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蓼河儒气浓(宝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风景蓼河儒气浓》是中国当代作家宝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风景蓼河儒气浓
每天一早一晚两次围着蓼河公园散步,在感受蓼河两岸如诗如画般风景的同时,也感受着蓼河岸边的文化,儒圣文化。
这是蓼河公园与别处风景之地的不同。不少公园修建得都很好,精心设计,精致建造,长年有绿,四季花开。有的还专门弄上一座假山,摆上一块奇石,镌刻上请书法家写的“别有洞天”之类的题字,以彰显其风景。蓼河公园却并不步这样的俗辙,她自有她的景致和底蕴。
毕竟是圣人之地,她所独占的圣迹圣气,不需要她去做那样弄巧成拙的牵强附会。
就如这条蓼河,紧紧相连着几千年来滋养着曲阜城的沂河一样,那“浴乎沂,风乎舞雩”的文脉,也自然流淌在蓼河风景里。
行走在绿树红花的沿河曲道上,随着蓼河风景变换的,是一则则圣训和传说,就如这里氤氲着江南风景般气息的儒圣气息。
一座古式建筑掩映在高高低低的绿树之间,一抬头,匾额上题写着“孔子学堂”;再走,转过小桥,对过是“四徳园”、“东方儒圣”;再向南走,是“教子有方”;转过孔子大桥,一下坡就是一块大石,上刻“尚义园”;还有孔子大桥石栏上的孔子周游列国图;不远处十字路口背对蓼河的孔子塑像;廊桥西侧的颜回拾金不昧雕像和东侧桥头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雕塑相呼应。儒家文化气息在沿岸的仿古建筑中氤氲而出。
向北不远是南北跨越沂河的廊桥儒源桥,看来是要人们记住,这里是儒圣的故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不止是地面以上站立的,就是地面石板上,也刻写着圣训,教化着世人。
蓼河廊桥西头,几块石板上刻写的是: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鲁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这是建立养生丧死的制度,教化百姓,实践“万物得宜乃君子(儒者)所长”的 奉君治国主张。
廊桥拱顶处的大理石板上刻写着“仁义礼信” 的篆字。廊桥东侧向南走一段,沿河回廊下也是“无信不立”的篆字方座,回廊外地面石板上刻写的是“三友”“三戒”“九思”“三愆”等,文曰: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 便佞,损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这几段圣人之言,刻写于要道之上,显然是要人们在闲适之余,要知友知戒知愆,要多思考立身行事,行走之间,给你以为人处世的教化,所谓“润物细无声”也。
廊桥东紧挨着大路的小广场上,环形墙上刻写的是《论语》: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一大面弧形墙,所录《论语》,均是强调人的身体力行,信用,品德,恭谨,尊老。金色的书法中是处事做人的哲理,是千年育化的圣训。
四徳园斜对过的河边,矗立着一座雕塑,一个斜倚而倾的壶形的器物。基座上刻写着“敧器”二字。这二字的前字非常生疏,不认识,查后方知读qi。《韩诗外传》记载,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一件器物,居然有这么深刻的人生哲理,“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也正是“满招损,谦得益”的出处了。
在蓼河公园这样美好的环境里散步,移步换景之中,就像翻着一本古老的圣训,领受着圣人的教诲,想着自己的立身处世,强健身体的同时,濡染圣人思想,心灵潜移默化,不断升华。
真是所谓的圣人之乡,礼仪之邦。
这里,美景堪恋;这里,圣气可染。
常来蓼河走走,接受一下蓼河圣训的熏染,感受一下圣训的濡养。儒气入心,你会带回一身君子之气的。[1]
作者简介
宝栋,山东省菏泽市人,高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