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濮阳耶稣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濮阳耶稣教堂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东关街路北,即今濮阳县三中,坐北朝南,与路南华美中学教学楼相对。

教堂历史

耶稣教为基督教新派,19世纪初传入中国,光绪末年传人濮阳,但无多大发展,直至1912年,美籍传教士博清洁携妻博玛利亚及医护人员十一人来濮后,耶稣教活动才活跃起来。

博氏等人来濮后,于东关购地修建教堂,1917年竣工,面积约800平方米,呈平面十字形。前为钟楼,高三层,长形玻璃窗,尖顶,顶上四角立有方柱,建造别致,左右有耳房,呈圆形,有木梯可攀楼顶。中为圣堂,即小礼堂,周有五彩玻璃窗,北端设祭台,东西有侧门,可通两厢。每逢礼拜,神甫高坐其上,教徒跪拜于下,诵经唱圣歌,嚷嚷之声,响彻满堂。

花窗玻璃

花窗玻璃,通过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圣经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花窗玻璃在建筑学上则有墙的作用[1],起到部分的支撑作用。如果是天主教哥特式教堂,则位于主,副入口上的圆形玻璃窗,称为玫瑰窗;细长的玻璃窗称为柳叶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2]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教堂大都有些昏暗,多数是用烛火照明,现在也用电灯了,有很多还是做成蜡烛的模样。主要的采光还是靠窗户,外面的阳光透过花窗照进来,光的反差会很大,所以昏暗中看这些玻璃窗,线条和色彩就更为鲜明。也许这就是设计者的用心所在。

发展传播

耶稣教在濮阳除传教外,还开办一些慈善事业。如建有医院、学校、养老院、惜婴堂、福音堂等,其目的虽在进行精神收买和文化侵略,但在客观上也为濮阳培养了一批人才。解放后,教会人员经过“三自革新”运动,不少人参加革命工作,他们在医务、教育战线上,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1948年2月14日,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一、四、六纵队来濮阳进行整军,司令部设在城东孙王庄王家大院。5月12日,朱德总司令在陈、粟陪同下,从河北平山到达濮阳,他以中央代表身份亲临前线,动员南下作战。5月14日,西兵团团以上干部会议,在原冀鲁豫第五中学小礼堂(即耶稣教堂)召开。会议由陈毅主持,朱总司令作报告。他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和对华东野战军的问候,扼要讲了形势和任务,强调部队执行党的政策和军队纪律的重要性,并发出解放全中国的动员令,满怀信心地指出“胜利一定属于人民”。

如今濮阳县三中小礼堂,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极好的实物场所,濮阳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公布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濮阳耶稣教堂 相关视频

濮阳耶稣教堂-飞拍航拍工作室
西方古代建筑艺术史-第33讲-早期基督教堂
</cente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