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歐陽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歐陽頎
性別
出生 1955年7月19日
國籍 中國
籍貫 安徽天長
民族
母校 清華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系
職業 非線性科學與生物物理學家

歐陽頎[1] [2]



非線性科學與生物物理學家。1955年7月19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市,籍貫安徽天長。198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系,1989年獲法國波爾多第一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凝聚態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副主任。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大學教授。


教育背景

  • 1982年,清華大學物理化學與分析化學本科。
  • 1989年,法國波爾多第一大學物理化學博士。

工作經歷

  • 1989年於美國德洲大學奧斯丁分校工作;,進行反應擴散體系中圖靈斑圖和化學波鋒的動力學行為研究。
  • 1996年受聘於日本電器公司(NEC)在美國的研究中心,承擔生物計算機的研究開發和其他一些生物基因工程問題研究。
  • 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17年當選港科院院士。
  • 現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理論生物學中心副主任,凝聚態所所長,北京大學-加州大學定量生物醫學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及領域

定量系統生物學,生物網絡動力學,生物系統中的非線性問題,生物微流體技術

科研成果

在復微分幾何方面利用了里奇流與有理曲線理論解決了廣義弗蘭克爾猜想。引進了完備凱勒流形的代數幾何化,並與鍾家慶合作證明了有限體積完備凱勒流形的緊緻化定理。在代數幾何方面透過極小有理曲線簇的幾何理論證明了不可約緊埃爾米特對稱空間在凱勒形變下的剛性定理,同時解決了一系列相關的經典難題。基於他在多複變函數論領域所作出的基礎貢獻與其它成果獲頒多複變函數論領域的伯格曼獎。

主要獎項及榮譽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北京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

學術成就及著作

代表性文章:

  1. Long Yan, Qi Ouyang, Hongli Wang* (2012) Dose-Response Aligned Circuits in Signaling Systems. PLoS ONE 7(4): e34727. oi:10.1371/journal.pone.0034727.
  2. L. Wang, L.H. Lai, Qi Ouyang*, C. Tang, Flux Balance Analysis of Ammonia Assimilation Network in E. coli Predicts Preferred Regulation Point, PLoS One, 6, (2011) e16362. Decision
  3. Z.Y. Li, M. Ni, J.K. Li, Y.P Zhang, Qi Ouyang*, C. Tang*,
  4. Making of the p53 network: Death by integration,J. Theo. Biol., 271 (2011) 205-211.
  5. L.L. Jiang, Qi Ouyang, Y.H. Tu*, Quantitative modeling of Escherichia coli chemotactic motility in space and time varying environments , PLoS Comp. Biol., 6 (2010) e1000735.
  6. C.B. Lou, X.L. Liu, M. Ni, Y.H. Huang, Q.S. Huang, L.W. Huang, J.G. Chen and Qi Ouyang*,Synthesizing a novel genetic sequential logic circuit,(2010) 350; doi:10.1038/msb.2010.2 , Mol. Sys. Biol. 6
  7. Y.L. Wu, X.M. Zhang, J.L. Yu, and Qi Ouyang*, Identification of a T 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 Responsible for Biological Robustness of Regulatory Networks, PLoS Comp. Biol. 5 (2009) e1000442
  8. Y.D. Mao, S. Chang, S.X. Yang, Qi Ouyang* and L. Jiang*, Dual Criticality of Channel Gating Coupled with Transport Flux, Nature Nanotechnology. 2 (2007) 36
  9. M. Ni, S.Y. Wang, Qi Ouyang*, Simulating the temporal modulation of inducible DNA damage response in Escherichia coli, Biophysical J. 93 (2007) 62.
  10. C.B. Lou, X.J. Yang, X.L. Liu, B. He, Qi Ouyang*,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Lambda Phage SWITCH and its Components, Biophysical J. 92 (2007) 2685.
  11. Y.D. Mao, D.S. Liu*, S.T. Wang, S.N. Luo, W.X. Wang, Y.L. Yang, Qi Ouyang, and L. Jiang, Smart proton-driven self-switching nano-compartment,Nucl. Acids Res. (2007) doi:10.1093/nar/gkl1161.
  12. W.Z. Ma, L.H. Lai, Qi Ouyang*, and Chao Tang*, Robustness and modular design of the Drosophila segment polarity network, 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2: Art. No. 70,(2006) doi:10.1038/msb4100111.
  13. F. T. Li, T. Long, Y. Lu, Qi Ouyang*, and C. Tang*, The yeast cell-cycle network is robustly designed, PNAS, 101, (2004) 4781-4786.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但是千萬不要進生物系,|專訪歐陽頎院士,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