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落紅》是中國當代作家郭沫若的詩作。
作品欣賞
春陰濃處好句留〔1〕,
萬點飛花鎖院幽〔2〕。
影亂紫萍翻菬面〔3〕,
身隨粉蝶度牆頭〔4〕。
因風紅到垂楊路〔5〕,
貼地芳凝碧草洲〔6〕。
怕見塗泥污艷質〔7〕,
呼童淨掃壘香邱〔8〕。
賞析
《詩稿》推斷此詩作於1910年暮春作,與《游怡園》是同時間的作品。通過對暮春時節落花飄舞、粉蝶翻飛的描繪,烘托惜花、葬花的心境,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同情與惋惜。作者《五十年簡譜》記:1909年歲暮,「就讀《紅樓夢》,專選有關林黛玉處讀之,一夜讀畢」。
注釋
〔1〕句留,羈留,逗留。現多寫作「勾留」。白居易《春題湖上》:「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2〕化用秦觀《千秋歲》詞:「飛紅萬點愁如海」,意謂落花紛紛深鎖庭院,使庭院顯得分外幽靜。
〔3〕影亂,花影紛亂。紫萍,浮萍中較大、色紫者。菬,草名,仙苕。見《集韻·小韻》。
〔4〕身,指飛花。此句和上句意謂落花與紫萍相雜在菬面上翻飛,又隨粉蝶飄過牆頭。
〔5〕楊,即楊柳。指落花因風飄落到垂柳遮陰的路上,使路面也紅了起來。
〔6〕芳凝,《詩稿》正文作「芳疑」,書後附表勘誤。洲,水中陸地。《詩·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意謂落花團團簇簇,貼附在草地上,如同碧波中的小島。上句的紅指落花的顏色;此句的芳指落花的芳香。
〔7〕塗泥,路上的泥土。污,玷污。艷質,美好的品質。
〔8〕邱,同丘,花墳。《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林黛玉《葬花詞》:「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上句「怕見塗泥」與此句「呼童淨掃」,化用黛玉葬花及《葬花詞》意,表達對殘花的同情與惋惜。[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