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墳》
來自孔夫子舊書網的圖片
《fén》


作品名稱 :墳

作者 :魯迅

創作年代 :1907-1925

文學體裁 :雜文

作者別名 :周樹人

《墳》[1] 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包括《論雷峰塔的倒掉》《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娜拉走後怎樣》《論「他媽的!」》《文化偏至論》《從鬍鬚說到牙齒》《寡婦主義》等二十四篇。這些雜文寫於1907年到1925年間,在這些雜文中,魯迅突出地運用史筆,生動形象地引據事實,表達自己的是非愛憎,指陳時弊,論證古今,顯現他不屈不撓與舊勢力戰鬥到底的革命形象。


內容簡介

《墳》雜文集,作者魯迅。寫於1907年-1925年間,魯迅之所以要出版這些舊文,是因為「有人憎惡着」;同時也作為生活一部分的痕跡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藏,一面是留戀」。

作品目錄

題記 科學史教篇
摩羅詩力說 宋民間之所謂小說及其後來
文化偏至論 說鬍鬚
我們怎樣做父親⑴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未有天才之前 堅壁清野主義
我之節烈觀 寡婦主義
春末閒談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看鏡有感
雜憶 娜拉走後怎樣
論睜了眼看 論照相之類
寫在《墳》後面 論「他媽的!」
從鬍鬚說到牙齒 燈下漫筆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