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谢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植
出生 1957年12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谢植Xie Zhi) [1] ,1957年12月出生,东北大学教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1992年获东北大学热能系冶金热能工程学科博士学位,师从陆钟武教授。1993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在德国联邦技术物理研究院(PTB)温度测量研究室,从事"高精度双热管黑体辐射源"的研究,1993年至1994年间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温度研究室从事"激光辐射测温技术"博士后研究。1998年晋升为东北大学教授,1999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所长。

人物经历

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1984年获东北大学自控系自动控制技术与装置学科硕士学位,师从高魁明教授

1982年到1990年间,谢植一直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1989年他与老师联合出版了《红外辐射测温理论与技术》一书,书中系统总结了对黑体空腔理论的研究成果。

1990年,谢植荣获了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使一直默默从事科研工作的他,成为东北大学的知名人物。1990年至1999年间,谢植已经着手进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的研究。

1991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69107001),进一步深入研究黑体空腔理论。

1993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前往德国联邦技术物理研究院(PTB)温度测量研究室,从事"高精度双热管黑体辐射源"的研究。

1993底到1994底,他获得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Fellowship,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温度研究室从事"激光辐射测温技术"博士后研究;两年的时间使他了解了国际同行在测温方面研究的基本情况,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

1995年从国外回来,谢植立即投入到自己的科研实践之中。由于当时学校的科研经费紧张,企业对科研的重视不够,没有企业愿意花钱做大家都认为不太可能的事情。谢植的科研工作在几乎没有任何经费和人员支持的情况下悄悄开始。

1998年申报教授,由于6年来一直埋头于科研工作,他没有时间写一篇学术论文。鉴于他扎根基层,立足实践,长年坚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信息学院和学校本着务实的学风,仍然晋升他为教授。

2000年,他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发明了黑体空腔钢水连续测温模式,研制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测温技术,并于2001年获得首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注:全国每届仅二项)。

从2000年开始,他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着手进行推广应用方面的探索与不断的改进直到今天,立志于用新的思想进行产品研究,创造出新的炼钢测温模式。

2005年1月25日,钢水连续测量方法和测温管获得美国发明专利证书,迈出了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而后又获得了俄罗斯发明专利证书。与此同时,日本韩国等也接受了谢植教授的专利申请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谢植教授等人的科研成果"黑体空腔钢水连续测温方法与传感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谢植教授作为获奖代表登台领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要贡献

多年来,谢教授一直从事生产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黑体空腔方面的理论研究,建立了黑体空腔式钢水连续测温模式,研发了黑体空腔钢水连续测温系统。他在黑体空腔理论方面的学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对黑体空腔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及俄罗斯专利,其产品已在全国几十家钢铁公司应用,从而用低成本解决了我国冶金生产亟待解决的钢水连续测温的难题,改变了钢铁生产一直用偶头间断测钢水温度的局面,推动了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部级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十余项以及数十项企业合作项目和推广应用项目。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人物评价

谢植教授埋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做就是二十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早年辛苦的生活条件,都没能动摇他献身科研的信念。更为艰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艰苦的工作环境,那种滋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