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之胎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春之胎动》是中国当代作家郭沫若的诗作。

作品欣赏

独坐北窗下举目向楼外四望:

春在大自然的怀中胎动着在了!

远远一带海水呈着雌虹般的彩色,

俄而带紫,俄而深蓝,俄而嫩绿。

暗影与明辉在黄色的草原头交互浮动,

如象有探海灯在转换着的一般。

天空最高处作玉蓝色,有几朵白云飞驰;

白云的缘边色如乳糜,叫人微微眩目。

楼下一只白雄鸡,戴着鲜红的柔冠,

长长的声音叫得已有几分倦意了。

几只杂色的牝鸡偃伏在旁边的沙地中,

那些女郎们都带着些娇慵无力的样儿。

海上吹来的微风才在鸡尾上动摇,

早悄悄地偷来吻我的颜面,又偷跑了。

空漠处时而有小鸟的歌声,

几朵白云不知飞向何处去了。

海面上突然飞来一片白帆……

不一刹那间也不知飞向何处去了。

2月26日[1]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学。1915年,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1919年,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同年,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等。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历史剧《卓文君》、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历史剧《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完成论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1938年4月,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1年12月,写成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1943年,完成历史剧《南冠草》。1944年写《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0月19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53年,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59年,完成历史剧《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历史剧《武则天》;同年,当选第三届中国文联主席。1969年,完成论著《李白与杜甫》。1973年,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当选第四届文联主席;6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