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積聚

積聚之名,首見於《靈樞•五變》,中醫文獻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氣、息賁等疾病,皆屬積聚的範疇[1]。 腹腔內有可捫及的包塊。常有腹部脹悶或疼痛不適等症狀。常有情志失調、飲食不節、感受寒邪或黃疸、蟲毒、久瘧、久瀉、久痢等病史[2]

目錄

目錄

1來歷 2歷史沿革 3病因病機 4診斷依據 5病證鑑別 6相關檢查 7辨證論治 8治療原則 9聚證 10積證 11正虛瘀結證 12預防調護

來歷

積聚之名,首見於《靈樞•五變》:「人之善腸中積聚者,……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弱,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內經》里還有伏梁、息賁、肥氣、奔豚等病名,亦皆屬積聚範疇。在治療方面,《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的「堅者削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則,具有一般的指導作用。《難經》對積聚作了明確的區別,並對五臟之積的主要症狀作了具體描述。《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將瘧疾引起的症瘕稱為瘧母,並以鱉甲煎丸治之。《諸病源候論•積聚病諸候》對積聚的病因病機有較詳細的論述,並認為積聚一般有一個漸積成病的過程,「諸髒受邪,初未能為積聚,留滯不去,乃成積聚」。《證治準繩•積聚》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治療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張。

《景岳全書•積聚》則對攻補法的應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急中辨之」。《醫宗必讀•積聚》把攻補兩大治法與積聚[1]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機地結合起來,並指出治積不能急於求成,可以「屢攻屢補,以平為期」,頗受後世醫家的重視。《醫林改錯》則強調瘀血在積聚病機中的重要作用,對活血化瘀方藥的應用有突出的貢獻。

中醫文獻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氣、息賁等疾病,皆屬積聚的範疇。根據積聚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西醫的腹部腫瘤、肝脾腫大,以及增生型腸結核、胃腸功能紊亂、不完全性腸梗阻等疾病,當這些疾病出現類似積聚的證候時,可參閱本節辨證論治。

歷史沿革

積聚《內經》首先提出積聚的病名。《靈摳•五變》篇說:「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

後世不斷明確積與聚在病理及臨床表現上的區別。《難經•五十五難》指出「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進一步說明,「積者,髒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仲景所制鱉甲煎丸、大黃廑蟲丸至今仍為治療積聚的臨床常用方劑。《景岳全書•積聚》篇認為積聚治療不過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補,四者而已」,並創製了化鐵丹、理陰煎等新方。

根據積聚的臨床特徵,提出分期治療的原則,同時重視綜合治療。《醫宗必讀•積聚》篇則提出了積聚分初、中、末三個階段的治療原則。《千金方》、《外台秘要》、《醫學入門》等醫籍,在治療上不但採用內服藥物,而且還注意運用膏藥外貼、藥物外熨、針灸等綜合療法,使積聚的辨證施治內容益加豐富。根據積聚臨床特點,也有較多的名稱:「症瘕」、「癖塊」、「痃癖」、「痞塊」

病因病機

一、病因

(一)情志失調:情志抑鬱——肝氣不舒——氣滯血瘀

(二)飲食所傷:酒食不節食滯、痰氣、蟲積——聚證饑飽失宜脾運失健——恣食肥厚生冷痰濁氣血搏結——積證

積聚

(三)感受寒濕:寒濕侵襲——脾陽不運——濕痰內聚,氣血瘀滯

(四)病後所致:黃疸病後——濕邪留戀,氣血阻滯;久瘧不愈——濕痰凝滯,脈絡痹阻;感染血吸蟲——肝脾不和,氣血凝滯;久瀉、久痢之後——脾氣虛弱,營血運行澀滯。

二、病機

(一)病機關鍵是氣滯血瘀:本病病因有寒邪、濕熱、痰濁、食滯、蟲積等,其間又往往交錯夾雜,相互並見,而終致氣滯血瘀。

(二)病位在肝脾:

(三)病理性質初起多實,日久則虛實錯雜:

本病初起——邪氣壅實,正氣未虛——多屬實;

積聚日久——病勢較深,正氣耗傷——虛實夾雜;

病至後期——氣血衰少,體質羸弱——正虛為主。

(四)病理演變:

一般預後良好。少數聚證日久不愈,可以由氣入血轉化成積證。積聚的病理演變,與血證、黃疸、臌脹等病證有較密切的聯繫。積聚病因病機示意如下:情志失調肝脾失調寒邪與氣血互結飲食不節痰濁氣機阻滯聚證感受寒濕濕熱病後食滯氣滯血結積證蟲積

4診斷依據 腹腔內有可捫及的包塊。常有腹部脹悶或疼痛不適等症狀。常有情志失調、飲食不節、感受寒邪或黃疸、蟲毒、久瘧、久瀉、久痢等病史。

病證鑑別

積聚與痞滿的鑑別:痞滿是指脘腹部痞塞脹滿,系自覺症狀,而無塊狀物可捫及。積聚則是腹內結塊,或痛或脹,不僅有自覺症狀,而且有結塊可捫及。

癥積與瘕聚的鑑別:癥就是積,癥積指腹內結塊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多為髒病,形成的時間較長,病情一般較重;瘕即是聚,瘕聚是指腹內結塊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氣分,多為腑病,病史較短,病情一般較輕。

相關檢查

(一)瘕聚多屬空腔臟器胃腸的炎症、痙攣、梗阻等病變。依據病史、症狀、體徵大致可做出診斷,必要時可配合腹部X片、B超等檢查。

(二)癥積多為肝脾腫大、腹腔腫瘤、增生型腸結核,必須結合B超、CT、核磁共振、X片、病理組織活檢及有關血液檢查,以明確診斷。如積塊日趨腫大,堅硬不平,應排除惡性病變。

辨證論治

積聚的辨證,首先應區別積和聚的不同。積證具有積塊明顯,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的特點,其病程較長,病情深重,治療也難;聚證則無明顯積塊,腹中脹氣,時聚時散,痛無定處,病程較短,病情較輕,治療較易。其次辨積證初、中、末期虛實的不同。積證病程較長,病程階段不同,虛實也不同。初期正氣未至大虛,邪氣雖實而不甚,積塊較小,質地亦軟;中期正氣漸衰而邪氣漸甚,積塊增大,質地較硬,形體消瘦,體質衰弱;末期正氣大虛而邪氣實甚,積塊較大,質地堅硬,消瘦明顯,機體虛衰。臨床所見積聚之證,常是先因氣滯成聚,日久則血瘀成積。

  聚證病在氣分,以疏肝理氣為主,重在調氣;積證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重在活血。並要區分積證不同階段,掌握攻補分寸。

積證,積證可分為氣滯血阻、瘀血內結、正虛瘀結3種:①氣滯血阻。證見積塊軟而不堅,固着不移,脹痛並見,舌苔薄,脈弦,屬積證初期。治宜理氣活血、通絡消積,方用金鈴子散合失笑散。②瘀血內結。證見腹部積塊明顯,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納減乏力,時有寒熱,女子或見月事不下,舌質紫或見瘀點,苔薄邊暗,脈細澀,屬積證中期。治宜祛瘀軟堅、兼調脾胃,方用膈下逐瘀湯,並可加入川楝子、三棱、莪朮等增強祛瘀軟堅之力。③正虛瘀結。證見積塊堅硬,疼痛逐漸加劇,面色萎黃或黧黑,消瘦脫形,飲食大減,舌質淡紫,舌光無苔,脈細數或弦細,屬積證末期。治宜大補氣血、活血化瘀,方用八珍湯合化積丸。

治療原則

聚證多實,治療以行氣散結為主。積證治療宜分初、中,末三個階段:積證初期屬邪實,應予消散;中期邪實正虛,予消補兼施;後期以正虛為主,應予養正除積。

《醫宗必讀•積聚》曾指出:「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治療上始終要注意顧護正氣,攻伐藥物不可過用。

聚證

肝氣鬱結證

主症:腹中結塊柔軟,攻竄脹痛,時聚時散,

兼症:脘脅脹悶不適,舌苔脈象:苔薄,脈弦等。

證機概要:肝失疏泄,腹中氣結成塊。

治法:疏肝解郁,行氣散結。

方藥:逍遙散、本香順氣散(《沈氏尊生書》木香、青皮、橘皮、甘草、枳殼、川朴、烏藥、香附、蒼朮、砂仁、桂心、川芎)加減。前方疏肝解郁,健脾養血,適用於肝氣鬱結,脾弱血虛者;後方疏肝行氣,溫中化濕,適用於寒濕中阻,氣機壅滯者。

常用藥:柴胡、當歸、白芍、甘草、生薑、薄荷——疏肝解郁;

香附、青皮、枳殼、鬱金、台烏藥——行氣散結。

加減

如脹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理氣止痛。如兼瘀象者,加玄胡、莪朮活血化瘀。

如寒濕中阻,腹脹、舌苔白膩者,可加蒼朮、厚朴、陳皮、砂仁、桂心等溫中化濕。

食滯痰阻證

主症:腹脹或痛,腹部時有條索狀物聚起,按之脹痛更甚,

兼症:便秘,納呆,舌苔脈象:舌苔膩,脈弦滑等。

證機概要:蟲積、食滯、痰濁交阻,氣聚不散,結而成塊。

治法:理氣化痰,導滯通便。

方藥:以六磨湯(《證治準繩》沉香、木香、檳榔、烏藥、枳實、大黃)為主方。本方行氣化痰,導滯通便,適用於痰食交阻,脘腹脹痛,胸悶氣逆,大便秘結之證。

常用藥:大黃、檳榔、枳實——導滯通便;沉香、木香、烏藥——行氣化痰。

加減:

如脹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理氣止痛。如兼瘀象者,加玄胡、莪朮活血化瘀。

如寒濕中阻,腹脹、舌苔白膩者,可加蒼朮、厚朴、陳皮、砂仁、桂心等溫化藥物。

積證

 气滞血阻证

主症:腹部積塊,固定不移,脹痛不適,質軟不堅

兼症:胸脅脹滿,

舌苔脈象:舌苔薄,脈弦,舌有紫斑或紫點。

證機概要:氣滯血阻,脈絡不和,積而成塊。

治法:理氣消積,活血散瘀。

方藥:金鈴子散合失笑散加減。前方偏於行氣活血止痛,適用於瘕積氣滯血阻,疼痛不適者;也可選用大七氣湯,本方重在祛寒散結,行氣消瘀,適用於症積氣滯血阻兼有寒象者。

常用藥:柴胡、青皮、川楝子——行氣止痛;丹參、延胡索、蒲黃、五靈脂——活血散瘀。

加減:若兼煩熱口乾,舌紅,脈細弦者,加丹皮、山梔、赤芍、黃芩等涼血清熱。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溫,舌苔白、脈緩,可加肉桂、吳萸、全當歸等溫經祛寒散結。

瘀血內結證

主症:腹部積塊明顯,質地較硬,固定不移,隱痛或刺痛,

兼症:形體消瘦,納谷減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頸胸臂或有血痣赤縷,女子可見月事不下。

舌苔脈象:舌質紫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澀。

證機概要:瘀結成塊,正氣漸損,脾運不健。

治法:祛瘀軟堅,兼調脾胃。

方藥:膈下遂瘀湯加減,酌情配用鱉甲煎丸或六君子湯。膈下逐瘀湯重在活血行氣,消積止痛,為本證的主方;鱉甲煎丸(《金匱要略》)化瘀軟堅,兼顧正氣,如積塊大而堅硬,可配合服用;六君子湯旨在調補脾胃,可與以上兩方間服,達到攻補兼施的目的。

常用藥:當歸、川芎、桃仁、三棱、莪朮、石見穿活血化瘀消積;香附、烏藥、陳皮行氣止痛;人參、白朮、黃精、甘草健脾扶正。

常用藥:當歸、川芎、桃仁、三棱、莪朮、石見穿——活血化瘀消積;

香附、烏藥、陳皮——行氣止痛;人參、白朮、黃精、甘草——健脾扶正。

加減:如積塊疼痛,加五靈脂、玄胡索、佛手片活血行氣止痛。

如痰瘀互結,舌苔白膩者,可加白芥子、半夏、蒼朮等化痰散結藥物。如積塊疼痛,加五靈脂、玄胡索、佛手片活血行氣止痛。

正虛瘀結證

 主症: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

兼症:飲食減少,肌肉瘦削,面色萎黃或黧黑,甚則面肢浮腫;

舌苔脈象:舌質淡紫,或光剝無苔,脈細數或弦細。

證機概要:癥積日久,中虛失運,氣血衰少。

治法:補益氣血,活血化瘀。

方藥:八珍湯合化積丸加減。八珍湯補氣益血,化積丸活血化瘀、軟堅消積。

常用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補氣;

當歸、白芍、地黃、川芎——益血;

三棱、莪朮、阿魏、瓦楞子、五靈脂——活血化瘀消癥;

香附、檳榔——行氣以活血。

加減:若陰傷較甚,頭暈目眩,舌光無苔,脈象細數者,可加生地、北沙參、枸杞、石斛。如牙齦出血、鼻衄,酌加山梔、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等涼血化瘀止血。

若畏寒肢腫,舌淡白,脈沉細者,加黃芪、附子、肉桂、澤瀉等以溫陽益氣,利水消腫。

預防調護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注意冷暖,调畅情志,保持正气充沛,气血流畅。积聚患者,更要避免饮食过量,忌食生冷油腻,以免寒湿积滞,损伤脾胃。见阴伤出血者,要忌食辛辣酒热,防止进一步伤阴动血。 

參考資料: 1. 什麼是積聚? 詞條標籤: 中醫 保健 疾病 健康

視頻

醫館訪談錄丨鷺源中醫:凝聚四代中醫智慧,鏈接傳統與現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