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沈竹 ( 主持人) | |
---|---|
著名主持人 | |
国籍 | 中國 |
职业 | 主持人 |
知名于 | 央视第四届主持人大赛优秀奖 |
知名作品 |
《今日观察》 《央视财经评论》 《交易时间》 《经济半小时》 《文化正午》。 |
沈竹(shenzhu) 著名主持人[1]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评论员。沈竹因其立体思维看新闻的新闻观念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也因其大气的形象,理性的思维,鲜明的观点,被网友赋予“知性美女”。沈竹认为,转型期中国的新闻比戏剧还戏剧,这成为了她做好新闻工作的内在动力。在主持风格上,沈竹节目主持有新意,应变能力强,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其这种主持风格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2]。
中央电视台CCTV-2财经频道主持人,主持财经评论类节目《央视财经评论》(原《今日观察》),及CCTV-3综艺频道《文化正午》。历任财经频道《交易时间》、《财经下午茶》主持人、《经济半小时》栏目主编,《今日观察》评论员,参与创办财经频道公益节目《春暖》。
个人作品
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我想直接向温总理提问说蜗居
●希望大规模建设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
●奢侈品的税费改革是大家呼声较高的事
●我想直接向温总理提问,说蜗居
如果请您选择其中一个作为2010年迫切需要解决、而且有希望当年解决的问题作为提案,您会提什么?
沈竹:廉租房,大规模建设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如果在政策上有支持的话,对解决住房问题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温家宝总理说要居者有其屋,怎么做到居者有其屋呢?给富人盖房子没有错,但是最终要保障大家的底线,不能让在这个城市里做事的所有人都漂泊在危房里,这样对整个城市的安全,公共秩序还有公共保障,都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且国家确实是投入了大笔资金,是可以做出成效的,如果没有成效可能就是下边执行时出了问题。
如果将时间段放长到3-5年以上,您最期待解决的公共问题是什么?
沈竹:我比较关心文化产业,关于影视,软实力。文化建设是最不能自上而下的东西,总是靠国家投资,自上而下的肯定是没有效果的,数字出版、电影、动漫都遇到了同样的瓶颈。我们国家想要刺激文化产业得靠新的激励手法,而且新的激励手法一定不能是原来在工业社会或者工业社会初级阶段用的政策方法。
再一个就是环境问题,这也是特别迫切的问题。我们卖什么东西都能有换回来的可能,但是高耗资源,破坏环境,就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的不负责。
第三个是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但是老百姓没有钱,怎么拉动消费。电子元器件涨得那么凶,就是政府要去买东西。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最后还是依赖政府消费。要解决内需的问题,就需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通货膨胀的压力、房价的压力,说到底是老百姓的收入赶不上增长。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拉动内需,也就是拉动富人的内需,但是富人内需大部分都集中在国外。中国奢侈品关税很贵,以前说过说包机到瑞士买手表,买包,到纽约奥特赖斯,一个人买8个LV的包,要把这些消费吸引到国内来。否则的话就是给世界做贡献,有些政策是立竿见影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出台,各个部门也没有利害关系,就是需要在税务上的调整,奢侈品的税费改革也是大家呼声比较高的事情。
对于中国来讲,奢侈品的税费对他们的消费没有起到集中的作用,因为大家都跑到国外去买免税的了。
沈竹:走私、代购特别多,购物旅游成为旅游市场重要的部分。一个人国内挣完钱不在国内消费,因为我们服务业跟不上。比如海南五星级的酒店却是一星级的服务,别说吸引不来外国人来消费,国内人都不愿意去消费。一个人挣了钱肯定是想消费,但是不想被别人宰,不能这样对待游客,对消费者有宰客的心理,对长远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发展的只是一个空壳子,最后留下一堆垃圾给我们后代,把旅游市场和消费市场拱手让给别人,这个东西没有长远的规划,不像一个大国的做法。爱尔兰保护自己的环境就像保护自己的儿子一样,所有的消费市场全是税务很低,像圣诞节打折,元旦打折,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人家争抢我们这个市场,我们却让出去。其实服务业升级,靠几个政策就可以控制起来。
假如您是这次两会的上会记者,您最希望在两会中采访到哪个人或者是哪个部门?
沈竹:我想直接向温总理提问,说蜗居,房价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获得荣誉
获得荣誉 | 获得荣誉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 博士 | 长江商学院EMBA |
法国财经新闻报导训练营(CCTV) |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硕士 |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学士 | 2011年当选为北京市第四届青联委员 |
2005年度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一等奖 | 2004年中央电视台第四届主持人大赛优秀奖 |
2004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 《投资与理财》年度论坛、《华夏时报》年度论坛 |
《东方财富网》年度论坛、《每日经济新闻》年度论坛 | 赴美参加世界企业公民与社会责任论坛。 |
专访美女主持沈竹:市场守望者的中国声音
马云越来越火了,而倒退十年,当他还小荷初露时,正是央视曾捕捉到他最艰辛的一面,也看到他潜力无限的一面。他说过,他当时非常感谢并且欣赏的记者,就是央视的沈竹。
沈竹是何许人也?以马云多年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和他孤傲独到的阅人目光,能够被他青眼有加,那么沈竹的功力似乎颇可一观。而当时尚未满25岁的沈竹,已经在财经新闻的圈子里小有名气。
十多年时光过去,越来越多的人从《央视财经评论》节目中渐渐熟悉了沈竹这个知性的女主持人。
- 知性是怎样炼成的?
沈竹出身书香门第,她外公是曾为相声名家马三立写过《买猴儿》、《开会迷》等经典作品的何迟先生。家学渊源,使沈竹从童年时代就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像《约翰?克里斯多夫》之类大部头的书籍,成年人未必读的下去,丫髻垂髫的沈竹竟可以读的津津有味。幼年的习惯,沈竹保持至今。每天清晨起来后读书,晚上临睡前读书,已经是她生活中最甜美的一部分。
读书不可死读书。10年前,作为主持人被招进央视的沈竹,做出一个被同事们戏称为“脑子进水”了的决定——居然放着人人眼热的主持人不干,主动请缨要求调去当记者。她说,“脑子里没东西,屁股坐不稳,要想深入观察中国经济的真实版图,不走万里路就没资格去评说。”
在调查记者岗位上,她一干便是7年。7年中,她到过工矿企业、集市乡村,去过灾区、艾滋病村,跨过西藏、青海、大小凉山……她采访过省部长企业家,更热衷拍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城市贫民……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让她难忘,而复杂的情感让她留恋这样的日子——一名调查记者的生活。
今天,但凡有机会,沈竹还是喜欢深入新闻现场,而坐在演播室里面,当她面对形形色色的经济问题时,她能够更清醒地知道问题在哪里及问题背后的原因应该是什么,或可能是什么。“这样的好处是别人说假话,我更容易识别”,说这番话时,她的表情淡定从容[3] 。
- 就那样把你征服
早在2004年,沈竹就专访了一系列新经济代表人物,从马云、李彦宏、江南春、陈彤、曹国伟到后来的柳传志、沈南鹏、周鸿祎、田溯宁、张朝阳、阎炎,凡此等等。不论面对哪一位“大腕儿”,她时而温婉时而犀利,敏捷睿智同时谦逊含蓄,不时显现出跨行业、跨学科的丰富知识。
沈竹经常与邀请来的学者嘉宾交往,她欣赏一切拥有经过系统研究、完整思考的观点的专家们。她认为,由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没有谁的意见是“终极真理”,只要是经得起推敲又非哗众取宠的观点,都可以讨论。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尤其是在直播节目中,讨论随时可能演变成争论,这对主持人绝对是一种考验。对于这种问题沈竹有自己的方式。她说:“在《央视财经评论》这样的节目中,主持人需要保证嘉宾之间不同观点的完整诉说。中国不缺情绪化的表达,但在一档电视财经节目中,不能像戏剧那样去追求‘对峙和冲突’的效果,冷静的思考远远比吵架更起作用。”每当现场出现事先难以预料的场面,沈竹常常谈笑风生化解纷争于无形,使话题重新进入正常轨道。
- 专业,还要更专业
任何一位主持人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一档精彩的节目背后,都有一个辛勤的团队在精心地策划操作。2012年,《央视财经评论》——央视二套唯一的观点类栏目诞生。从那时起,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做经济的“观察者”,而立志从“全球的高度、平衡的尺度、大众的角度”这三个维相上,从国家级电视台这个无可替代的平台上,努力发出权威的声音。沈竹是这个团队中令人瞩目的一员。
回顾两年多的工作,沈竹对《央视财经评论》的工作团队充满自信与自豪,单纯、寡淡,洁身自好,一心一意做事,是她对这个团队的评语。从事财经报道,当然要与不同的专家学者、不同的企业公司打交道。但《央视财经评论》面对任何人或企业,无论是炙手可热的专家或是清贫淡泊的学者,名满天下的商业领袖还是初出茅庐的行业新人,节目都在有充分的交流的基础上保持分寸。沈竹认为,这事关公信力。因为,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利益。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就难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一个失去独立性的主持人,怎能让公众信服?
保持距离,并不意味着我行我素。独立性,不是独断性。沈竹特别强调《央视财经评论》的极大包容性。拿当下最热门的房地产话题来说,公众有强烈的意见,开发商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各级地方政府有各自的考虑和纠结。这个时候,需要让不同的意见得到完全的表达,即使是“泡沫”,当它破裂时也应该让人听到那警报似的声音。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是否具有包容性以及包容程度的高低,要从两方面检验一档评论节目的水准:一是检验其“广度”,反映其视野的涵盖范围,话题的广泛性,专业知识的跨度;二是检验其“深度”,反映其对多种话题的驾驭能力,把握政策的精准,专业知识以及理论素养的深刻性,等等。
按照早先的设想,《央视财经评论》的目标受众是财经界的高端人群,但随着节目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正在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用手中的遥控器表达自己对这一节目的喜爱和支持。如同沈竹所言,将“精英意识与草根意识有机结合”,既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也不一味“媚俗”,无原则地迎合那些缺乏通盘考虑,不顾及长远利弊和关联影响的“大众观点”。把握好这样的分寸,加上相对的独立性和极大的包容性,使《央视财经评论》形成了独有的权威性,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谈到今后的发展,沈竹提出两个观点。首先,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节目,《央视财经评论》有责任凸显自己的主流声音,特别是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政策密集出现”时,权威性的政策解读,精细化、职业化的新闻传播,恰恰是自己应该有所作为和负责任的地方。其次,在大数据时代,每个观众同时是“观察者”、“调查员”。因此,《央视财经评论》应该成为开放性的节目,增加节目与观众的及时甚至是即时的互动。在日积月累的评论过程中,把最真实客观新鲜的观点逻辑和事实摆在观众面前,陪伴大家思索思辨探究,对受众保持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期待,与受众最大程度地分享社会的每一点进步。
这就是沈竹,她非常自律,常年坚持晨起,坚持健身,坚持不断阅读以保持充沛的精神和对知识的更新。她非常感性,可以为自己工作中的成绩骄傲和幸福,也会为观众在自己微博上的留言而感动地泪流满面。她不断追求,希望自己可以更接近人的本质,与观众可以一起成长,共同成为具有现代价值观的人。
社会评价
她知书达礼,见多识广,聪慧过人。在成为央视主持人之前,她的学历上先后记录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学学士,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硕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博士,最后是长江商学院的EMBA。多么令人咋舌的一名女性,蹦蹦跳跳自顾自地学转了一圈之后,最后成为了贯通央视财经节目和文化节目的主持人。
视频
参考资料
- ↑ 沈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个人图书馆,2013-03-26
- ↑ 沈竹的博客
- ↑ 专访美女主持沈竹:市场守望者的中国声音网页首页,201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