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赵南起(1927年4月20日-2018年6月17日),朝鲜族,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原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党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出身
赵南起1927年4月20日出生于日占朝鲜忠清北道清原郡的一个农民家庭,本贯丰壤赵氏。在家中排行第四。他的祖父赵东植是清原郡1919年三一运动的筹划和组织者之一。由于清原郡地处京畿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三道交界处,赵东植发起的反日运动影响到三个道,并震动京城,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三一运动被日本人镇压后,赵东植被关押在汉城大同门监狱。面对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和威胁利诱,他始终不背叛信仰。经过长期关押迫害后,释放后,赵东植一言一行都被日本人监视,并多次被拘留。
日本统治下的朝鲜学实行的是日式教育。赵东植对此不屑一顾,将长子赵龙九(赵南起的父亲)送进朝鲜私塾学习。赵南起8岁开始上学。在当时日本统治下的朝鲜学校,学生每天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唱日本国歌,赵南起每次都站着闭口不唱。朝鲜语在学校也被禁止使用,学生说朝鲜语就会被罚款。赵南起学习很用心,但每次课上回答问题他都只说朝鲜语,因此总是被罚款,但他也从不屈服。最终,家人让他退了学,进入可以说朝鲜语的私塾学习。但没多久,日本人为了彻底消灭朝鲜民族文化下令关闭了所有朝鲜私塾。他因此被迫辍学。但朝鲜乡间还是有许多夜校,他就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在夜校学习。
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赵龙九一家生活日趋贫困。1939年冬,赵龙九的家已经是负债累累。全家人先是在京城的亲戚家躲了一阵。当时日本人在占领中国东北后,成立了开拓团,大量迁移朝鲜人到东北务农。1940年初,赵龙九一家渡过鸭绿江进入中国东北,几经漂泊,最终在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的佛堂村安顿下来。佛堂村是个朝鲜族为主的村落,热情的村民使赵龙九一家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当时赵南起13岁。年逾七旬的赵东植来到中国后却更加思念故土,情绪越发低落,身体每况愈下。他原本以为,在中国东北会不见或少见到日本人,可是东北也是日本人的天下。半年后,赵东植决定返回朝鲜。赵龙九很讲孝道,不敢违背老人的意见,于是让赵南起的弟弟赵南元陪老人回到了朝鲜。赵东植回到朝鲜不久病逝。几十年后,韩国政府在其墓地竖立了“独立运动功勋纪念碑”,并在国家独立纪念馆开设了其领导“三一运动”的专栏。
留在中国东北的赵南起又重新读了两年书,并在家里帮助干农活。之后,他在镇上的商业联社当了一名伙计。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磨难使赵南起比同龄人成熟很多,得到店主的赏识而很快被转为正式的店员,负责承办商业联社与各村的联系工作。
卸任以后
赵南起曾推动电影《北纬三十八度线》的拍摄,但因中国政府为避免刺激美国封禁电影。自2000后,朝鲜战争题材作品在中国大陆成为禁忌。2013年,赵南起上书建议拍摄《彭德怀》。此后作为涉及朝鲜战争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因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批准,得以播出。赵南起担任此片的总顾问。最终在2016年,电视剧《三八线》[2]打破了这种政治禁忌。
2018年6月17日23时12分,赵南起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官方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我军现代后勤建设的领导者”。6月25日,赵南起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习近平等前往送别。同日,新华社发布赵南起同志生平。《生平》高度评价了赵南起的一生,称他“始终保持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赢得了全军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视频
赵南起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国所有军校简介及排名 ,搜狐,2016-02-28
- ↑ 电视剧《三八线》荧屏热播 引发国际舆论热议 ,搜狐,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