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索哥罗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索哥罗鸠
图片来自easyatm

索哥罗鸠,又名索岛哀鸽鸠鸽科动物的一种,是其位于太平洋的原产地雷维利亚希赫多群岛索哥罗岛(Socorro Island)上的特有种,在海拔500米以上的森林地区最为普遍,但已经于1972年在岛上灭绝。[1]

目前全世界现存的个体不超过200只,而人工驯养的纯种个体据估计少于100只。当地正设计再引回计画,以使索哥罗鸠重现岛上。

索哥罗鸠的近缘种是哀鸽斑颊哀鸽,因此索哥罗鸠曾被认为是哀鸽的一个亚种

索哥罗鸠的种加词graysoni是为了纪念塞奈达·莱提西娅·朱莉·波拿巴和美国鸟类学家、艺术家安德鲁·杰克逊·格雷森

体态

索哥罗鸠体型中等,腿较长,大部分是陆鸟,身长26.5-34厘米,平均重量为190克,体色与其近缘种一致。其头部和腹部为深黄棕色,上身为红褐色,头部的耳线与其两个近缘种类似,颈后为蓝灰色,颈部有亮粉色羽毛斑块,而颈部特征在换羽后更加显著;雌鸟和幼鸟的体色要更暗淡。

索哥罗鸠与哀鸽最显著的区别是其暗淡的体色和发达的双足,其双足在索哥罗岛上黑色的熔岩石和浓密的森林中大有用途。

演化

在索哥罗岛西向约400千米外坐落着克拉里昂岛,其上生活着特有的哀鸽亚种——克岛哀鸽。这种哀鸽的外观介于索哥罗鸠和大陆哀鸽之间,很有可能是大陆哀鸽迁移来形成的种群,其性状是独立演化的,而不是与其他索哥罗鸟类平行演化

这意味着小军舰鸟的捕食对选择具有保护性深色羽衣的个体意义重大,因为小军舰鸟是克岛哀鸽的唯一天敌。在这样的半沙漠岛屿上,鸟类的羽衣会变得更轻薄,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应付炎热和可靠淡水来源的缺乏,这与格洛格尔律(Gloger's rule)是相一致的。

习性

栖息地

索哥罗鸠栖息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季节性矮潮湿林区,在家猫被引入岛上之前,它们也会季节性的迁移到低地,这种情况在1953年3月还很常见。这种迁移的时间与繁殖季节高峰期相吻合,在这期间,许多鸟类都有需要哺育的幼仔,并且广泛分散在栖息地以收集更多不同种类的食物。索哥罗鸠对这类栖息地的偏好,与另外一种原产于索哥罗岛的中等体型鸟类索哥罗模仿鸟类似。

繁殖

人们对索哥罗鸠的野外繁殖情况了解甚少,根据其与索哥罗模仿鸟平行演化,只能推测出其垂直迁徙的时间来判断其繁殖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在每年3月-4月。在人工封闭环境内,雌鸟通常在离地面1-2.5米的巢箱内产卵,一窝产2枚白色蛋。孵化持续14-17日,雏鸟在孵化14-20日后长出羽毛

御敌

索哥罗鸠伴侣的生活方式与哀鸽是大有不同的。安德鲁·杰克逊·格雷森最初讨论本物种时,是以“孤鸽”一名称呼索哥罗鸠,因为他几乎从未看到一对索哥罗鸠伴侣,这是因为在索哥罗鸠的子女刚刚能供养自己时,父母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巢,然后伴侣会暂时分开一段时间。这样的习性是为了应付空中的天敌,因为刚成年的小索哥罗鸠没有经验,就会成为隼鹰类容易捕获的目标,这样成年索哥罗鸠就不容易成为猎物了。

在哺乳动物较少的岛屿上,很多鸟类,尤其是索哥罗鸠并不害怕人类,甚至也不怕对其极具危险性的家猫。在外来物种入侵索哥罗岛之前,索哥罗鸠在岛上的天敌中并没有哺乳动物,主要天敌是红尾𫛭Buteo jamaicensis),也可能有小军舰鸟Fregata minor)。

鸣叫

其招牌式的鸣叫以双音节的“”声起始,之后是三次单音节的“”声,然后再次以“咕”声结束,连起来就是“咕-呜呜呜咕-”,其中每个音素只需花费不到一秒的时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