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郤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郤缺
谥号
国家 鲁国
官位 晋国中军将
逝世日期 前597年
郤芮
子女 郤克

郤缺(xì quē),姬姓,郤氏,名缺,即郤成子,春秋时期晋国上卿。东周时晋国冀(故里在今河津范家庄一带)人,因其食邑在冀(今山西河津东北),又称冀缺(这也是"冀"姓的来历)。 生年不详,卒年约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主要活动在晋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时期(前636-前600年)。

基本信息 本名 郤缺

别称 郤成子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出生地 晋国冀


去世时间 晋景公三年

官职 晋成公六年为中军元帅

政治主张 政治上主张德治

性格特点 稳健


人物简介

郤缺之父郤芮在晋惠公时为大夫,因反对晋文公归国而被杀。晋文公即位,郤缺因是罪臣之子,不得入仕,躬耕于冀野。

一次,晋文公的大臣胥臣路经冀野,看见郤缺在田里锄草,其妻送饭到田间,二人相敬如宾,很受感动。胥臣回去以后,对晋文公说,他看出郤缺是有德君子,可以治民,不能因为他父亲有罪就摒弃他,应该充分利用他的德才为晋国服务。由于胥臣的极力推荐,晋文公任命郤缺为下军大夫。

晋襄公元年(前627年),晋与狄战于箕(今山西蒲县东北),郤缺擒获白狄的首领,使人们认识到他的军事才干。战后,襄公特别赏赐了胥臣举荐郤缺的功绩,同时任命郤缺为卿,参与国政。

此后,郤缺在晋国的地位日渐重要。晋灵公六年(前615年),任上军主将。九年,兼帅上下两军伐蔡,使其订城下之盟。晋成公六年(前601年),任中军元帅,掌晋国大政。[1]


政治主张

郤缺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他与赵盾论晋国作为霸主所应贯彻的政治路线,就表明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晋国既为诸侯的盟主,自身要"务德",对各诸侯国要"示德"。不过,他的观点与后来儒家的德治主张并不相同。他认为,霸主之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威与惠。诸侯国不服从霸主,必须武力讨伐,示之以威,诸侯国服从霸主,则应多方怀柔,友好相待,示之以惠。由比可以看出,郤缺是十分成熟的政治家,他的这种政治思想,后来法家用"刑赏二柄"来表述,秦汉以来的封建政治家用"恩威并施"来表述,都是同样的内涵。

郤缺从政多年,历事数君,未见失误,是晋国史上少有的稳健的政治家。[2]


郤缺(?-前597年),郤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其父是晋惠公的谋主郤芮,因随父食邑于冀(今山西稷山),故又称冀缺

晋文公继位,杀死了郤芮,郤缺沦为平民,夫耕妻饷,相敬如宾。胥臣看郤缺有品德,向晋文公推荐。郤缺成为下军大夫。晋襄公时,参与对白作战,俘获其首领。晋灵公时,赵盾成为正卿,郤缺成为赵盾的心腹。赵盾死后,郤缺继承中军将的位置,重得冀封,辅佐晋成公晋景公。他在邲之战之前去世,谥号成,又称郤成子荀林父继承正卿之位。其子郤克后来也成为正卿。

前任:
赵盾
春秋晋国正卿
前601年—前597年
继任:
荀林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