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化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化圈(德語:Kulturkreis)是一個與文化相關的地域名詞,多側重「歷史發展」與「地域統合」。

概念的由來

德國民族學家萊奧·弗洛貝紐斯最早提出「文化圈」(Kulurkreis, Culture Circles)的概念[1],同是德國人的弗里茨·格雷布內爾(Fritz Graebner,1877-1934)對「文化圈」做了系統的從理論到方法的論述。

與「文化區」的分別

「文化圈」的概念與另一個類似的概念「文化區」的意思並不盡相同。一般而言,「文化圈」概念着重「歷史發展」與「地域統合」,而「文化區」較著重地理概念。

世界五大文化圈

拉丁文化圈

拉丁文化圈(西方文化圈):代表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文化,後來突出科技文化,包括英美等世界多數國家。西方文化圈的地理範圍,主要是以白種人的居住地為主,包含歐、美、紐、澳等地。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是:議會政治(政治)、實行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經濟)、中產階級為社會上的主要力量(社會)、物質文明發達、基督教的價值觀仍為主流以及重視消費與享受(文化)。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東亞文化圈):代表儒學文化和後來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國,以及以華語作為民族語言之一的新加坡。因為中國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擴散中心,所以中國成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現在東亞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漢字、儒家思想(例如這些地方都有孔廟)、以中國律法為藍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國化的佛教。

伊斯蘭文化圈

伊斯蘭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蘭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國家(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以及信伊斯蘭教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伊朗、巴基斯坦等)。其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誠地保持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東南亞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有: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等等。

印度文化圈

印度文化圈(南亞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印度文化圈的特色表現在對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

東正文化圈

東正文化圈(東歐文化圈):代表東正教文化,主要是在俄羅斯、東歐以及巴爾幹半島等地為主。而東歐文化圈所展現出的主要特色有:以東正教為其宗教信仰,使用西里爾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蘇聯尚未瓦解之前,因為東歐以及巴爾幹半島地區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傾向極權專制,在經濟上實行計劃經濟。但這些現象已隨着蘇聯的瓦解而有了改變,在政治與經濟方面逐漸向西方文化圈結合、靠攏[2]

視頻

文化圈 相關視頻

對外漢語漢字課堂第三講之漢字文化圈
古老的印度文化

參考文獻

  1. 文化區、文化圈、文化飛地,雅昌藝術網,2012-8-8
  2. 世界五大文化圈,道客巴巴,2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