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祛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流畅血行的治法
简介
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范围很广,如瘀阻于心所致的胸闷心痛、口唇青紫;瘀阻于肺所致的胸痛咳血;瘀阻于肝所致的胁痛痞块;瘀阻于胞宫所致的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瘀阻于肢体所致的局部肿痛青紫;瘀阻于脉络所致的半身不遂等。常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蒲黄、乳香、没药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等。活血化瘀常同补气、养血、温经散寒、清热、行气、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
治疗介绍
活血:中医名词,指流畅血行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血行不畅、经脉阻滞,如女子经行不畅、小腹疼痛;寒凝瘀阻、胸胁或肢节疼痛及外伤所致的瘀块肿痛等症。常用药物如桃仁、当归、红花、川芎、丹参等。
中脘,外关,足三里是祛寒、活血的黄金搭档
药物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
本类药多偏辛苦温,具有通行血脉,散结化瘀,行气止痛,通经等功效,适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所致的胸胁胀痛,腹中包块、产后血瘀腹痛、经闭、痛经、痈疖肿痛、以及创伤等症。
用途
经过多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深入研究,发现此类药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冠心病、心梗塞,血栓闭塞性脑血管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红斑、创伤或烧伤瘢痕、手术后粘连、宫外孕,胎死腹中。慢性炎症、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均可用适当活血祛瘀药物治疗。
人体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故在使用活血祛瘀药时,常配合理气药,以增强行血散瘀的作用。此外,由于形成瘀血症的原因颇多,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并用适宜的配伍。
临床上具体使用该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瘀血证有轻重,治疗时应选用不同的方药。
②祛瘀过猛,易于伤正,因此常辅以益气养血之品,使祛瘀而不伤正。
③本法能促进血行,故凡出血证,妇女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
活血化瘀,不能从字面理解,通俗的理解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或者因为外力使局部血脉不通,导致在人体某一部位或组织血行不畅,引起疼痛甚至形成肿块等组织上的变化。中药活血化瘀是一种综合调理作用,郸调整脏腑功能,疏通血脉,消除疼痛,使病变部位恢复正常。
祛瘀指的是活血祛瘀,清心清脑。中医术语,是指将身体中瘀阻的血脉打通。
活血化瘀和活血祛瘀有什么区别
活血化瘀和活血祛瘀的区别其实并不大,其细微区别在于,活血化瘀的作用比较缓和,功效较弱,后者祛除瘀血的作用更强,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1、活血化瘀:活血化瘀主要是针对气血瘀滞导致的经络或者血液当中的瘀滞,通常是凉血、活血、化瘀。比如丹参、川芎、桃仁、赤芍、丹皮、益母草等活血化瘀类的药物,功效较缓和,重点是疏通经络,使血脉通畅、瘀滞消散,不仅能够活血,通常还有行气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关节疼痛等病症;
2、活血祛瘀:活血祛瘀主要是针对病情比较严重,寒凝气滞导致的肿块、血块等疾病,药物功效更强,作用更强烈,能够破血通经,还能够逐瘀消癥,但用量过大可能会损伤正气,适用于浮肿包块、结节、囊肿等病症。常用的活血祛瘀的药物包括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
禁忌
因活血祛瘀药有促进血行的作用,月经过多、血虚无瘀滞者不宜用;孕妇忌用。 [1]
视频
瘀血在哪,哪就有病,分享几种活血祛瘀药物,活血通络,祛淤生新
血瘀多生病,中医教你2招,活血化瘀,疏通血管,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