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博物館
世博會博物館以傳承世博遺產、發揚世博精神、保存世博精髓為宗旨,將全面綜合地陳列展示中國上海世博會盛況,介紹1851年以來世博會歷史發展及2010年以後各屆世博會舉辦情況,並為與世博會相關的國際文化交流和科技創新提供平台,成為服務國際社會的世博文化知識庫。
目錄
成立背景
2010年11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際展覽局在法國巴黎正式簽署《世博會博物館合作備忘錄》,明確世博會博物館是國際展覽局唯一官方博物館和官方文獻中心,由上海市政府和國際展覽局合作共建,具有國際性、唯一性、專題性、可持續性等特點。它既是國內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博物館[1],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全面展示世博專題的博物館,並將打造成為「國際接軌、亞洲一流、上海補缺、特色鮮明」的設計創意類博物館及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展館設計
世博館建築設計以「世博記憶」與「城市生活」作為設計主題,一方面通過建築空間形態,映射出世博會160多年來無數個精彩難忘的事件片段,成為收納這些美好回憶的「時間容器」;另一方面則力求為市民參與以及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動提供空間,成為人們探尋、體驗、創造和分享歡樂生活的「城市客廳」。
世博會博物館的展陳設計與布展團隊包括中國、西班牙、意大利三國聯合團隊,且均具備世博和文化項目的豐富經驗,體現了世博館的國際性和開放辦館的理念。
建館歷程
世博會博物館選址於原上海世博會地區文化博覽區15街坊15-02地塊,規劃用地面積約40000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上海一座新的地標性文化建築。世博會博物館項目作為上海市「十二五」規劃期間的重大文化設施建設項目,於2013年12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並連續被列為2014年、2015年上海市重大工程,2017年5月1日建成開放。
在博物館新館籌建過程中,上海市於2011年9月起先期在城市足跡館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紀念展」。紀念展的目的是成為上海世博會「見證成功、留住精彩、延續難忘」的重要載體,喚起公眾對上海世博會的美好回憶,同時使上海世博會效應得以延續。同時,紀念展將對未來的博物館起到實戰預演及長效宣傳的作用。
功能定位
基本功能
1、展覽陳列
綜合展示各屆世博會的藏品,通過具有前瞻性、創意性和互動性的展陳方式為參觀者營造世博會實景氛圍,並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實現展品的數字化[2]展覽陳列。同時,藉助國際辦展模式,成為全球新型展覽的主要集中地。
2、藏品徵集
在國際展覽局的指導和協助下,徵集和收藏往屆及未來各屆世博會的各類珍貴展品或藏品,這將對世博會遺產保護、世博會文化傳承和全球推介世博會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3、收藏保護
世博會博物館現有館藏2.8萬餘件。根據文物類別、特點、質地和環境要求,世博館將建設專門庫房並制定收藏保護措施,收藏、保護與世博有關的各類珍貴文物和藏品。
4、科學研究
基於世博會發展歷史進程,對館藏展品進行研究歸類,發掘其歷史含義和價值;通過對各屆世博會主題演繹的研究,探討世博會主題與全球人類發展趨勢變化和地區格局的影響。世博館將成為總結和繼承世博遺產、研究世博主題的思想庫和實踐中心。
5、社會教育
《國際展覽公約》第一章第一條指出:「世界博覽會是一種展示,無論名稱如何,其宗旨均在於教育大眾。」世博館將積極與國內外教育部門和機構建立廣泛合作關係,通過參觀展覽、講座、文化活動等開展基於世博文化發展和科學創新的青少年課外教育,致力成為青少年國際交流活動中心和實踐基地。
6、學術交流
在國際展覽局指導下,與世博會各參展方及相關學術研究機構合作,共同開展與世博主題有關的學術研究。同時,在文博、文化領域尋求合作,開展學術交流等活動。
7、文獻閱覽、檢索和出版
積極收藏各類世博文獻資料和與世博有關的報刊、書籍和電子音像製品,將提供與世博會相關的文獻資料的閱覽、檢索和研究,並為國際展覽局提供文獻期刊出版所需場所。
8、服務功能
開闢為大眾提供高雅文化交流、文化休閒的專屬區域,提供娛樂互動、解碼啟智等各項活動。世博館還將成為創新創意產品的展示中心。
文獻研究
國際展覽局授權世博會博物館為「國展局唯一官方博物館及官方文獻中心」。文獻研究中心將致力於樹立自身的專題性、系統性、國際性和權威性,集中收藏世博會相關文獻資源,成為國際上世博會學術研究機構及相關人士在文獻利用和學術交流方面的核心,並形成長效的世博會研究機制,推進世博會研究成果的出版。
中心將承擔以下功能:
收藏和整理世博會相關文獻資源;
研究世博會相關課題並出版研究成果;
向公眾提供文獻閱覽與利用服務;
構建數位資源並提供利用;
開展國際間學術和文化交流;
舉辦世博會相關業務培訓。
文獻研究中心設於世博會博物館內,為公益性文化設施,包含圖書館(含閱覽室)、講學廳、訪問學者研究室、文獻檔案庫等功能區域。目前,世博會博物館在學術研究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並陸續出版了關於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韓國2012年麗水世博會、世博會歷史等方面的系列學術叢書。
館藏文物
上海世博會博物館的內部設計驚艷而別致,內部搭建一座「 寶石」構成的「吉祥世博城」,用晶瑩剔透、 五彩炫目的「寶石」勾勒出英國 水晶宮、法國 埃菲爾鐵塔等15座歷屆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
世博會博物館、綜藝大廳和文明館被稱為浦西「三大館」,位於上海世博園浦西D片區原江南造船廠範圍內,均為舊廠房改建,總建築面積達36000平方米。
上海世博會浦西園區的世博會博物館裡,陳列着從全世界的幾十家博物館借展的300多件珍貴文物,它們回顧和演繹了世博會的傳奇和人類文明的歷史;而如此多無價之寶的無償借展,也體現了世博會作為世界文化和藝術交流平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2010年5月起,博物館展品徵集組開始向各個場館徵集藏品。2010年9月6日,徵集工作正式啟動。同年10月25日,西班牙館的「小米寶寶」機器人由西班牙副首相作為國禮捐贈給世博會博物館,成為博物館的首件藏品。此後,埃塞俄比亞館的「露西」骨架、哥倫比亞館的祖母綠「海寶」雕塑、英國館的亞克力杆「智慧種子」等一批鎮館之寶陸續落戶博物館。國內參展方也捐贈了各具代表性的展品,如山西館的門樓、河南館的后母戊大方鼎(仿製)、山東館的孔子像、貴州館的鼓樓銀飾、西藏館的轉經筒等。截至目前,已徵集到217個參展方、世博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65家單位等捐贈的藏品近1.4萬件及大批文獻資料。
針對以後舉行的各屆世博會,國際展覽局已與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組織方會談,並獲得了韓國方面的回應,此外國際展覽局也向2017、2020年申辦世博會的申辦方提出要求,申辦方支持世博會博物館的館藏及藏品徵收工作現已成為一個規定和要求。因此,未來各屆世博會的新展品將不斷補充到世博會博物館中。
場館特色
老建築改建成博物館
在巨大的鋼屋架下,長方體外形的世博會博物館、帶有現代特色的多邊形綜藝大廳已經矗立起來,兩大建築在同一屋檐下相互呼應,共用一個入口主場。承擔現場施工的上海建工第五建築公司項目工程師 高曉峰介紹說,世博會博物館的施工已經完成,綜藝大廳的施工正接近尾聲。
世博會博物館將主要收藏、研究、展示歷屆世博會的文物、文獻和成就;綜藝大廳則對應浦東園區的演藝中心,在世博會期間承擔浦西園區的特色演藝功能,定位為非主流綜藝表演場所。
綜藝大廳好像水晶盒
綜藝大廳位於世博會博物館西側,可作為各地各國民俗風情的演繹場所,也能滿足原創劇目、大型演唱會、演奏會等演出的需要。這裡原是一個單層鋼排架廠房,東西長228.5米,南北寬92.8米。在施工廠,先拆除了屋頂、再對原有1000多平方米的網架進行加固,形成了鏤空的網狀屋頂。隨後,在建築外圍建起現代化的玻璃幕牆,內襯岩棉,達到隔熱、節能的效果。
同濟設計院的設計師介紹,綜藝大廳多邊形的玻璃休息廳里建有異形的紅色觀眾廳,仿佛紅色鑽石在水晶盒中熠熠生輝。
綜藝大廳屋頂保留的網架安裝了新型景觀照明系統「光雲團」,在夜間將「光彩照人」。
綜藝大廳內部呈北低南高的半圓形布局,建有公共休息大廳、觀眾廳、舞台及化妝排練房、餐廳等。其中,公共休息大廳為兩層貫通空間,觀眾廳約有1900個座位,主舞台面積達1120平方米,西側小舞台約有340平方米。
根據表演需要,靠近舞台的10排座位可拆卸,搭建伸出式舞台,將普通舞台變成T型台,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綜藝表演的要求。
博物館演繹世博歷史
世博會博物館的內部設計驚艷而別致,策劃團隊設想在其中搭建一座「寶石」構成的「吉祥世博城」,用晶瑩剔透、五彩炫目的「寶石」勾勒出英國水晶宮、法國埃菲爾鐵塔等15座歷屆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
世博會博物館的展示特點之一將是藉助高科技,對世博會的歷史進行回顧和演繹,同時將把歷史、科技、文化藝術、生活和創意的趣味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帶給遊客新奇而豐富的體驗。
參考文獻
- ↑ 必去的四大博物館!稀世奇珍十年看不完!,搜狐,2020-12-17
- ↑ 什麼是數字化?數字化的概念及內涵 ,搜狐,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