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座神秘的塔(刘佳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故乡有座神秘的塔》是中国当代作家刘佳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故乡有座神秘的塔
也许,对大多数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似乎对养育自己成长的故乡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和深深的眷念,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情结。无论你身处何方,抑或你行走多远,或者你离开故乡多久,都会有一种无法释怀,根植于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特殊记忆。于我而言也有同感。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因为思念故乡写下了传世名篇《静夜思》,寄托其浓浓的思乡之情。让人读来,总会思绪万千!
而近些日子,每当夜深人静独自坐在自家阳台上纳凉,无意间抬头望见天空皎洁的月光在夜色中时隐时现时,也会情不自禁勾起我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思念远方的亲人,思念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思念小时候无忧无虑与玩伴嬉戏打闹的点点滴滴。
我的故乡不算富裕,也没有国内一些一线城市那样繁华和车水马龙,也不像“北上广深”那样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她却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迥然不同的奇山异水,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这里除了拥有秀丽的山水和热情好客、待人真诚的瑶族同胞外,还有着两千多年建县史的“美丽传说”。她,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地处湖南省最南端,南岭北麓,潇水源头,是湖南省唯一一个瑶族自治县,是湘粤桂周边瑶族人口最多的地方。她,犹如镶嵌在湘粤桂金三角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在那里闪闪发光;她,就是被誉为“神州瑶都”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江华不仅人文荟萃,而且有古朴浓郁的民俗民风,若你来到瑶家做客,热情的瑶族同胞一定会献上瑶家最隆重的礼节,奉上最上等的瑶家美食“十八酿”和自个儿独门秘方精心酿制、专门接待尊贵客人的“江华茅台酒”盛情款待。如果你有缘结识到诚实厚道的瑶族同胞,会让你无法拒绝瑶族同胞的热情,准会让你一醉方休,不虚此行。如果你有幸踏入江华的这片多情的土地,不经意间你一定会发现有一种被绿树环抱的感觉;如果你有兴趣到位于江华的湖南省重点工程涔天河水库打卡,上游务江一带层峦叠嶂的杉木林释放出来的负氧离子一定会让你“醉”在其中无法自拔。
这里风景旖旎,山水相连,绵延不断,美不胜收,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和谐。无论你行走在江华山水之间,还是漫步在东西河两岸绵延的林荫道上,无论你伐着小舟惬意地畅游在东河与西河汇聚于县城沱江镇豸山脚下鱼塘坡的沱江(河)之上,还是驱车行驶在乡间公路上,映入你眼帘的处处都是郁郁葱葱,满眼翠绿,展现在眼前的都是一幅幅别具特色的生态美景。因此,有不少驴友到此打卡后,都留下许许多多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巴不得多住上一些日子,多感受领略一下这大自然的美景,感慨江华的风景丝毫不逊色于广西桂林的壮美,难怪有到过江华旅游的老铁们还戏称,江华就是湖南名不虚传的“小桂林”。如此高的评价,足见江华自然风景的旖旎秀美。
提到江华秀美的山水,不得不提一座山。山的名字听起来似乎有点离奇,叫豸山。因为从沱河对岸的白象山远远地欣赏她,山的外形酷似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豸獬),因此而得名。如果从县城中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往豸山方向深情地凝望,其又酷似一个端坐于潇水边的硕大青蛙,故又名“蛤蟆山”,因为山腰处有一个岩洞,老百姓都亲切的称其为“麻拐岩”。
从县城沱江镇城中心向东步行大约2公里左右的地方就到了那座挺拔巍峨的豸山,别看这座山海拔不算很高,充其量不过300米的样子,但如果想一口气从山脚下顺利地登至山顶,也并非易事,因为眼前苍翠的树木会让你情不自禁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山路两侧茂密的丛林中隐隐约约传来鸟儿动听的欢唱声,瞬间会感受到山间竟然如此之空灵。登至山巅,那座充满神奇色彩和许许多多传奇故事的塔——凌云塔,宛若一位楚楚动人的瑶家少女在此恭候你的光临。
站在山顶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受,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地方,错以为登上了泰山?眼前仿佛呈现出了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望岳》诗中描写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望远的奇妙感觉。如果站在原地慢慢旋转一周,县城四周的美景也能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虽然此山没有国内四大名山那样闻名遐迩,但却吸引了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前来探险,由此看来,其驰名程度也毫不逊色国内的名山大川。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探险家、千古奇人徐霞客曾于崇桢十年丁丑亦即1637年3月两次游历于此,并在《徐霞客游记》中留下了1800余字登山感慨,由此可知豸山的美果真是名不虚传的。不然,徐霞客岂能到此一游!
后来,随着豸山的声名远扬,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造访。
2015年,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湖南诗词协会员,永州市作协会员贾跃平先生登山之后感慨万千,在江山文学刊物发表了一首题为《登上豸山凌云塔》的诗词:
豸山老径筑新台,古刹清流胜境开。
吾愿攀登生羽翼,尔欣驾雾绝尘埃。
沱江碧浪乘云去,梧岭清峰扑面来。
宝塔凌云昌文运,瑶都济济孕英才。
从某种角度说豸山有着些许神秘色彩。但要说比豸山更富有传奇故事的当属位于豸山顶端那座有着130多年悠久历史,至今依然威严挺拔的凌云塔了。与其说凌云塔像一位多情的瑶族少女,倒不如说其更像一位刚强的战士警惕地守护着江华的平安。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声情并茂的描述凌云塔的来龙去脉,那时让小小年纪的我便对凌云塔充满了无数的好奇。据老人们说,那时江华鲜有科举出现,清同治八年(1869年)略知风水学的邑绅(指与地方官员交往密切、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士人或乡绅)唐为煌等人便琢磨出了一个捐资于豸山之巅倡修宝塔的好主意,目的是“以镇文运”,希望修建此塔改变文运不通的现状。令人遗憾的是,后因资金短缺,唐为煌终究未能完成夙愿。直到光绪四年(1878年),清末抗法名将王德榜捐资再修,才有了今天雄伟、挺拔、屹立于豸山之巅的凌云塔。因为建塔的初衷是为了镇住一方文运不随江水流去,故又称“文塔”。
凌云塔为砖石结构阁式建筑,塔身7层,高21米,八方四门,俊俏挺秀,集佛教、伊斯兰教之建筑风格于一体;塔的外形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斗拱、出檐、起翘为中国建筑特点;塔内部为中空穹窿顶曲线流畅,属西方建筑手法、伊斯兰建筑风格。此塔可谓中西和壁之建筑,有专家称豸山为全国独有的“四教合一”的圣地。
说来也巧,自从凌云塔修建之后,过去连火车都不通的山旮旯,一度被外界戏称为“蛮荒”之地的江华瑶山却孕育了李启汉、陈为人两位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上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江华籍人士,成就了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江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崇山峻岭的江华成立了永州市境内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湖南省境内最早的党的基层组织之一——中共江华县支部,因此,江华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那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实,凌云塔除了具备“文塔”功能之外,在我的脑海中,她犹如一座“圣塔”守护着江华瑶胞的一方平安。她宛若一名勇敢的战士伫立于豸山之颠,远眺可瞰九嶷苍梧之胜,俯视则一江碧水环绕其前。塔东峭壁如削,鬼斧神工;塔东南东(冯)河、西河交汇入沱江,塔南陡壁上有明代古寺回龙庵,西与沱江镇相接,北与沱江大桥相连,塔桥相映生辉,塔寺合一蔚为壮观。
依偎在塔旁向东眺望,云浮青峰如诗;西望县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活力的江华新貌尽收眼底;南望东河、西河汇入沱江犹如一个硕大倒写的“人”字展现在眼前;北望江水滔滔不绝,凭船游览,绿水倒映,青山白云,古塔寺红墙琉璃飞檐,呼应现代跨河斜拉悬臂桥,可谓“景致奇特”。仿佛置身在童话般的世界里,令人心醉。
回望西河之上与东河即将交汇的地方,清晰可见一座多孔石桥,真可谓古韵盎然,这就是县城里著名的西佛桥,因为远远看上去能清晰可见七个孔,所有老百姓也程其为“七孔桥”。这座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桥长约100米,宽约7米,全部用青石修建的七拱桥,在青山碧水的映照下,十分秀美,堪称是西河上的一道别致的风景。
之所以将凌云塔修建在豸山之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据说,有一年西河上游的姑婆山山洪爆发,在西佛桥位置刚建的新桥又被凶猛的洪水冲跨了,站在桥上看热闹的百十名百姓一同掉下水里,见到此景,住在河边街上的老百姓哭哭啼啼、哀声不断。这时,街头走来一化缘和尚,和尚在桥头位置看了看,连连摇摇头。有百姓上前问其是怎么回事,和尚说:“桥的前面是麻拐岩,里面有一只千年麻拐(蛤蟆)成了精,它的头部在麻拐岩,两个脚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河东本身没有桥,河西建了桥,刚好压在它左脚上,遇到下雨或涨水,麻拐都要活动一下身体,脚一抖动,桥便垮了。这就是多年来每次修桥必垮的原因。”人们问:“怎样才能在河上把桥修起来?”“要想修桥,必先在麻拐岩上修个宝塔,要镇到麻拐的脑壳才行。”话一说完,化缘和尚转眼就不见了。凌云塔就这样诞生了,它的传奇故事也就不胫而走慢慢传开了。故乡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自从凌云宝塔修建之后,这桥就再也没倒过,很快,一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民间谚语也就不胫而走了。
还听老人们说,修建凌云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那个交通十分落后的年代,森林覆盖率极高,盛产杉木的林业县江华,林区的百姓为了把杉木运送出去换回养家糊口的口粮钱,不得已要将砍伐下来已经晾晒干的杉木,先将一棵棵硕大的衫木紧靠在一起用马钉固定,然后再用竹篾或铁丝将连接好的杉木牢牢捆绑固定在一起,形成一节一节长长的错落有致的木排从东河顺流而下,放排工人只要稳稳地掌控好第一个木排上用竹篾和杉树制作的橹,控制好方向,就能轻松前行,那壮观的场面真是不言而喻,如果用现在的无人机拍摄记录下来,那一排接着一排的浩大场面绝对让你震撼。有时木排偶然集结在沱江河面时,可以将整个河面铺得满满当当。记得小时候,如果想从河西岸到东岸的外婆家做客,根本不用摆渡,可以直接沿着横在河面上的木排走到对岸。
放排工人的辛劳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要将杉木沿着潇水、湘江、长江几大水系,将杉木卖到沿河、沿江的好几个省份。在大江大河中运送木排绝非易事,得途径几个省,跨过几千公里的水上路程,吃喝拉撒全部呆在木排上用竹竿和杉木皮搭建的简易木屋里,如果是在夏季天气晴好放排工人一路的颠簸还可以忍受,假如是在寒冷的冬季,长年漂泊在水面上,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放排工心中清楚是啥感觉。放排工人只要一出工就无法预测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何时才能上岸也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河流是百转千回,非常耗时,时间短则经受半年以上的煎熬,长则一年以上才能上岸,沿途要经受无数的险滩和激流的严峻考验,有的因为在途中突遇洪流和险滩木排被洪水冲散的现象会时有发生,甚至有时严重时还会付出惨重的生命代价。
放排工人的安全成为人们的心腹之患,为了保佑无数放排工人安全,希望寻找到一个护佑的办法,因此就在县城最高处豸山之巅修建了凌云塔,希望凌云塔化身为神灵来保佑放排工人沿途的安全,能顺顺利利平安归来。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叶蔚林创作的中篇小说《没有航标的河流》描写的就是江华放排工人工作生活的喜怒哀乐,后来由吴天明导演改编成了同名电影于1983年上映,拍摄地就在江华沱江,当时正在沱江读书的我还在课后特地跑去看热闹。
凌云塔还有一个重要传说不得不说。很早以前,县城东南方的沱水河对岸近5万瑶族人民要到县城沱江赶集、购物,做买卖,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摆渡才能来到县城的集市,除了摆渡别无选择。可河水的涨落变化不是人可以控制的,在万里晴空的日子里,摆渡过河还好说,不会对百姓的出行产生什么影响,但每逢春夏之交,或者夏季雨水充沛时,洪水就会泛滥肆虐,从沱河东岸到西岸城里办事、做买卖,就得冒着战风斗浪的极大风险才能艰难地来到县城,涉洪过河稍不慎重难免会发生意外,在人们的记忆中就有好几个年份曾经发生过涉洪过河时舟覆人亡的严重交通事故。有百姓说,这是水妖在作祟,必须在豸山顶上修座塔才能把水妖镇压住。后来,家乡发生严重水上交通事故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便传到了在中央工作的江华同志的耳朵里,引起了江华同志的高度重视。作为江华人的江华时常牵挂着家乡人民的生活幸福和出行安全。在江华同志的大力推动下,1990年2月国内首座通过转体法施工的板拉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彻底解决了沱河东岸群众的出行难题,也结束了摆渡过河的历史。
凌云塔的传说还有许多许多。因为这座塔,改变了江华和江华人的命运那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用变化来诉说这一切,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事情。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变化,就能证明一切。一度做梦都想见到的火车的江华人民,如今伴随着江华的发展速度,长长的火车拉着刺破天穹的轰鸣声呼啸着穿城而过;过去做梦都想迈进清华北大校门的莘莘学子们,也把梦想变成了事实。这一切的一切,人们都说这是凌云塔发挥了作用,是凌云塔在护佑江华的快速发展。
有学者说,凌云塔,充满着德与福的灵气,像一位千年的老人,静静屹立在豸山之颠,保佑着江华一方子民。它是瑶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结晶,也是瑶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交融的见证。这座塔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也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瑶族同胞欢欣鼓舞的是,1996年,凌云塔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是对这座古建筑的认可,也是对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充分肯定。如今,它已经成为江华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成为了解瑶族文化魅力的“打卡点”。
如果您有空,不妨亲自到江华感受一下凌云塔的神奇和秀美,一定会让您有所收获,一定不会令你失望而归![1]
作者简介
刘佳峰,男,1985年参加工作,在部队服役20多年,先后任新闻干事、宣传科科长(驻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