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栾城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栾城集》是宋代苏辙所著的诗文别集。

《栾城集》早在宋代就早多种版本,并以有无《应诏集》和章疏有无删削为标志区分出两个系统。有《应诏集》并多书章疏三十七篇的本子,现今见到最早的是宋刻《苏文定公文集》,分《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共九十六卷。现存四十六卷。其次是明清梦轩刻本《苏文定公栾城集》,四卷数同上。再次是清道光壬辰眉州三苏祠[1]刻本,但卷数、文字与清梦轩本皆有出入。《前集》才四十八卷。中有清宛陵贡刻本,系清梦轩本的翻刻本。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苏轼的弟弟。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他与苏轼同举制科,一起及第。本应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但王安石当时知制诰,他认为苏辙在应制科的试卷中论述朝政对袒护宰相而攻击皇帝,不肯制诏诰命,终于未曾到职。其后王安石得到神宗信任,推行新法,苏辙又加以反对,所以在神宗时期,苏辙在仕途上很不得意。直到元丰七年(1084年)才被任命为绩溪县令。次年神宗逝世,司马光当政,废除新法,恢复旧法,苏辙也就很快得到提拔。元佑元年(1086),苏辙任中书舍人,至元佑七年,被任命为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但到元佑八年,重新推行新政,他又连遭贬谪。绍圣四年(1097),他以化州别贺的小官身分,被勒令居住于雷州,次年移居循州。至元符三年(1100),才获得思准赦免,寓居许昌,过了二十年的宁静生活,于政和二年(1112)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作品简介

另一系统缺《应诏集》和三十篇章疏。属于此系统的现存最早的本子为宋刻递修本《苏文定公集》,今仅存十卷。另一宋刻递本《栾城集》今存二十一卷。其次是明嘉靖二十年蜀藩朱让栩刻本《栾城集》,今《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又有明治字本,按明嘉靖蜀刻本排印,款式相同。再次是《四部丛刊[2]》本,实际上也是明嘉靖本之翻版。今人曾枣庄、马德富以明清梦轩本为底本,以其他各本参校,又收辑苏辙佚诗、佚词、佚文共七十四篇,名为《栾城集拾遗》,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栾城集》中。

目录

栾城集

卷之一

诗五十二首

郭纶

初发嘉州

虫宜宾见夷中乱山

夜泊

戎州

舟中听琴

泊南井口期任遵圣

江上早起

江上看山

山胡

白鹇

屈原

严颜碑

竹枝歌

望夫台……

《栾城集》和河北省栾城县的关系,历史上的三苏,发迹于四川眉山,但其祖上苏味道确是河北栾城人,《栾城集》盖有怀念故乡之意。

视频

栾城集 相关视频

宋朝第一暖男—苏轼的弟弟苏辙
康震讲苏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