠氘氚聚變反應產生大量高能中子的。這些中子除在穿出中子彈殼體的過程中損失部分能量外,很大一部分成為核輻射的殺傷因素。由於中子彈用小型原子彈作為爆炸的「引信」,所以,中子彈在爆炸時還有一定的放射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子彈也並不是那種「乾淨」的核武器。

作為一種強輻射彈,中子彈是靠其強大的核輻射效應達到其殺傷效果的。早期核輻射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它可以穿透上千米厚的空氣層,它可以穿透人體,可以穿透相當厚的物質層。根據人們多年來對中子彈的試驗和研究,假定當量為1000噸的中子彈作用於暴露的人員身上,那麼,中子彈的殺傷效應有如下標準:距爆心900米處――吸收的劑量為8000拉德,能使體力工作人員即刻永久失能;距爆心1400米處――吸收劑量為650拉德,會造成後期死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