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打牙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打牙祭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打牙祭

外文名稱;have a rare sumptuous meal

拼音;dǎ yá jì

注音;ㄉㄚˇ ㄧㄚˊ ㄐㄧˋ

解釋;祭祀活動;好久未曾吃的豐盛飯菜

出處;葉紫《行軍散記》

人群;客家人,四川、重慶

打牙祭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dǎ yá jì。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頓有葷菜的飯。後泛指吃肉或會餐加菜。打牙祭意思是偶爾享用豐盛的菜餚。做牙,又稱牙祭、做禡、年終餐會,是指傳統中每月兩次的財神祭祀活動。通常當地財神即為土地神(土地公),因此民間認為,土地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高朋滿座,客似雲來。故在舊曆每月的初二、十六作牙,主要以雞肉、豬肉、魚肉等肉類祭品祭拜土地神。

一般以二月二日土地神誕日為起點,開始「做牙」,稱為「頭牙」,十二月十六則稱為「尾牙」。而古代中國「做牙」完,總會把祭拜過土地神的肉類,分送食用,俗稱「打牙祭」。[1]

引證解釋

方言。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頓有葷菜的飯。後泛指吃肉或會餐加菜。

葉紫《行軍散記》:「雖然我們都知道不能靠這幾個撈什子錢養家,但三個月不曾打牙祭,心裡總有點兒難過。」

孟良棋《在原始森林勘測》二:「快過中秋節了…… 四川的同志要求打牙祭,吃燉肉燒雞。」參見「 牙祭 」。

基本含義

吃肉為什麼叫「打牙祭」呢?首先得從「祭」字講起。祭,就是祭奠祭祀。過去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總要特別想法子弄點好吃的。那時候,所謂好吃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吃點豬肉。有好吃的首先當然要記住祖先,要先獻給祖先——祭祀。由於祭祀只是個儀式,所以只切不大一綹,放在神龕面前,點上冥幣、蠟燭表示表示而已。祭了祖先之後便將這一小坨肉切細「祭」自己的牙齒,於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說。

「打牙祭」還有一層意思,切一小坨肉祭祀這種儀式,一年之中也就那麼幾回;而那時能吃上點兒肉的機會也就那麼幾回,所以凡有機會吃肉,統統被戲稱為「打牙祭」。

此詞反映的是四川人的祭祀習俗,後泛指吃肉,在四川地區使用得非常廣泛。其來源有多種說法,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一說

舊時廚師供的祖師爺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禱,稱為「禱牙祭」,後來訛傳為「打牙祭」。

二說

舊時祭神祭祖的第二天,衙門供職人員可以分吃祭肉,故稱祭肉為「牙(衙)祭肉」。

三說

「牙祭」本是古時軍營中的一種制度。古時主將、主帥所居住的營帳前進,往往豎有以象牙作為裝飾的大旗,稱為「牙旗」。每逢農曆的初二、十六日,便要殺牲畜來祭牙旗,稱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稱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將士們分而食之,稱為「吃牙祭肉」。

演變

解放後,人們對吃肉仍習稱「打牙祭」。由於改革開放帶來的實惠,城鄉多數人家幾乎天天吃肉,早已不再限於初二、十六的兩次牙祭。「牙祭」已被推而廣之,用以比喻為種種適意的美好享受,借代為盡情愜意的滿足。多看幾場電影,便自稱「打了一回電影牙祭」。另還有「新書牙祭」、「相聲牙祭」、「釣魚牙祭」等等。

「牙祭期」似已成為過去,但「牙祭」一詞仍沿襲不衰。它帶給人們的卻是歷史的回味,時代的留痕,社會的寫照,舊俗的反思。

客家人「打牙祭」

客家人多住山區,山高林密,山田、山地多,勞動強度大。雖然平日辛勤勞動,但吃的是粗茶淡飯,只有在農忙前後和一些節日,才加點菜,增加營養,健健身子。如春耕前後的清明節、立夏等,夏收前後的端午節、嘗新日、七月七;秋收前後的八月半、重陽節、冬至節等等。這些節日加點菜,吃了準備干大農活,或大農活後,加菜消消疲勞。

客家人除干農活外,做特殊工種的也很多。如燒窯(燒罌缽、燒磚瓦、燒石灰)、砍伐木材建房屋做庵堂建寺廟等等。這些特殊工種,都必須請師傅及很多農民工,才能完成任務。因此在這些工種中,每完成一段工程後,為更好地完成全部工程,使工人增營養健身體,主家或師傅頭都要請師傅、工人加菜聚餐。這餐飯客家人叫「打牙祭」打牙祭」,主家叫「打牙祭」。

「打牙祭」的時間,要根據各工種而定。如燒罌缽、燒磚瓦的在做滿一窯或二窯貨後,窯主請工人做一次牙祭。建房子因時間長,則每月農曆初二、十六做牙祭。初二的一般由東家請;十六的則由領頭師傅敬伯公仙師後,由師傅頭請。如果房屋全部完工,建房東家則大請師傅、工人,這叫「下水牙祭」。庵堂、寺廟竣工後,由寺主請「完工牙祭」。砍伐木材則砍完一批樹,做好頭、裁好樹尾,準備背下山或到河邊放排時,由山主或樹老闆做一次牙祭等等。

「打牙祭」的菜餚多為「三牲」肉類(豬肉、雞鴨肉、魚),但大多數又以狗肉為主。在「打牙祭」時,根據各工種,在吃飯時要說好話。如燒瓦的要說:喝白酒、燒白瓦(紅瓦是走火的廢品),又如上山砍樹,不能說「倒樹」,要說入樹山(與「壽山」諧音)等等。

「打牙祭」的習俗,目前仍在一些客家地區流行。

風俗習慣

宜賓民間素有「打牙祭」之俗。「牙祭」一般指舊時工商業主規定對店員、匠師、徒工等以農曆每月初二、十六各給一次肉食。此俗起於何時,尚難確考;為何稱之為「牙祭」,食文化專家們說法也不一。但至遲明末清初已在南中國沿襲。清康熙乾隆間人吳敬梓所寫《儒林外史》之第十八回,對此已有具體描述:「平時每日就是小菜飯,初二、十六跟着店裡吃牙祭肉。」不過,就宜賓而言,此俗早已不限於城鎮商店,即使鄉村農家歷來也普遍如此。

為何不以初一、十五而以初二、十六作為「牙祭期」,宜賓民間有各種說法。比較合符舊時實際的解釋是:這與舊中國佛道二教對老百姓的影響有關。因為,每月初一、十五便為供佛、敬神之期,舊時不少婦女興吃「花花齋」,必在初一、十五吃素,故而普通人家也跟着「忌葷」,打牙祭吃肉也就順理推遲了一天。本來,按佛教的經典所宣揚的是人一生應該「苦修」方成「正果」,當然要求終生素食。但按照中國士大夫改造後的佛教的「禪宗」一出,提倡「頓悟」,主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而初一、十五供佛之後,初二、十六吃肉並不有違「修持」;「酒肉穿腸,佛留心中」,打牙祭也就心安而理得了。

舊時,肉價昂貴。據宜賓縣翠屏區重慶自貢等地新出志書所記物價參數分析,抗日戰爭前後一斤豬肉售價常相當於4至5斤中熟米價格。所以人們常視牙祭為難得的改善生活之機會,素來異常看重。因之,打牙祭一俗曾在舊時宜賓社會各階層引起過形形色色的多頭反映。

宜賓舊時人家有以人丁眾多為榮之習,不少家族長期不分居,幾代人十餘口、二三十口同居,當家人常為每月的兩次牙祭費盡苦心。如果至時不見肉食,全家男女老少均必指責交加,抱怨不休,諷之為「疲垮拉垮,牙祭不打」,示意當家人應該早日自請「辭職」下台。

宜賓的商店、作坊老闆,即使資金十分緊缺,至時必設法籌措,務使店員、徒工有肉吃。否則,必被視為:「牙祭不打,生意要垮。」

農村的長年、丘二、看牛匠等為打好牙祭,與地主、富農展開過曲折鬥爭。「主人」常藉口趕場「回家遲」,熱天買回臭肉,長工們便在煮肉時加入青崗葉或酒穀草以避臭。有的主子故意在肉內加鹽使咸,或加糖使「悶」,長工們便自備茴香海椒野花椒芫荽使之諸味協調。此即民諺所云:你有七算,老子有八算。你吃鹽煎肉,老子放茴香。你要吃甜肉,老子放麥醬。

事例

1948年,宜賓城中府文廟的「省宜中」高中部學生,因厭惡每次打牙祭都是吃的白面鍋魁拌回鍋肉,而要求吃一兩次牛肉,曾為此鬧了一次小「學潮」。當時宜賓商會所辦《戎州時報》,在「學校花絮」一欄里還刊出過一則「吃豬肉引起燥辣」的短文。

「打牙祭」曾被寫入川劇戲詞。《焚香記》「打神」一折里,舊藝人便曾借「神」之口,指斥戲班子老闆。唱的是「初二、十六打牙祭,哪個得你刀頭吃(念「期」音)。好東好西拿出去,骨頭骨節吾神吃。吾神吃了不爭氣,跑到後門去打稀。倘若會首知道你,剝你皮來抽你筋。」此雖俚俗,但反映了民間藝人對打牙祭一事的種種看法,戲詞對神揶揄嘲弄,對老闆痛斥,也表明了舊時各行各業,三教九流對「打牙祭」一俗的普遍關注。

相關視頻

老母親趁兒媳睡着,偷拿了碗肉給閨女打牙祭,讓她們補充營養!

參考來源

  1. 打一打牙祭是什麼意思???,百度知道 ,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