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汽车同行
《与汽车同行》简介:该片由上、下两部组成,上部5集x30分钟,以详尽的资料,生动的访谈,和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了50年共和国汽车工业之路;下部5集x30分钟,讲述100年来中国百姓的坎坷轿车梦。
目录
分集剧情
《与汽车同行》 第1集 奠基
2003年的7月15日,随着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揭下,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上的红布,拉开了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庆典的序幕,就在50年前的这一天,正是21岁的李岚清和他的同伴将刻有毛泽东亲笔题字的汉白玉基石安放在这里,当时这里有一个如今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的名字,它叫孟家屯。这里就是第一汽车制造厂。
《与汽车同行》 第3集 进山
在十堰有十二万人和汽车结下不解之缘,其中许多人已是汽车世家,王友章89岁,1964年从长春来到十堰,四十年过去了,王友章已是四代同堂,一家几十口人全都在东风汽车公司工作和生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东风公司开始走出大山,儿女们也纷纷调往襄樊和武汉等地,虽然他们有心让老人一起搬出大山,但王友章更愿意留在厮守了四十年的十堰。这里有以东风汽车为首的近200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具备年产4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东风是十堰的灵魂和象征,许多十堰人还是习惯叫它原来的名字二汽。
《与汽车同行》 第4集 牵手
1979年元旦,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年联欢会,人们在笑声中迎来了新年。这一天,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年春天,一架飞机从美国飞越太平洋,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下来的乘客里有五位肩负特殊使命的人物,他们是美国汽车公司的副总裁格莱尔一行,其中有一位美籍华人叫沈坚白。他是美国汽车公司聘请的高级访华顾问,毕业于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沈坚白,是著名的华裔经理人,1973年中美关系缓和后,他频繁地回到中国探亲、讲学。
纪录片流派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2]”,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纪录电影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 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电影”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员》 1969年)代表的“直接电影”运动。真实电影为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直接电影为观察式电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3]。
视频
与汽车同行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纪录片基础知识,住哪儿网
- ↑ 被称为电影眼睛派创始人的是,有途网,2020-05-19
- ↑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搜狐,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