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关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关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南部,东经103°52′至104°39′和北纬22°42′至23°15′之间。东与麻栗坡县毗连,南与越南接界,西南连接河口县,西与屏边县]]相邻,北与文山市接壤,东北与西畴县隔盘龙河相望。总面积2755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人(2012年末)。辖9个镇、4个乡:马白镇、八寨镇、仁和镇、木厂镇、夹寒箐镇、小坝子镇、都龙镇、金厂镇、坡脚镇、南捞乡、大栗树乡、篾厂乡、古林箐乡。县政府驻马白镇。

地处滇东南喀斯特山原。石灰岩山地与峡谷相间,群山连绵,地表破碎,溪河纵横。主要河流有盘龙河、那么果河、晌水河、小白河,均为红河水系。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345毫米。年均温16.9℃。交通以公路为主,昆河铁路经县境西南边缘。有老君山自然保护区[1]和古林箐自然保护区。古迹有明代建阿雅城遗迹,有清代抗法战争时所筑石碉堡。

历史沿革

马关县因县境内有马白关而得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马关属牂牁郡进桑县。东汉属益州牂牁郡进乘县。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属益州兴古郡进乘县。西晋永嘉四年(310),属宁州梁水郡新丰县。北周时,属西爨(白蛮)地。隋代属南宁州总管府昆州。唐初马关属南宁州都督府郎州地,唐南诏时属通海都督僚子部。宋代大理国前期,属通海都督矣部,后期属最宁府矣尼迦部。元至元八年(1271),属南路总管府阿僰万户舍资千户。至元十三年(1276)属临安路矣尼迦部。明代先属八寨长官司,直隶云南布政使司,后属临安府阿迷州教化三部长官司。

康熙五年(1666)8月,临安府析置开化府,今马关属开化府地。雍正六年(1728)九月设“马白关”。雍正七年(1730)12月,开化府置文山县,今马关属文山县地。雍正八年(1730)7月,置迤东道,开化府属之。同年设马白同知专理对外事务。嘉庆二十四年(1819)6月,置安平厅,改马白同知为安平抚彝同知。安平厅署设于开化(今文山)与知府衙门同城。道光二年(1822)3月,析文山县属东安、逢春、永平三地入安平厅。

光绪十一年(1885)“中法战争”结束后,中国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越南变成了法国殖民地。光绪十三年(1887),中法两国互派官员至中越边境勘定边界,都龙等地回归中国,取名归仁里,为安平厅管辖。同年10月,置临安开广道,开化府改属临安开广道。光绪卅二年(1906)9月26日,安平厅衙门由开化移至马白,治理逢春、东安、永平、归仁4里。

民国二年(1913)4月,改安平厅为安平县,属蒙自道。民国三年(1914)1月,因其与贵州安平县同名,安平县改为马关县。民国18年(1929),废道后直属省。同年11月,由马关析置设西畴县。民国31年(1942),隶第二行政督察区(驻文山县)。民国33年(1944)6月,马关县为一等县,总面积2782平方千米,总户数15472户,总人口104191人,其中男性52347人、女性51844人。全县辖1镇、9乡;112保、1604甲。民国37年(1948),隶第四行政督察区(驻砚山县)。

1950年3月,马关县属文山专区。1957年5月2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9次会议决定设置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属文山州。1996年,马关县面积2676平方千米,人口约33.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16.3万人。辖8个镇、7个乡:马白镇、八寨镇、仁和镇、木厂镇、夹寒箐镇、小坝子镇、都龙镇、金厂镇、山车乡、南捞乡、坡脚乡、大栗树乡、浪桥乡、蔑厂乡、古林箐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马关县常住总人口350002人,其中:马白镇60859人,八寨镇25816人,仁和镇31759人,木厂镇25059人,夹寒箐镇36635人,小坝子镇14151人,都龙镇32400人,金厂镇8440人,南捞乡12927人,山车乡11378人,坡脚乡12162人,大栗树乡31288人,浪桥乡15812人,篾厂乡17377人,古林箐乡13939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马关县常住总人口367507人,其中:马白镇79534人,八寨镇43755人,仁和镇30290人,木厂镇24158人,夹寒筲镇36947人,小坝子镇13453人,都龙镇36961人,金厂镇8589人,坡脚镇21953人,南捞乡12939人,大栗树乡30273人,篾厂乡16729人,古林箐乡11926人。

2014年,八寨镇、都龙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视频

马关县 相关视频

《一眼马关, 发现幸福》马关县形象宣传片
马关县家乡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