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慶園

圖片來自blogspot.

三慶園,是一座戲院,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18號。[1][2]

目錄

建造歷史

三慶園,又名「三慶茶園」,是一家主要演出中國傳統戲曲的戲園,位於前門大柵欄街中部路南,今為大柵欄街18號,現址是北京大柵欄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三慶園」早在清朝乾隆年間便已存在,根據1842年版《夢華瑣簿》記載:「今日三慶園,乾隆年間宴樂居也。」[1]有說法稱,該戲院始建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是浙江鹽務大臣為了給乾隆帝籌辦八旬萬壽,邀集徽班「三慶班」晉京祝壽而興建。「三慶班」在此演出獲得認可,隨後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先後來到北京,於是後人有「四大徽班」進京的說法。[2]但也有說法稱,三慶園和三慶班毫無關係。三慶園之所以叫「三慶」,是因該園原為酒行經紀人張雲鵬,開賭局的駱四、開木廠的王五,這三股合營,故以「三慶」作為名稱。[3]

嘉慶元年(1796年),該場所更名為 「三慶園」,開始以演戲為主,生意興隆。歷史上,三慶園、廣德樓廣和樓慶樂園並稱為「四大名園」。19世紀初,三慶園、廣德樓廣和樓慶樂園同樂軒慶和園中和園被譽為北京城「七大戲園」。[1][2][4]1842年出版的《夢華瑣簿》載:「今日三慶園,乾隆年間宴樂居也,其地昔甚廣大,今當鋪亦從此析出。」[4]1900年6月16日(農曆庚子年五月二十日),因義和團在大柵欄放火,導致大柵欄火災,三慶園、慶樂園、中和園、慶和園等戲園均被燒毀。1905年三慶園重建恢復營業,除京劇演出外還放映電影,成了北京城最早經營電影放映的戲園之一。中華民國時期,更名為「三慶戲院」。從清朝末年到中華民國時期,戲曲界名伶高郎亭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等人都曾先後以三慶園作為主要演出場所。中華民國時期,尚小雲的「重慶社」以及他創辦的「榮春社」科班,在該戲院演出時間最長。[1][2][4]

格局

三慶園的前後台以及台面布局和廣德樓廣和樓相仿,但規格稍小,僅可容納觀眾八九百人。因後台狹小,不適宜演出大型武戲,所以大型京戲班均不在此演出。1934年,芙蓉花中國東北率「復盛社」到北平,在三慶園演出「奉天落子」,一時享譽。但三慶園最終因為經營不善,在1940年代改為電影院。[3]

1950年,該戲院因為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而停業。[1]1958年大躍進中,該戲院改為大柵欄商場職工食堂(後來又為某商店的倉庫)[2][3];14年後的1970年代初,因為房屋破敗而徹底拆除,原址興建新建築[2]。新建的建築用於商業經營,直到2002年更名為北京大柵欄商貿有限責任公司。[1]

2010年有報道稱,北京大柵欄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正在籌劃原址重建三慶園。重建後的三慶園將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的建築,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依照歷史資料在二、三層按原貌建一個可容納300人的老戲園;重建後的三慶園將開闢展室,展示該戲院的歷史。此外,文化大革命期間,三慶園舊址地下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地下人防工程,改革開放時期改為地下百貨商場,占地2000多平方米,到2010年仍有上千平方米的地下面積未被利用,重建三慶園時也將會利用這些地下空間。根據記載,原來三慶園的戲台前有一副抱柱聯:「假象寫真情,邪正忠奸,試看循環之理;今時傳古事,衣冠粉黛,共貽色相於斯。」重建後該對聯也將重新掛起。 [2]

為了實現重建三慶園的目標,北京大柵欄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在三慶園原址全資註冊成立北京三慶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三慶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在此地興建一座占地22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的仿古式建築,作為三慶園恢復對外演出。[1]

2013年,三慶園重建項目啟動。2016年8月18日,三慶園在大柵欄商業街原址復建重張。重張後的三慶園以京劇演出為主,郭德綱率麒麟劇社駐場演出。[4]麒麟劇社是2016年由郭德綱及南北各地青年京劇演員創立的京劇社,以「麒麟童(周信芳)」為精神領袖,旨在弘揚京劇藝術,並重新樹立京劇「南派風格」。麒麟劇社在北京、上海各設一分社,北京分社設在三慶園。[5]

建築

三慶園的重建依據的歷史資料有:1960年清華大學土木建築系劇院建築設計組編寫的《中國會堂劇場建築》中的三慶園平面測繪圖;民國十八年(1929年)12月22日《晨報·星期畫報》刊登的三慶園門面照片。三慶園恢復為1905年重建後的建築格局,分為地下、地上各兩層,舞台在原有規模上擴大,觀眾席設為茶座,二層設小包廂。[4]

復建後的三慶園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大門是通天柱門樓,雕花門臉,藍底匾額自右至左有「三慶園」繁體金字。大門內是條約3米寬的長廊,長廊左右牆上掛有清朝宣統年間登載三慶園新聞的報紙、梅蘭芳的黑白照片等。經長廊便到演出大廳,大廳的木格天花上掛有紅色六角燈籠若干,大廳入口處有一面黃山風景屏風。大廳內,觀眾席分為上下兩層,舞台上方掛有匾額「霓裳三疊」,舞台左右兩側有對聯「假象寫真情邪正忠奸試看循環之理;今時傳古事衣冠粉黛共貽色相於斯」。[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