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苎麻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苎麻根荨麻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灌木苎麻的根,茎叶亦入药,为中药材。冬、春季采挖,洗净,晒干,切段生用。主要产于中国的江苏浙江山东安徽陕西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1~2m。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略弯曲。茎直立,分枝,绿色,有短或长毛。叶互生,阔卵形或近圆形,长5~16cm,宽3.5~14cm,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齿,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白色绵毛。花单性同株,花序圆锥形;雄花序在雌花序下,雄花花被片4,雄花4,有退化雌蕊;雌花序簇生或球形,花被管状,4齿裂,子房1室,内含l胚珠。瘦果椭圆形,有毛,外被宿存花被,顶有宿存柱头,丝状。花期5~8月,果期8~10月。[1]

生境分部

生于荒地、山坡或栽培。主产浙江、江苏、安徽。

性味归经

  • 性寒,味甘。
苎麻根-药材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tcmdoc

炮制

1.苎麻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苎麻根炭《医学正传》:“煅存性。”现行,取净苎麻根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凉透。

性状

根不规则园柱形,略弯曲,长4~30cm,直径0.4~5cm。表面灰棕色,密生疣状突起及横向皮孔。切面皮部棕色,易剥落,木部黄白色。质坚硬,断面粉性。气微,味淡,有粘性。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痛、出血性疾病。[2]

  •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便崩、紫癜。本品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便崩等,可单用30克浓煎服。亦可与其它止血药同,如《圣济总录》苎麻散(苎麻根人参蛤粉)。
  • 安胎:用于怀胎蕴热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胎热不安,可与黄芩同用;胎漏不安,可与地黄当归阿胶等同用。如《小品方》苎麻汤。
  •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痈肿。本品清热解毒,常用鲜品捣烂外敷,治热毒痈肿。

用法用量

煎服,10-30克,外用适量。

化学研究

本品含类,三萜(或甾醇),绿原酸等。所以提取物有止血作用可使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缩短。

  • 化学成分:根含有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8-BETA-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止血作用用野苎麻的提取物“血凝”浸泡大、小鼠尾端的人工创面,可使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如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家兔肌内注射“血凝”后,凝血时间缩短,但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变化。用浸有“血凝”的药棉覆盖于大鼠的肝、肾伤口,未见明显的止血作用。从对苎麻的成分研究过程中,发现咖啡酸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因此人工合成了“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盐)”,给家兔静脉注射7mg/kg,或小鼠腹腔注射10mg/20g,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均显著缩短,“血凝酸胺”在试管内无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但对60Co照射的小鼠能使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增加。[3]

毒性

“血凝酸胺”毒性极低,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583±80mg/kg。家兔静脉注射,对血压、呼吸无明显影响,连续静脉注射10日对心电图及肝、肾功能也均无改变。

中医医理

内经上古天真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明白告诉我们要合乎道,要预防疾病,必须从身心调适著手。为医者身体力行,则能自助助人,功莫大焉。

本草纲目 电子书 [1] 黄帝内经 电子书 [2]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

  • 苎麻, Zhuma.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