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史稿》,中國通史專著。郭沫若(見「青銅時代」)主編。人民出版社1976年出版第1冊,1979年出版第2冊和第3冊,1982年出版第4冊,1983年出版第5冊。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由於郭沫若的逝世,本書從第4冊起署名改為「《中國史稿》編寫組」。第1冊分為兩編,第1編為原始社會,3章;第2編為奴隸社會,始於夏,終於春秋,3章。第2冊為第3編「封建社會」,起自戰國,止於東漢,8章。第3冊,為魏晉南北朝部分,6章。第4冊為隋唐部分,9章。第5冊,為宋遼金元部分,10章。本書理論色彩較濃,尤其是前幾冊,常有大段甚至成頁的觀點闡發。書中突出和強調農民戰爭及勞動者其他反抗形式的作用,對他們鬥爭的性質和意義評價較高。書中以春秋戰國之際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分期的觀點,在中國史學界具有較大的影響。但本書成書時間較長,編寫指導思想多有調整,因而從體例到觀點前後牴牾的現象較為明顯。誠如該書編者所言:本書「仍然是一個不成熟的稿本。」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大多數著作反映實際情況,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有不正確的、非科學的;但都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對所收著作,從其特徵、版本、作者生平、規模、主要內容、學術或藝術價值、社會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簡要的詮釋。

視頻

中國史稿 相關視頻

中國通史 第一集 中華道路(1)
中國通史——第一集:中華民族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2.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