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核果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廣西核果茶 |
中文學名::廣西核果茶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目 ::2003年的APGII分類法 將山茶科和厚皮香科共同列入 杜鵑花目(Ericales) 亞目::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 分類法列出山茶目(Theales) 科 ::山茶科(Theaceae) 亞科::山茶亞科(Theoideae) 族 ::山茶族(Trib.) 屬 ::山茶屬(Camellia) 種 ::廣西核果茶 分布::分布於中國大陸廣西等地。 |
廣西核果茶(guǎng xī hé guǒ chá),Pyrenaria kwangsiensis Hung T. Chang,俗名:廣西石筆木,異名:Tutcheria kwangsiensis ,常綠喬木,高10—15米;頂芽被灰色絨毛,幼枝紅棕色,無毛,老枝褐色。核果茶屬,茶科,20種,分布於東南亞,我國有8種,產雲南、廣西。 [1]
生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葉大而近膜質,有鋸齒;花近無柄,腋生;萼通常5,不相等,宿存;花瓣基部合生;雄蕊極多數,常合生;
子房5-7室,每室有胚珠2顆;花柱5;果核果狀,不開裂。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3—8米;幼枝密被黃色平伏柔毛和開展長柔毛,一年生枝紅棕色,無毛或幾無毛。
葉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7—12.5厘米,寬2.5—3.5(—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尖銳疏鋸齒,下部全緣,葉面無毛,黃綠色;
幼葉背面有稀疏短柔毛,後變無毛,中脈在表面凹陷,背面極隆起,側脈8—10對,側脈和網脈兩面顯著突起;葉柄長5(—10)毫米,被柔毛。花單生上部葉腋,白色,徑7—8厘米;
花梗粗壯,長7—13毫米,密被黃色柔毛;小苞片2,葉狀,長圓形,長約2.5厘米,寬約1.2厘米,邊緣有鋸齒,黃綠色,外面疏生柔毛,裡面無毛,側、網脈突起,早落;
萼片5,闊卵形,長和寬1—1.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外面密被黃色絨毛;花瓣5—7(—9)枚,闊倒卵形,長3.5—4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凹入,外面中部被白柔毛,
基部合生成長3—4毫米的短管;雄蕊長約1.5厘米,無毛,外輪花絲基部與花冠管貼生;子房球形,徑約3毫米,密被黃色絨毛,花柱長1.2—1.5厘米,下半部被絨毛,上部3(—4)裂,臂長5毫米。
果圓球形,徑2.5—3.5厘米,先端凸尖,外面被黃色絨毛,基部具宿存萼片,3室,成熟後3瓣裂,每室有2顆種子,果皮木質,干後厚2—3毫米,中軸長倒卵形;
種子橢圓形至長圓形,壓扁,長約2厘米,寬約1厘米,栗色,有光澤,種臍狹長圓形。花期5月,果期10月。
產地生境
核果茶屬,茶科,20種,分布於東南亞,我國有8種,產雲南、廣西。