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腊月故事十七(居仁堂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腊月故事十七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腊月故事十七》中国当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赏

腊月故事十七

腊月故事三十儿,捏鼻儿

好吃莫过饺子。捏鼻即包饺子

到现在我没弄明白,饺子到底是张仲景为了冬至发明的,还是北方人为了过年而发明的。有文章介绍说,年三十吃饺子,内含交子之意,即今年最后与明年在子时交替交接。那么说来,自从有了年,就有了饺子,冬至吃饺子就晚多了。冬至吃饺子就算不上发明了。只是借来过年的饺子一用罢了。

说实话,我十三岁之前,不喜欢吃饺子。从小在荆州的一个小镇上生活。一天三餐大米饭,每餐要炒菜,即便是素菜。不喜欢吃面条和北方馒头。油墩子和油条还是喜欢吃的。那时候,年三十晚上团圆饭,是炒一桌子菜,饺子也只是配角。而大年初一早上则糯米甜酒下汤圆。也是不吃饺子的。

吃饺子还是一九六九年腊月回到乡下老家之后的事。那时候,我不理解伙伴说,熬肉馏蒸馍,饺子当汤喝般的共产主义是何等美丽。白馍饺子我都不喜欢。熬肉我喜欢。

记忆中,第一次包饺子是一九六九年从荆州回到南阳老家之后,我和姐姐住在二娘家。年三十儿,二娘早早的把饺子馅盘好了。红白萝卜大肉饺子。二伯家六口人,加上我和姐姐一共八口人。盘了一二号盆馅。不外乎将红白萝卜切成片,在锅里煮一下,捞出来将水挤净,剁碎。再把二斤大肉剁碎了,加上大葱姜和芫荽。再把五香大料和少许香油倒进去拌匀就可。我站在厨房门前看二娘盘馅,最后二娘趴在盆子上闻闻,又放点盐,这才放心地把馅端到堂屋里。二姐在擀饺子皮,方叶。将面团擀成大面片,然后叠起来,切成四指宽的条,再把宽面片横过来叠在一起,然后左斜一刀,右斜切一刀。切成的梯形,宽边约四指弱,窄边三指左右。

二娘不让我插手。我想学着包。最后二娘还是让我坐在饭桌边。拿过一张饺子皮,把馅填在窄的那头,然后卷过来,最后将两头捏紧,然后捏着窄边的外沿的两角往一起折,最后将折叠一起的边捏在一起,饺子就算包成了。初学时,卷馅时,易露馅,包几个后,好些了。二娘表扬我,比你渊哥强多了。你二伯半辈子子还不会包饺。你瞅一下就学会了。夸得我心里很是滋润。包好的饺子,要放在高粱梃编成的锅盖上。二娘教我说,过年包好的饺子要放成一行一行的。这样过年就会有趟儿。即有章法。不会乱。(过年是有程序的,每天干啥不能乱。)平常用过日子过节包饺子要放在圆形的。象征日子圆满。

年三十晚上,我们每人吃一大碗饺子。萝卜多,肉少,我吃着很平常,这还是因为回到了老家没有米饭吃,不得已吃了半个月的黑茶大饭,才觉得饺子多少有点意思。因为毕竟馅里放有香油,还有二斤肉在里面。试想一想,八口人二斤肉吃两顿,还要剩一碗馅留到破五。每人每顿平均才有多少肉啊。

饺子好吃。是在一年之后才觉饺子是真正的美食。因为习惯了老家的生活方式。一年到头难得吃顿饺子。以稀为贵,以稀为美味了。

初中毕业后,每年的饺子馅差不多都是我盘的。一九七五春节。我带着两个弟弟在家准备年货。那年母亲在湖北跑返城。姐姐上班没放假,父亲年三十下午才回家。我自己发面蒸馍,蒸有黑馍,花卷,还蒸有红薯面菜包子。而饺子馅和饺子皮全是我一人完成的。

结婚后分门另过。第一年过年时,妻不会盘饺子馅,还是我盘馅,我擀皮,她负责包。后来我手把手地教她,她学会了包饺子的一切流程。现在过年,我基本只负责剁饺子馅这些下力气活,调馅是她的活。擀圆饺子皮也是她的事,我负责包饺子。

饺子不仅仅是美味,它的外形像一枚元宝。所以有“出门饺子回家面”的说法。而过年了,年三十辞迎新吃饺子。大年初一,新的一天开始了,吃饺子象征着发财。而破五和初六早上吃饺子的意思更是发财的象征了。

几十年前,年三十晚上只吃饺子。现在的年轻人已不拘泥于传统了,年三十晚上吃火锅,上饭店吃大餐。饺子已属于平常物。

传统的节日是吃的文化。一只平常的饺子,并不是面皮包馅这么简单,而是将中国人的思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的寓义设计在里面。而现在的人们太现实主义了,饺子就是饺子,和包子一样的东西。


[1]

作者简介

刘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学爱好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珠海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