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魯迅全集》

《魯迅全集》是一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書中包括魯迅著作、文章、書信等內容。 [1]

                書 名         魯迅全集                 作 者          魯迅
                類 別         全集                 頁 數         10125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裝 幀          精裝
                開 本         32開                 字 數          7000000
                定 價         約990.00元

目錄

多次出版

《魯迅全集》最早的版本於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編輯的版本,該書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所收只是魯迅的著作、譯文和部分輯錄的古籍,共二十卷,只收作者自己撰寫的著作,包括創作、評論、文學史專著以及部分書信,並加了必要的注釋,共十卷,於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間印行。197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20卷的《魯迅全集》。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6卷的《魯迅全集》,目前一般教科書所選用的魯迅的文章均出自這個版本。200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8卷的《魯迅全集》新版本。

《魯迅全集》最早的版本於一九三八年印行,其後多次出版不同的版本。

第一個版本為1938年版,當時國民黨一黨專制,出版全集需要報批,而魯迅的一些作品集屬於查封的對象,所以這本全集只能以民間的方式出版,由上海復社接手編輯,所用時間僅僅四個月,因此不免有些遺漏。

第二個版本是1958年人民文學社出版的10卷本《魯迅全集》,第一次為魯迅文集加了注釋。但名為「全集」,實則是最不「全」的一個版本。因為這個版本只收集了魯迅的創作、評論和文學史著作等,而他翻譯的外國作品和編校的一些作品卻另行出版。

第三個版本是1973年版,該版是由人民文學社出版的20卷本《魯迅全集》,是根據1938年版重排,但是刪除了書中蔡元培的序言,個別地方也作了一些改動。這是在特殊年代下出版的一本全集,不能全面展現魯迅的作品。

第四個版本是1981年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是在1958年出版的10卷本基礎上,又增加了《集外集拾遺補編》、《古籍序跋集》、《譯文序跋集》,並將1912年至1936年的日記(1922年缺失),以及當時所能收集到的全部書信都收了進來,當時編撰該全集時,幾乎動員了所有重要的學者,被公認為是閱讀和研究魯迅的一個不可替代的版本。該版本中沒有收錄魯迅的譯文部分。

第五個版本是2005年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版本收錄的魯迅作品最多,文中的注釋更加客觀、準確,該版從2002年5月開始修訂,共改動近千處,修改、新增注釋2000多條,增收佚文、佚信、原信100多封;收入魯迅為增田涉答問函件集編約10萬字。但魯迅的譯文集仍未收入全集。[2] 該版本繼1981年版《魯迅全集》出版後,新版文集中增收了魯迅佚文24篇、佚信18封以及《兩地書》原信68封,《答增田涉問信件集錄》約10萬字,總卷數由1981年版的16卷增加至18卷,其中創作10卷,書信4卷,日記3卷,索引1卷,總字數約700萬字。改動達1000處,新增注釋900餘條,新增佚文23篇。這次修訂對注釋進行了大量的增補和修改,新版《全集》新增注釋1000餘條。收文:書信、日記各增加了一卷;校勘:改動了1000多處; 注釋:更加客觀、公正、科學。

專家點評 :新版《魯迅全集》融會了20多年來魯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資料,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內容更加充實嚴謹,學術資料的可靠性更強。單獨看某一處的修改,也許它很細微,甚至很瑣碎,但綜合每一個細微之處來看,《魯迅全集》的修訂呈現出的是蔚為大觀的氣象,體現了20多年改革開放對中國的社會生活、思想文化所帶來的深刻影響和變化。但是缺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割裂了翻譯和創作的聯繫,不能更好的體現魯迅的精神。 其後,又有不同出版社出版了多個版本。

版本目錄

1938年版

1938年上海復社出版的二十卷本。復社是鄭振鐸、胡愈之這些文化人自己集資辦起的一家小出版社,資金不多,要出版這樣大的一部書很吃力。正好不久前出版了斯諾的《西行漫記》這本暢銷書,賺了一筆錢。另一個辦法,是由蔡元培、宋慶齡出面,向海內外人士募集紀念本訂戶。普及本每部定價才八元,而紀念本卻是五十元(甲種)、一百元(乙種),集資不少,這書才得以印成。   這書署名為「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實際是由許廣平、鄭振鐸、王任叔定出方案,具體編校工作,是謝澹如、唐弢、柯靈等人做的。   這部《全集》,收入了魯迅自己編印的全部著譯的單行本。他最後的雜文集《且介亭雜文》及其「二集」,編成之後還沒有來得及印行,這次也編入《全集》

第六卷。這一卷中還有《且介亭雜文末編》,是他1936年的文集,由許廣平編定的。[3]

魯迅的家原租住在上海大陸新村,因魯迅去世後留下了幾百萬字的手稿,為防止國民黨派人來搜查,許廣平在青年作家蕭軍的幫助下悄悄搬了家,將魯迅的手稿和家中物品搬到上海霞飛路霞飛坊64號,然後將其隱藏在廚房牆角煤堆里。

為了儘快出版《魯迅全集》,1937年初,在許廣平和好友許壽裳、臺靜農、胡愈之等人的籌劃下,成立了以蔡元培、茅盾、周作人等人為主的《魯迅全集》編輯委員會。

為了儘快出版《魯迅全集》,胡愈之在環境險惡、經濟拮据、出版發行都十分困難的條件下,辦起了名為「復社」的出版機構,用來出版《魯迅全集》等進步書籍。他還考慮到當時政治條件下,《魯迅全集》的出版會受到國民黨當局的干擾,便想到請「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主席蔡元培題寫《魯迅全集》的書名,當局就不敢對這部書怎麼樣了。

1938年4月,胡愈之由上海去香港,向「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正、副主席蔡元培和宋慶齡報告《魯迅全集》的出版計劃。蔡元培即席揮毫寫了「魯迅全集」四個大字,6月1日前還寫了《征訂〈魯迅全集〉精製紀念本啟》和《魯迅先生全集序》。蔡元培在序中給魯迅以極高的評價,稱魯迅為新文學的「開山」之祖。胡愈之這一「招」果真靈,憑蔡元培在國民黨內的資歷與聲望,避免了當局的干擾。許廣平也為《魯迅全集》寫了題跋。

如何解決出書資金不足問題?胡愈之又想出了一個辦法:除了普通本廉價發行預約外,另印需預付100元一套的精製紀念本。靠這筆預付款來印行《魯迅全集》普通本和紀念本。在胡愈之、茅盾、巴金、沈鈞儒、陶行知的熱心號召下,先後收到來自祖國內地及南洋、美國一些愛國人士和華僑的多筆購書定金,終於解決了出版的資金難題。

在魯迅親友和各界人士的多方努力下,從1938年4月開始,在禁出紅色書籍的孤島上海,僅用不到4個月時間就將600萬字、20卷的第一部《魯迅全集》出了甲乙丙3種版本:其中甲種紀念本是紅布燙金,屬精裝本;乙種紀念本是皮脊燙金,整套裝楠木箱;丙種本為普通的平裝本。乙種紀念本編號印製200套,非賣品。甲種紀念本售價50元。普及本的開本與正文和紀念本相同,封面大紅紙面布脊精裝,正文用新聞紙印刷,售價為8元。 1938年8月10日,20卷本的《魯迅全集》正式發行,正如許廣平在《〈魯迅全集〉編校後記》中所說:「六百餘萬言之全集,竟得於三個月中短期完成,實開中國出版界之奇蹟。」 [4]

1973年版

197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20卷的《魯迅全集》二十卷,卷目如下:

1980年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九月

  • 第一卷 墳 熱風 吶喊
  • 第二卷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 第三卷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而已集
  • 第四卷 三閒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 第五卷 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 第六卷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 第七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 第八卷 集外集拾遺補編
  • 第九卷 中國小說史略 漢文學史綱要
  • 第十卷 古籍序跋集 譯文序跋集 [《魯迅全集》]
  • 第十一卷 兩地書 書信
  • 第十二卷 書信
  • 第十三卷 書信
  • 第十四卷 日記
  • 第十五卷 日記
  • 第十六卷(附集) 魯迅著譯年表 全集篇目

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6卷的《魯迅全集》,一般教科書所選用的魯迅的文章均出自這個版本。

2005年版

目錄

  • 第 一 卷 墳 熱風 吶喊
  • 第 二 卷 仿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 第 三 卷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 第 四 卷 三閒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 第 五 卷 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花邊文學
  • 第 六 卷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 第 七 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 第 八 卷 集外集拾遺補編
  • 第 九 卷 中國小說史略 漢文學史綱要
  • 第 十 卷 古籍序跋集 譯文序跋集
  • 第十一卷 兩地書 書信(1904-1926)
  • 第十二卷 書信(1927-1933)
  • 第十三卷 書信(1934-1935)
  • 第十四卷 書信(1936 致外國人士)
  • 第十五卷 日記(1912-1926)
  • 第十六卷 日記(1927-1936)
  • 第十七卷 日記(人物書刊注釋)
  • 第十八卷 附集 魯迅著譯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釋索引

2009年版

  • 吶喊
  •  自序
  •   狂人日記
  •   孔乙己
  •   藥
  •   明天
  •   一件小事
  •   頭髮的故事
  •   風波
  •   故鄉
  •   阿Q正傳
  •   端午節
  •   白光
  •   兔和貓
  •   鴨的喜劇
  •   社戲
  •   彷徨
  •   祝福
  •   在酒樓上
  •   幸福的家庭
  •   肥皂
  •   長明燈
  •   示眾
  •   孤獨者
  •   傷逝
  •   弟兄
  •   離婚
  •   故事新編
  •   序言
  •   補天
  •   奔月
  •   理水
  •   採薇
  •   鑄劍
  •   出關
  •   非攻
  •   起死
  •   野草
  •   題辭
  •   秋夜
  •   影的告別
  •   求乞者
  •   我的失戀
  •   復仇
  •   復仇〔其二〕
  •   希望
  •   雪
  •   風箏
  •   好的故事
  •   過客
  •   死火
  •   狗的駁詰
  •   失掉的好地獄
  •   墓碣文
  •   頹敗線的顫動
  •   立論
  •   死後
  •   這樣的戰士
  •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臘葉
  •   淡淡的血痕中
  •   一覺
  •   《野草》英文譯本序
  •   朝花夕拾
  •   小引
  •   狗·貓·鼠
  •   阿長與《山海經》
  •   《二十四孝圖》
  •   五猖會
  •   無 常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父親的病
  •   瑣記
  •   藤野先生
  •   范愛農
  •   後記
  •   經典雜文選
  •   我之節烈觀
  •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   娜拉走後怎樣
  •   未有天才之前
  •   從鬍鬚說到牙齒
  •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   寫在《墳》後面
  •   咬文嚼字(一至二)
  •   論辯的魂靈
  •   談皇帝
  •   記念劉和珍君
  •   《阿Q正傳》的成因
  •   關於《三藏取經記》等
  •   略論中國人的臉
  •   讀書雜談
  •   盧梭和胃口
  •   文學和出汗
  •   「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
  •   柔石小傳
  •   上海文藝之一瞥
  •   「友邦驚詫」論
  •   無聲的中國
  •   文藝與革命(並冬芬來信)
  •   路
  •   文壇的掌故(並徐勻來信)
  •   我和《語絲》的始終
  •   流氓的變遷
  •   為了忘卻的記念
  •   談金聖歎
  •   世故三昧
  •   關於婦女解放
  •   從諷刺到幽默
  •   從幽默到正經
  •   現代史
  •   言論自由的界限
  •   不求甚解
  •   談蝙蝠
  •   「吃白相飯」
  •   詩和預言
  •   晨涼漫記
  •   中國的奇想
  •   秋夜紀游
  •   爬和撞
  •   打聽印象
  •   喝茶
  •   難得糊塗
  •   青年與老子
  •   北人與南人
  •   看書瑣記(一)
  •   看書瑣記(二)
  •   看書瑣記(三)
  •   我來說「持中」的真相
  •   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
  •   及著者自敘傳略
  •   中山先生逝世後一周年
  •   《何典》題記
  •   拿來主義
  •   憶韋素園君
  •   憶劉半農君
  •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   說「面子」
  •   臉譜臆測
  •   論俗人應避雅人
  •   論」人言可畏」
  •   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
  •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   關於魯迅
  •   一、魯迅生平
  •   二、魯迅交往
  •   三、魯迅逸事
  •   四、魯迅思想

2012年版

  • 作者:《魯迅全集》編委會 編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10-1
  • 開本:32開 錦盒精裝
  • 圖書卷數:全20冊 精裝
  • 字數:7000000

內容介紹

本部《魯迅全集》共二十卷,總字數達700萬字,其編輯與校勘工作由光明日報出版社成立《魯迅全集》編輯委員會,先後聘請了數名具有多年編輯工作經驗、對魯迅生平與創作較為熟悉的編輯,在各位專家的指導下,根據專家們提供的諸多內部資料,並結合當前較為通行的各種版本,歷時5年,終成此書。

本部《魯迅全集》在原有全集的基礎之上,進行了較大的增補和修訂,精心選編了能體現出魯迅創作、翻譯、古籍輯校和科學普及這四個方面突出成績的作品,力求達到精華不漏的目標,希望在讀者面前展示的是一個更為完整的魯迅。

本書特點

文體全面 本部《魯迅全集》涵蓋了魯迅創作、翻譯、古籍輯校和科學普及這四個方面的重要成就,文體全面,是魯迅作品一次全方位的展示。

內容完整 本部《魯迅全集》選編精良,力求達到精華不漏的目的,希望在讀者面前展現的是一個更為完整的魯迅。

編排創新 編排上,將魯迅逝世之後出版的魯迅著作集(主要指《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和陸續發現的佚文重新編排,一律按寫作日期和發表日期的先後為序,分別重編為《人海雜言》和《荊天叢筆》(這兩個書名均來自魯迅生前的構想)。

版本還原 本部《魯迅全集》所選編的文字,依據魯迅著作手稿、最初發表的報刊、初版本、通行本匯校而成,並配以多幅與魯迅相關的珍貴歷史圖片,從而能使讀者從直觀上更好地了解魯迅。

目錄

2013年修訂

新版

隨着20多年來人文科學和魯迅研究的不斷發展,專家、讀者陸續發現1981年版的一些不足:魯迅的佚文、佚信不斷被發現,當時的注釋有其歷史的局限。此外,書中也有一些誤植、誤排的字。更重要的是,魯迅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應在全集中有所體現。新版《魯迅全集》新在哪裡?其修訂原則是「以1981年版為基礎,增補不足,修訂錯訛」。根據定稿,新版《魯迅全集》由原來的16卷增至18卷,書信、日記各增加了一卷,共計創作10卷,書信4卷,日記3卷,索引1卷,總字數約700萬字。與1981年版相比,此次《魯迅全集》修訂集中在三個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釋的增補修改。

收文

書信、日記各增加了一卷此次修訂,增收新的佚文23篇,佚信20封,魯迅致許廣平的《兩地書》原信68封,魯迅與增田涉答問函件集編文字約10萬字。修訂編委會委員、紹興魯迅紀念館館長裘士雄介紹說,在認定的23篇佚文中,內容涉及古籍整理、介紹外國文學家作品和悼念文章等,體裁包括雜文、詩歌等,反映了魯迅文學創作道路的變遷和思想的演進。其中發表於1912年1月的《軍界痛言》一文尤為重要。該文痛斥了辛亥革命後光復軍在紹興的一些劣行,在當時曾觸動了一些光復軍人士,他們對照此文進行檢查,軍風有所改變。與增收的文章相比,佚信的增收量更多。在新發現的20封佚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魯迅寫給張琴孫、蔡元培、宋慶齡、胡適、江紹原、郁達夫、楊之華、申彥俊等社會名流、外國友人的。其中一封是1933年魯迅寫給宋慶齡、蔡元培商討共同營救被捕共產黨人的信,彌足珍貴。這些信件內容的涉及面很廣,包括文化交流、學術探討和生活等多個方面,反映了魯迅各個時期的思想活動和生活經歷。1933年由青光書局出版的《兩地書》,魯迅在編輯過程中對原信做了很多改動,包括刪節內容、加寫部分文字,同時魯迅把原信全部抄錄保存了下來。但1981年《魯迅全集》出版時,魯迅原信尚未印行。此次修訂,在收入《兩地書》的同時,將魯迅的原信按時間順序與魯迅的其他書信一起編入書信卷,這樣既保存了《兩地書》作為獨立版本的完整性,又能使讀者看到魯迅原信的全貌。魯迅、茅盾聯名致中共中央祝賀紅軍東征勝利的信件,1995年全文被發現,但專家們認為,此信沒有原件依據,文字風格與魯迅手筆完全不同,而且也不能證明此信經過魯迅審閱,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魯迅、茅盾聯名給中央寫信確有其事,這封信具有很重要的文獻意義,並且在魯迅生前公開發表過,應該在全集中得到反映。修訂本將這封信編入書信卷附錄,作為資料,便於讀者查找。據修訂編輯委員會成員、人民文學出版社現代文學編輯室主任王海波介紹,新版《魯迅全集》還刪去了經鑑定不屬於魯迅書信的《致北方俄羅斯民族合唱團》等。

校勘

改動了1000多處據初步統計,此次修訂,校勘改動達1000多處,使魯迅作品的文本更加準確。負責全集第二卷修訂的張夢陽舉例說,收入《朝花夕拾》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我」按照閏土的父親傳授的方法,支起竹篩罩鳥,「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促住的不過三四隻。」這裡「促住」為「捉住」之誤,而且一錯就錯了幾十年。張夢陽發現這個錯後,不是輕易去改,而是認真查閱了登在1926年《莽原》半月刊上的原文,得到確認後才改過來。再如收入《野草》的《好的故事》中「大紅花和斑紅花,都在水裡面浮動,忽而碎散,拉長了,縷縷的胭脂水,然而沒有暈。」這裡「縷縷的胭脂水」應為「如縷縷的胭脂水」,此文在《語絲》周刊發表時漏掉「如」字,魯迅當年曾在雜誌上發過更正,但收入集子時未改過來。像這類校勘,看上去是一字之改,但要改這一個字,卻需要做大量嚴謹細緻的考證工作。

注釋

更加客觀、公正、科學修訂編輯委員會副主任林非和陳漱渝認為,此次《魯迅全集》注釋的修訂前進了一大步,對原注中帶有評價說明性的內容、帶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釋酌情做了修改和刪節,把客觀性作為新版注釋的追求。此次修訂,注釋更為客觀、不發議論,不解釋魯迅原文的含意,對注釋對象不做評論,但要尊重歷史,對大是大非問題不能迴避。如新月派、現代評論派、「第三種人」以及相關人物的注釋,刪去了評價,只客觀介紹情況。按照「向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提供相關資料和知識,同時對文化程度較高的讀者也有參考價值」的注釋宗旨,此次修訂新增注釋900餘條,對1000多條原注做了重大修改,僅查補修改中外人物的生卒年一項就達到900餘人。

學術影響

《魯迅全集》學術影響力最大

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報告》之後,由南京大學特聘教授蘇新寧擔任主編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報告)昨天發布。《魯迅全集》不僅名列中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外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還進入其他五個學科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的前十名,成為影響力最大的著作。 報告主編蘇新寧稱,報告從策劃到數據處理,從撰寫到最終出版,歷經了近10年時間。課題組從CSSCI的論文中抽取出數百萬條被引用的圖書數據,並進行糾錯、歸併等處理,然後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和20/80規律,為各學科擬定了圖書遴選標準,共選取了3140種圖書。

蘇新寧說,「該書的出版的意義在於: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更為有效的參考資源,向學者推薦閱讀學術著作,幫助圖書館或研究機構補充館藏。促進出版社注重學術著作的出版,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等都有着極其現實的意義。這也是一部首次全面評價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的大型專著。另外,對出版社學術影響力的評估也提供了一個科學客觀的途徑。」 [5]

編輯推薦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郁達夫《懷魯迅》

如果說英國文學不能沒有莎士比亞,那麼我們的民族則不能沒有魯迅——他是現代中國的民族魂。發軔於「五四」時期的中國新文學,無論是語言形式還是表現對象,都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新的高峰,而巔峰之上的領軍便是魯迅。相對時代和民族,魯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中蘊藏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使我們在繼承這筆文化遺產時並不輕鬆。反覆研讀魯迅的經典作品,是走近魯迅的首要途徑。該書是一部魯迅經典作品集,收錄了魯迅頗具代表性的作品: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以及部分雜文。我們誠摯地希望,通過閱讀這些作品能幫助你更透徹地了解魯迅,開拓閱讀視野,獲得智慧啟迪,提高人文素養。

精彩書摘

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着。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裡,便彌滿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麼?」是一個老女人的聲音。裡邊的小屋子裡,也發出一陣咳嗽。

「唔。」老栓一面聽,一面應,一面扣上衣服;伸手過去說,「你給我罷。」

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人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便點上燈籠,吹熄燈盞,走向裡屋子去了。那屋子裡面,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靜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來。……店麼?你娘會安排的。」

老栓聽得兒子不再說話,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門,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燈光照着他的兩腳,一前一後的走。有時也遇到幾隻狗,可是一隻也沒有叫。天氣比屋子裡冷多了;老栓倒覺爽快,仿佛一旦變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給人生命的本領似的,跨步格外高遠。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精彩書評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着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摘自《毛澤東選集》

看看魯迅全集的目錄,大概就沒人敢說:這不是個淵博的人……像他這樣把一時代治學方法都抓住,左右逢源的隨時隨事都立在領導的地位,恐怕一個世紀也難見到一兩位吧。——老舍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郁達夫《懷魯迅》

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  ——毛澤東 [6]魯迅全集參考資料 .京東 .2015-12-03 </ref>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在《新青年》上第一次用的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深感光用醫並不能徹底救國,棄醫從文,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 [7] 》]]等。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