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北师范大学(校园风光)原图链接来自 西北师范大学 的图片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2012年6月,是西北师范大学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二级学院,主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华裔学生等类型学生的教学、培养、培训和文化传播任务。

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本科生257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籍硕士研究生 [1]11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籍硕士研究生97人。学院现有来自美国、韩国、土耳其、苏丹、蒙古、摩尔多瓦、西班牙、肯尼亚、摩洛哥、巴拿马、巴西、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荷兰、罗马尼亚、菲律宾等18个国家的语言生95人。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大多数教师具有海外汉语教学经验。师资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和学缘关系合理。现有专职教师22人,外聘实务部门指导教师2人,外聘海外教师3人。

合作交流

学院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土耳其法蒂赫大学、土耳其埃尔吉耶斯大学、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摩尔多瓦国立大学、韩国高丽大学、苏丹喀土穆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等海外院校建立本科学生互换交流、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交流等联系。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于1902年始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2],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其原名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西北师范大学。

视频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相关视频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2021毕业季主题曲MV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