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秧苗(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青秧苗》是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青秧苗
故鄉漢中,因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在這裡發源,也在這裡流淌,加之一年四季氣候濕潤,雨水豐沛,到處湖泊縱橫,池塘密布,像江南水鄉一樣,極為適合水稻這種農作物生長,故而每年從四五月份開始到九月上旬這段時間,田野里、河湖畔、山坡上、村莊邊……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青青秧苗。那滿目蔥鬱的壯麗景象,把大地裝點得生機盎然,如詩如畫。
記得小時在老家,每年立春節氣一過,在家裡閒了一冬的鄉親們就都坐不住了,紛紛扛上犁頭,牽上耕牛走出家門,步入田野,在閒置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田地里開始忙乎着整治秧母田,準備育秧苗。
他們先把撂荒在那的田地用耕牛仔細翻犁一遍,接下來用鋤頭將一道道犁坯挖爛扦碎,施上從自家欄圈挑來的一擔擔豬呀牛呀羊呀馬呀等牲畜踩踏出的圈糞,然後從池堂或湖泊引來水將田地浸泡着,等土坷垃全被泡爛成軟乎乎的稀泥,就在裡面弄出一道道約兩公尺寬、十來公尺長的長方形田畦,到了穀雨前後,將在家裡用溫水已提前泡得發了芽的谷種拿來撒在那一道道田畦上,等它們長出秧苗。
由於穀雨前後天氣已經逐漸變熱,地氣也開始上升,那些撒播在水田裡的谷種要不了多少日子,都齊刷刷向上長出一根根脆生生、嫩閃閃、宛若一根根細繡花針般的鵝黃色幼苗,看上去十分稚嫩可愛。而隨着時日的遞進和陽光的照曬,那些細繡花針般的幼苗又很快長高長綠,轉眼就把一道道田畦遮蓋得嚴嚴實實,遠遠望去,如一抹抹籠罩在碧波粼粼水面上的綠色輕煙,似一片片繚繞在田野中的翡翠色雲翳,滿是令人賞心悅目的美麗景致。
而到了六月中上旬端午節前後,一根根秧苗都長得像筷子一樣長,株肥苗壯,葉色深綠的時候,鄉親們就高興地挑着擔子,唱着秧歌來到秧母田裡,把它們一一拔下來,用稻草捆綁成一個個小把兒,挑到剛剛收過油菜和小麥,用牛犁耙得平嶄嶄,用水浸泡得明晃晃的一塊塊水田裡插栽。也就十來天光景,田野里、山坡上、河湖邊、村莊旁所有能插秧的田地,都被插上秧苗。
放眼望去,那一撮撮站立在波平如鏡的一塊塊水田裡的秧苗,在微風吹拂中,左右擺動,搖曳不止,婀娜多姿,如一個個身材輕盈曼妙的芭蕾舞演員在一方方玻璃一樣透明的舞台上跳着優美抒情的舞蹈。
秧苗的清芬之氣和泥水的腥渾之氣互相交織在一起,隨風撲進人們的鼻孔,讓人們充分感受到廣袤無垠的家鄉大地此時此刻是如此的清新宜人,是如此的真切樸實。
七月底八月初,季節已到了陝南一年當中最炎熱的時候。此時田野里的秧苗也到了它們生命的頂盛期。只見那一株株正準備懷胎抽穗的約四五十公分高、主幹挺拔、葉片兒直直向上的秧苗鬱鬱蔥蔥,蓬蓬勃勃,繁茂茁壯,如從大地深處噴涌而出的綠色染料,把一塊塊高低不同、遠近不一、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水田全都塗抹得翠綠滿眼,根本讓人看不見秧苗下水田裡一絲半點兒泥水痕跡。這時秧雞們不知從哪兒飛來,成天鑽在秧苗叢里,在尋找小魚小蝦、泥鰍田螺、蚌殼黃鱔吃的同時,還像一位位諳熟美聲唱法的優秀歌手一樣,從早到晚不停地發出「呱、呱、呱、呱」「咕呱呱呱、咕呱呱呱」節奏鮮明、響亮悅耳的鳴叫聲。這鳴叫聲此起彼伏,互相呼應,把田野喧鬧得歌聲悠揚,喜氣洋洋。
此時我就和村里其他幾個孩子一起,脫掉鞋子,挽起褲腿,踩着秧田裡爛泥,用手撥開密叢叢的秧苗,循着秧雞的叫聲去秧田裡找秧雞窩。有時運氣好了,我們不但能找到搭建在秧苗叢中十分隱蔽之處的秧雞窩,還能從窩裡撿到五六個、七八個數量不等的雪白色秧雞蛋,拿回家煮熟打打牙祭。
尤其是到了夜幕四合的晚上,勞作了一天的鄉親們吃完晚飯為了納涼,都紛紛走出家門,聚集到村莊邊緊挨着大片大片青蔥蔥秧田的場院上,坐在幾棵枝繁葉茂的大柳樹下,悠閒地手搖蒲扇,一邊沐浴着空中一輪明月灑下來的皎潔月華,一邊吹着從秧田裡刮來的縷縷清爽宜人的晚風,談天,說地,話年景,一天辛苦勞作的疲累就不知不覺消失殆盡。而我們這些孩子,則自由自在地在大人中間鑽來鑽去,在秧田坎上跑來跑去,不是捉迷藏,就是玩打仗。那份舒心和愜意,讓我們的童年無憂無慮,始終充滿歡聲笑語。
立秋後大約一個多星期,鄉親們忙碌了整整四五個月、一百多天的秧苗,仿佛受到上天一隻無形而有魔法的手指點化那般,突然在颯颯秋風中全部抽出谷穗。
只見那密密麻麻、挨挨擠擠長在一個個谷穗上的一粒粒嫩嫩的穀粒兒,青綠色,扁長形,像剛出生的嬰兒,似才破殼的小鳥,在秋陽映照下閃閃發光,在秋風吹拂中默默成長。
從春天就開始為它們付出巨大心血和汗水的鄉親們,看着眼前這寄託着他們滿懷希望、飽含着他們美好夢想的青青秧苗結出的滿田稻穀即將灌漿、揚花、成熟,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心裡由衷地感到無比高興……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