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台北旅游网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类别    遗迹

地理位置  台北市大安区

公告日期  1998年3月25日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位于台北市大安区金山南路二段44巷(在爱国东路底、金山南路交叉口附近),也是现今中华电信台北南区营运处(电信金山大楼)的周围。分据中华电信台北南区营运处南北两端各百公尺的两石材边墙,不但是台北府城城墙仅存的遗迹,也是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刑务所的四周围墙。[1]

历史背景

拆城与兴建监狱

  • 在城内兴建刑务所同时,入台北城后的日本统治者,于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区改正计画后,开始以街地整理与贯通道路为由,动手拆除台北府城城墙及城内文庙武庙
  • 台湾总督府并将台北石城城墙的安山岩唭哩岸石堆积于城外四处。
  • 1904年底,除了刻意留存的四座城门之外,台湾总督府几乎已将台北城所有城墙拆除。
  • 从南城墙拆除的石材,则大多运往南门附近。
  • 1910年代左右,以台湾总督府主导的维护治安与镇压行动日渐兴盛,台籍犯人增多。
  • 为此,总督府特别使用城墙遗留下的石材兴建新的台北刑务所,而此刑务所即为战后的台北监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当时充当犯人牢狱的该刑务所,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仍被中华民国政府拿来当作关押犯人的“台北监狱”,设于围墙内的该监狱直至1963年才渐次拆迁移监,仅存四周围的边墙。
  • 今日建物全部拆除殆尽的台北监狱,只剩南北两边,高约三公尺,长约百馀公尺的石墙。而该两堵墙所用石材,大多取自1900年台湾总督府所拆除的台北城东与南城墙所遗留下来的安山岩及唭哩岸石。
  • 因为有著双重且二维的历史空间标定,因此于1998年被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市定古迹。

其他

行刑所在

  • 台北刑务所于日治时期为总督府对死刑犯的绞刑行刑所在,抗日人士罗福星即于此被日人绞杀。
  • 围墙遗址有处石造拱门,即是旧时的“运尸门”,现已用红砖封死。

文物展示

2017年,台北捷运万大线人行道侧沟工程挖到清代台北城城墙被日本政府拆除后的石材移到前公卖局后方做的排水沟遗址,开挖部分并无涉及捷运站体施工,文化局将协助捷运局原地保留回填处理,挖到的遗迹也考虑以捷运北门站现有的文物展示方式处理。[2]

外部连结

视频

[大安区] 台北监狱围墙遗迹 (景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