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環境材料行為與評價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空間環境材料行為與評價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創建於2000年2月27日[1],現隸屬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該實驗室是根據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要求所建立的,主要從事空間環境與材料交互作用的基礎研究。主要任務是提供航天器用材料及元器件在軌服役期間可靠性評價及壽命評估所需解決的基礎理論及相關技術,研究新型空間材料及防護技術,培養高層次人才。
實驗室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間環境與材料交互作用基礎理論;空間環境效應模擬等效性判據、加速試驗原理、損傷理論、性能演化理論、在軌壽命預測理論及防護理論;空間材料效應評價關鍵技術;航天器用新材料及防護技術;低溫、真空及輻照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的應用。
實驗室設備
實驗室設有各種空間環境效應地面模擬設備,包括:空間材料綜合輻照模擬系統、空間材料正離子輻照模擬系統、空間材料真空熱循環模擬系統、空間材料真空低溫摩擦磨損系統、空間原子氧效應模擬系統、空間碎片高速撞擊模擬系統、空間粉塵高速撞擊模擬系統、空間材料真空析氣測試裝置、材料真空/低溫液壓伺服MTS試驗機、精密多功能低溫靜載材料試驗機、材料真空/低溫拉-壓疲勞試驗機及材料低溫熱膨脹係數測試裝置。
實驗室人員組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空間環境材料行為及評價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包含原金屬學教研室和新設空間材料與加工二級學科點(碩士和博士授權點),現有人員16人,包括:教授(均為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7人,講師1人,高工[2]1人及工程師4人。
實驗室教學任務
承擔的主要教學任務包括所在空間材料與加工學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與課程教學以及全校冷加工和熱加工專業的《機械工程材料》與《金屬學和熱處理》課程教學。
視頻
空間環境材料行為與評價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科技部數據:哪些高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 ,搜狐,2018-05-27
- ↑ 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及流程 ,搜狐,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