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七巧龙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衡南七巧龙舞 |
中文名: 衡南七巧龙舞 分 类: 舞蹈 地 区: 湖南省 |
衡南七巧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源自湖南省衡阳市。龙长四丈五尺,身围一尺三。一杆珠同时指挥四条龙起舞,或穿或解,或结或解、或聚或散,各自按一定的程序,一定的节奏,默契配合,组成各种不同的图案,显示出它短而活、舞而巧、龙多而不乱的独特风格。[1]
龙舞概况
衡南县江口镇延寿村的七巧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龙种。七巧龙原名“狗婆蛇龙”,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
早在1937年的时候,衡南九龙乡延寿村的廖茂求、廖仁正、廖仁嘉在桂阳做生意的时候观看了一场奇妙的舞龙表演。1949年,两位老人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根据桂阳舞龙创制了衡南“七巧龙”,并在国庆日那天首演成功,在周边地区取得轰动效应。
每条龙是七节,在耍法上有盘花、跃水、腾云、穿门、戏珠、滚腰、下海等七中主要技巧,加之“七”谐“喜”音,表喜庆吉祥之意,深受群众欢迎,故取名为“七巧龙”。
七巧龙集舞蹈、杂技、武术于一龙,溶文、武、智、趣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丽和鲜明的风格,看来眼花缭乱,想来回味无穷舞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人们在喜庆、祭祀时表演,以此烘托气氛,传递感情。
所获荣誉
1、七巧龙于1983年挖掘,1985年省文化厅将其专题录像存档,1986年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88年参加第七届《衡阳之春》龙赛会荣获一等奖。
2、2005年,全国“龙宫杯”舞龙精英亚军;
3、2006年,“嘉州广场杯”全国大沥龙狮赛冠军、全国“珠啤杯”舞龙精英大赛冠军;
4、2009年,“延寿村七巧龙”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
5、2010年7月,“七巧龙”代表队参加“中国·奉化国际舞龙邀请赛”并获金奖。
2月11日,兔年正月初九,湖南衡南县云集镇街头春雨纷飞,礼炮齐鸣,鼓乐喧天,6支当地农民组成的舞龙队舞起“七巧龙”,集聚县城闹新春。舞龙队每到一处,观众一片沸腾。
为了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增进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民众将精彩的龙舞、嘹亮的唢呐、生动的杂技、红红的豆腐、多彩的竹蔑艺术与温馨吉祥的祝福一起带回家,红红火火地过春节,衡南县组织策划了“七巧龙龙灯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拜年”活动。
整个活动由衡南“七巧龙”之乡江口镇延寿村的龙舞方阵、衡南县“非遗”展示方阵、古装戏方阵、衡阳户外运动方阵等组成的大拜年队伍,在云集穿街走巷,给全县人民拜年。
此次活动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衡南七巧龙为主体,来自七巧龙之乡江口镇延寿村龙舞队为大家表演了精彩的龙舞。气势浩荡的龙舞,舞出了激情与梦想,威风凛凛的锣鼓,敲响了春天的脚步,带来了乡里乡亲对全县人民最美好的祝福。
衡南“七巧龙”是由四条7节的小龙组成。单条龙身形轻巧,四条小龙一起舞动,可以表演出一系列轻巧、细腻、奇幻的动作,比较经典的动作有腾云、五星花、滚腰等10个花样。据悉,衡南“七巧龙”曾在2010年荣获了国际龙舞大赛金奖和湖南省首届农民文艺会演金奖,当天一睹龙舞风采的云集市民,无不欢呼雀跃。
2012年
2月3日上午,衡南县文化馆、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举办了2012“衡南七巧龙会师大拜年”非遗节庆群文民俗活动,深入政府机关和各个街道欢欢喜喜闹新春。
上午8点多,12条七巧龙从衡南县文化馆出发,走进云集的大街小巷。一时间鼓乐齐鸣,热闹的节日气氛融贯云集全城。七巧龙或起或落,或穿或跳,或结或解,或聚或散,变幻莫测,动作轻巧细腻,又奇幻莫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感觉四条龙腾云驾雾般在眼前游动。机关龙舞队、武警部队龙舞队和彭飞武校龙舞队的队员们非常卖力,尽管天气寒冷,却已汗湿衣襟,全身上下都是泥印水渍,舞出了“龙”的激情与梦想,舞出了“龙年”的丰收和希望。在“七巧龙”后面还有一支浩浩荡荡的民俗表演队伍,有狮子队、牌灯队、古戏装方队、彭飞武术队、美女龙队、非遗展示队等方阵,来自宝盖镇镇的莲峰腰鼓队表演了铿锵的宝盖腰鼓,让云集居民们大饱眼福。
从外观来看,七巧龙就是奇、巧、美、精,从内涵来说,它融文、武、智、趣为一体,它的表演和一般的龙完全不一样,因为它有许多缠花和解花的动作。七巧龙发源地延寿村预示着延年益寿、永葆青春,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青春,七巧龙多次获得国际龙舞大赛金奖,可以说是全国之最,甚至是世界之最。现今已传承到台湾,成为增进两岸友谊的纽带”。据悉,此次龙舞活动,也是为衡南七巧龙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油助威。
传承发展
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为了保护和发展衡南七巧龙这一非物质遗产,衡南县用武术传承“七巧龙”。
危机原因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社会对农村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深入,电视机成为大众的主要娱乐机器。春节,人们看春晚,“七巧龙”被冷落到一边,成熟的舞龙队员都跑到广东沿海打工去了。
出现转机
从那时起,深重的危机感时刻在刘晓安心里纠结,曾在2003年到达顶点。
危机也是转机。刘晓安最终找到了衡南的一个武术学校,她想,武校里的学生有武术做底子,舞起龙来体力上应该是不成问题,动作套路教起来应该也比较容易。
说干就干,经过一个月的紧急排练后,七巧龙舞龙队如期参赛,并获得了表演二等奖、最佳套路、最佳编排奖3个奖项。
意外之喜是,由于舞龙队员都是年轻学生,表演比先前更加有活力,把“七巧龙”精、奇、巧、捷的艺术特别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具有了刚柔相济的新特点。
“艺术是无止境的,只要努力,就能找到‘七巧龙’中更新的套路。”刘晓安以这样的一种态度,不断改进,把“七巧龙”发展了5个经典的动作套路:“双龙滚腰”、“双龙跃水”、“五星花”、“双龙下海”、“四龙呈祥”。其中“四龙呈祥”是刘晓安糅合了传统动作之后的创新。
因此“七巧龙”凭借奇、巧的动作,和持续追求的创新,将“七巧龙”的艺术价值不断升华。
可喜的是,她有一个助理教练,她说退休后将把“七巧龙”的责任交给下一位传承人。
影像资料
衡南七巧龙分解动作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衡南七巧龙 龙舞动作
参考资料
- ↑ 衡南七巧龙舞蹈的艺术形态及表演程式(论文),豆丁网 , 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