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范文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范文虎(?—公元1302年), 江西丰城人,南宋降元将领,南宋殿前副都指挥使。公元1302年去世。与其妻陈氏的合葬墓于今安徽省安庆市棋盘山,1956年考古发掘确认(有争议)。

人物专题

基本信息

姓名    范文虎  
别名    常败将军     
民族    汉族      
官职    南宋殿前副都指挥使、元朝两浙大都督、中书右丞、征东行省右丞  
出生地   江西丰城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302年 
所处时代   宋末元初  
主要成就   征日本    

人物生平

1259年春,蒙古蒙哥大汗与其弟忽必烈分道南侵,准备一举灭宋,蒙哥入四川,忽必烈攻湖北。开始时一路势如破竹,但在当年7月,被宋将王坚败于合州钓鱼城,蒙哥大汗负伤后不治身亡(蒙哥是否因伤重身亡尚有争议),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也于次年撤走。在这次战争中本无功绩的贾似道因“大功”升到少傅、右丞相,从此走上南宋帝国的领导岗位。作为其亲信吕文德的女婿,范文虎后台强硬,而且在贾似道面前奉承逢迎,也得到通报嘉奖,大力提拔,升为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成为独当一面的宋军高级将领。

1269年,范司令受命援救已被元军围攻了两年之久的襄樊,“范文虎以舟师援贵,至灌子滩,亦为蒙古所败,文虎以轻舟遁。”而灌子滩战败后仅四个月,范将军反又升迁,时吕文德病故,“贾似道以其婿范文虎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总禁兵。”

1271年,宋元在襄樊争夺进入决战阶段,宋以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统一指挥各军。范文虎听闻李庭芝将要上任,暗中写信与贾似道说:“吾将兵数万入襄阳,一战可平,但愿无使听命于京阃(李庭芝),事成则功归于恩相矣。”似道即命文虎为福州观察使,与李相互制约兵权。庭芝屡次希望进兵,文虎只是与妻妾宾仆饮酒作乐,以没有诏书的命令为由推脱。当年4月,范文虎与蒙古阿术等战于湍滩,大败,统制朱胜等一百余将领为蒙古人所俘虏。

6月,范文虎率十万大军进至鹿门。阿术“夹汉东、西为阵,别令一军趣会丹滩,击其前锋。诸将顺流鼓噪,”范文虎交战不利,便弃旗鼓,夜遁而逃。失去指挥的宋军大部被蒙古俘获,战船、甲仗被缴获者无数。

李庭芝见范文虎兵败,便出重赏募死士,派义兵将领张顺张贵率所募水师3000人突破封锁往援。恶战一百二十里,宋军终于突破元军封锁,进至襄阳。张顺已在激战中阵亡,几天后尸首被发现“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入城后的张贵再次突围接应援军,先与范文虎相约,让范军在龙尾洲接应。范文虎竟因为听到龙尾洲附近风吹鸟叫,误以为元军来攻(其实并无元军),惊吓之余,连退三十里。此后元军得到逃兵密报,便派一支军队伪装成宋军驻在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奋力杀到龙尾洲时,已精疲力竭,又中元军伏击,终于战败,身受数十创被俘,因不屈被杀。宋军对襄樊的救援至此彻底失败。

襄樊失守后,作为责任最大的败将,范文虎仅降一级,出知安庆府。1275年,元军伯颜部进逼江州,范文虎望风而降,以城坚粮足,兵马众多的安庆,不放一箭,拱手投敌。元相伯颜任命其为两浙大都督,使之为向导,招降东部各乡镇。临安失守后,又协助元军夺取东南州县,迁参知政事。

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范文虎:“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

忽必烈出于以汉制汉的考虑,对范极为器重。1278年(至元十五年)范文虎擢行省左丞。次年,奏请以个人名义写信致日本幕府,请求通好。1280年(至元十七年)被元世祖召见,受命筹备征日之事。8月,拜征东行省右丞,佩金虎符。奉命去江南收集原南宋军队和愿从军者组成江南军。次年6月,与左丞李庭同率江南军10万、战船3500艘从庆元(今宁波)入海征日。7月下旬与忻都的东路军会师,27日开往鹰岛(五龙山)。本应立即进攻日本大宰府,但迟疑不发。他又无海上常识,见台风前兆不知躲避。8月1日,遭台风袭击,战船破损甚巨,士卒溺死过半。本人抱船板漂流海中,被部将张禧救起。

直到此时,元军军势尚存,张禧便建议:因粮于敌,利用船坏将士无反顾之心,重整旗鼓,拼死一战。范文虎拒绝了这个建议,反于8月5日择坚船遁逃,弃数万士卒于鹰岛,取道高丽回国。8月7日,日军攻鹰岛,元军因将领遁逃,惨败,大部分被杀,余者二三万被俘。文虎因瞒报有术,直到第二年才真相大白,被革职查办。不过仅仅过了一年,便东山再起,“帝令立功自赎,练兵治械于扬州”。此后,范文虎多有升迁。

公元1301年,时任尚书右丞的范文虎在享尽了一生荣华富贵之后,终于结束了他长达26年的投降生涯,寿终正寝。在此之前,元世祖忽必烈已于1294年驾崩,享年80岁。距离“弘安之役”,已是20年了。

史料记载

  • 《新元史》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七十四[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