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團和氣》[ yī tuán hé qì ]:原指態度和藹可親。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明道(指程顥)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後多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 【成語繁體】:一團咊氣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1]
  • 【成語簡拼】:YTHQ
  • 【成語注音】:一 ㄊㄨㄢˊ ㄏㄜˊ ㄑ一ˋ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和,不能讀作「hè;hú;huó;huò;huo」。
  • 【成語辨形】:和,不能寫作「合」。
  • 【英語翻譯】:be very amiable
  • 【日語翻譯】:和気あいあい
  • 【俄語翻譯】:мирное настроение <полное добродушие>
  • 【其他翻譯】:<德>mit jedermann ohne Unterschied auf gutem Fuβe stehen,<法>faire bonne figure à tout le mondre[2]
  • 【成語用法】:一團和氣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 【燈謎】: 皮球;明月當空微風吹[3]

目錄

成語謎語

明月當空微風吹

成語歇後語

和 氣

大肚羅漢吹喇叭

解 釋

原形容態度和藹可親。現多指不分是非無原則的和氣。老舍《四世同堂》1:「他的臉上永遠是~,鼻子上幾乎老擰起一旋笑紋。」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自由主義有各種表現……或者輕描淡寫地說一頓,不作徹底解決,保持一團和氣。」

貶義。常用於態度方面。[4]

①態度溫和:對人和氣。

②和睦:和和氣氣丨他們彼此很和氣。

③和睦的感情:咱們別為小事兒傷了和氣。

態 度

1.人的行為、表情。

2.對某事的觀點和做法。

原 則

言行所依據的準則:堅持原則|四項基本原則|原則分歧|不講原則。

互 相

副詞。表示彼此同樣對待的關係:互相幫助|互相尊重。[5]

出自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明道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示例

王頭領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如何心地倒恁窄狹?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九回

例 句

離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不講原則,不分是非,~,是不可能達到真正的革命團結的。[6]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和顏悅色

反義詞

凶相畢露 、凶神惡煞[7]

詳細解釋

  • (1).本謂一團祥和之氣。後多用以形容態度十分和藹。《二程外書》卷十二:「 明道 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則渾是一團和氣。」《水滸傳》第八一回:「此人極是仁慈寬厚,待人接物,一團和氣。」 老舍 《四世同堂》一:「他的臉上永遠是一團和氣,鼻子上幾乎老擰起一旋笑紋。」[8]
  • (2).今亦指無原則地與人和氣相處,常含貶意。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自由主義有各種表現……或者輕描淡寫地說一頓,不作傾底解決,保持一團和氣。」[9]

詞語分解

一團的解釋

表數量。用稱一件圓形的東西。 唐 白居易 《能無愧》詩:「一團香絮枕,倚坐穩於人。」 宋 陸游 《歲暮》詩之四:「噉飯著衣常苦懶,為誰欲理一團絲。」.表數量。一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

和氣的解釋

態度平順溫和待人和氣詳細解釋.古人認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萬物由此「和氣」而生。《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韓非子·解老》:「孔竅虛,則和氣日入。」 唐 劉商 《金井歌》:[10]

擴展資料

清代蘇州桃花塢和湖南灘頭年畫字卷中出現「和氣致祥」字樣。民間取其紋樣,吉語稱之「一團和氣」,常以此言作祝辭,祝願養成和氣生財、吉利祥和的心態。

在古代,「一團和氣」意思是指態度和藹客氣。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載:「明道(指程顥)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意思是傳說北宋著名學者程顥,一晚在佛寺偶爾從一尊佛像肚內得到一篇講修煉的丹書。他照書所示,修煉不懈,不久便有返老還童、體放光華之相。有人說他坐同一尊泥塑佛像,待人接談,慈眉善目,渾是一團和氣。

後人據此傳說,把程顥畫成一個童子打扮而面目親善的團形人像,雙手展示一軸象徵着業已失傳之"丹書"的紙卷。紙上書寫「和氣生財」或「和氣吉祥」、「寶聚財豐」 等字樣,以此為企盼吉祥、和樂、圓滿、生髮的瑞圖。[11]

引 用

  • 元史演義》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術天子宣淫 嬖侍擅權丞相受禍

...帖木兒督率宦官,廣選美女入宮,演習種種秘術。  伽璘真一團和氣,藹然可親,入宮數日,宮娥彩女們,無不歡迎。是謂無量歡...

  •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計出樂和

...下同窗朋友,如今和聖上寸步不離。此人極是仁慈寬厚,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宋江道;「實不瞞相公說:我等疑高太尉回京,必然不奏...

  • 《醒世恆言》第十七卷  張孝基陳留認舅

...相待,猶如賓客,敬重過善,同於父母。又且為人謙厚,待人接物,一團和氣,上下之人,無不悅服。過善愛之如子。凡有疑難事體,托他...

  • 《封神演義》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

...池,月里嫦娥離玉闕。妲己啟朱唇似一點櫻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團和氣,轉秋波如雙彎鳳目,眼角里送的是嬌滴滴萬種風情。口稱:...

  • 《前漢演義》第四十二回 媚公主靦顏拜母 戲太后嫚語求妻

...為名,返入內寢,召過心腹內侍,密囑數語,然後再出來就席。惠帝一團和氣,方與齊王樂敘天倫,勸他暢飲,齊王也不防他變,連飲了好...[12]

故 事

故事一

宋代洛陽理學家程顥倡導「主敬存誠」的觀念,表面上宣揚孔孟之道,實際上兼采佛老之學,他死後,文彥博給他題墓碑「明道先生之墓」,他的信徒謝顯通描寫程顥的形象是:「明道終日坐着,好像泥塑的人,但他接待客人時卻是一團和氣。」[13]

故事二

據史學者研究,朱見深有鑑於其父英宗朱祁鎮,製造了兵部尚書于謙等人冤獄的教訓,繼位之後,下令平反昭雪,並在朝廷上下提倡團結,這大概就是這位皇帝之所以作此詼諧圖畫的原因之一。

專寵萬氏: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七月二十日,朱見深大婚。所謂大婚,是專指皇帝的婚娶。朱見深當時婚娶的吳氏,是由父親朱祁鎮選定的。吳氏聰敏知書,通曉禮樂,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據稱,由明英宗朱祁鎮選定而育於別宮的女子有三名,即吳氏、王氏和柏氏。皇帝的婚事,自然是隆重的。但是,僅僅還不到一個月,吳皇后就被廢。取而代之的是王氏,即後來的孝貞皇后。

吳氏被廢背後的緣由,一直為人所猜疑。一種說法是,太監牛玉專恣,討厭太監牛玉的人想藉機奪去他的權柄,故挑動皇帝廢后。皇帝自己的說法是,吳皇后「舉動輕佻,禮度率略」,且可能在冊立時牛玉有舞弊的嫌疑。然而,吳氏雖被廢,但「舞弊」的牛玉卻只是發配到南京的孝陵去種菜。迂腐的官員以為牛玉真是犯有欺君之罪,於是,紛紛上疏,說對牛玉的懲罰太輕。結果,朱見深將上疏的官員王徽、王淵、朱寬、李翱、李鈞貶到邊遠的州去做專管刑獄的判官。因此,「牛玉舞弊」的說法其實是不成立的。真正的原因是吳皇后得罪了皇帝寵愛的萬氏。

吳皇后對萬貴妃十分氣惱,是恨朱見深與萬氏的曖昧關係,最後她以後宮之主的身份杖責萬氏。皇帝獲悉此事,便毫不猶豫地廢了吳皇后。繼立的王皇后,從中吸取了教訓,對萬氏的態度比較友善,不大理會萬氏的橫行霸道。王皇后的明哲保身態度,以及皇帝對萬氏的寵幸,使萬氏成為成化時期後宮真正的主人。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秋,出現了幾次彗星。在古代,彗星的出現意味着不祥。於是,大學士彭時、尚書姚夔也上疏請求皇帝要擴大寵幸的範圍,以廣後嗣。皇帝表面上同意,但行動中仍然專幸萬氏。所以,萬氏在宮中越發地驕橫起來。太監中誰違背了她的意思,就立即被趕出宮去。宮中的婦女,一旦誰與皇帝發生關係並且懷孕的話,就千方百計命人進藥湯,使其墮胎。

賢妃柏氏生下一子,即悼恭太子,也為萬氏所害。明孝宗若不是宮中的宮女、太監、廢后吳氏、周太后的百般保全,恐怕也遭了萬貴妃的毒手。即使這樣,朱見深對於萬氏一直非常有感情。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春,萬氏暴病身亡。憲宗非常傷感,哀嘆說:「萬氏長去了,我亦將去矣!」輟朝七天,諡萬氏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

萬歲閣老:萬貴妃的驕橫,不但影響了成化一朝的內宮的生活,還間接地影響到外廷。一些士大夫,不顧顏面,樂意與萬貴妃及其家人相結納。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大學士萬安。萬安,字循吉,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進士。萬安此人雖無學問,做大學士期間只知道依從皇帝,被人稱作「萬歲閣老」。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已經入閣的萬安與另外兩名大學士彭時、商輅,一同去面見皇帝議事。彭時和商輅向皇帝提出,京官的俸薪不宜削減。皇帝同意了。萬安在旁邊,立即叩頭,高呼萬歲。弄得彭時、商輅也只得同時趴下,高呼萬歲之後退出。這麼一次精心安排的議政會議,大學士們本來是想要解決很多問題的,卻因為萬安這一聲「萬歲」,遂告流產(明朝大臣呼「萬歲」即是奏事完畢)。

從此,憲宗基本上不再召見大臣。此後,大學士尹直想得到憲宗的召見,直接面談朝政問題,萬安便勸阻道:「當初,彭公請皇上召見,一句話不對勁,就立即叩頭稱萬歲,讓人笑話呀!我們每件朝政儘量做到知無不言,讓太監們選擇給皇上,比當面議政好得多呀!」

一句話,竟然把當初自己演出的醜劇,全部歸過於彭時,可真算是「不學有術」。他最無恥的傑作,恐怕是在給憲宗的奏疏中大談房中術。後來,孝宗在宮中見到這些奏疏,文末署名「臣安進」,於是派太監懷恩向萬安問罪:「這可是一個大臣做得出來的?」萬安卻一點羞辱的感覺也沒有,只一個勁地叩頭,連辭職的場面話都不願說,臉皮可真厚,所以當時的人譏諷萬安,說他「面如千層鐵甲,心似九曲黃河」。

作為一個政客,萬安肯定覺得自己最成功之處,就是結交上了萬貴妃。只是,不曾令萬貴妃想到的是:她死後不久,孝宗即位,有人上疏要查辦曾經與萬貴妃交結的人,萬安就趕緊申辯說:「我和萬貴妃早就不來往了。」其實,也許正是萬安的無能與軟弱,才使萬貴妃的影響力沒有過度地在外廷擴散。不過,萬安只是一個油滑的小人,而不是一個十惡的壞蛋。他做大學士時還做過一件好事,就是順應當時的情勢請求憲宗廢除了西廠。[14]

詩 句

知者樂水 仁者樂山

居圓則圓 居方亦方

迎風誦詩 遇雨歡歌

泥有風骨 暗有心燈

泰然溫宛 德厚柔敦

一團和氣 一世沐春[15]

造 句

9、老李在待人接物上,總是一團和氣。

10、他對人總是和藹可親,一團和氣。

11、他對任何人都是一團和氣。

12、離開馬列主義、***思想的基礎,不講原則,不分是非,一團和氣,是不可能達到真正的革命團結的。[16]

5、跟其他隊伍所表現出來的一團和氣相比,更讓我們覺得汗顏,無地自容。

6、我們最後總會一團和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藕斷絲連吧。

7、量器統一,童叟無欺,糾紛就少,民間一團和氣。

2、他待人總是一團和氣,是我學習的榜樣。

3、輕描淡寫地說一頓,不作徹底解決,保持一團和氣,結果是有害於團體,也有害於個人。[17]

視頻

一團和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